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中医辨证施护在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中医辨证施护在盆腔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时间:2022-03-10 08:13:45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馝}v^5ON׮5Mxm6]6wMwm5]t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收的108例患有盆腔炎的病人,108例病人通过相关临床检查以及临床表现,均符合盆腔炎临床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当中,干预组年龄在19-56岁,平均年龄为34.1±6.5岁,急性盆腔炎24例,慢性盆腔炎30例;对照组年龄在24-52岁,平均年龄为31.2±9.3岁,急性盆腔炎23例,慢性盆腔炎31例。干预组与对照组病人相关临床资料差异不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对比分析。

1.2临床护理干预措施

1.2.1对照组护理干预措施

(1)会阴部位要保持干燥、清洁,每日清洗,内衣裤要经常更换,并要采取棉质内裤。(2)病人宜采取淋浴,禁止坐浴。(3)注意个人的卫生工作、改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避免去游泳池、公共浴池、坐式公厕等处,防止细菌侵入加重感染。(4)急性期患者避免性生活,慢性期性生活要尽量减少,月经期间、人流术后等阴道出血期间要加强个人卫生,严禁性生活。(5)要经常观察白带颜色、量以及气味等相关变化,一旦出现腹部疼痛需要立即就医。(6)急性期尽量采取卧床休息,不可以过度疲劳。(7)心理护理:嘱患者注意休息,腹痛甚时可取半卧位,腹部给予保暖,调畅情志,保持心情舒畅,对有心理创伤的患者,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治疗,避免不良情绪引发本病,导致病情反复发作,而对于病情缠绵,腹痛虽不甚却时时存在者,应鼓励其放松思想坚持治疗。

1.2.2干预组护理干预措施

干预组在对照组整体护理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护理。具体如下:

1.2.2.1气滞血瘀类型

(1)情志护理:百病生于气,女子有余于气,且以肝为先天,“七情”过极导致气的升降出入等运动形式或功能异常易影响脏腑冲任,胞脉胞络变生妇科百病,故此型应首重情志调护。护理时应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了解认识的过程,使之明白心理的变化将带来生理上的反应,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能起到抗病健身的作用,同时向其介绍治愈病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对病人三阴交、足三里以及脾俞等相关穴位采取穴位按摩和贴敷。(2)食疗:可予益母草50g,香附15g,鸡蛋2个,加水400ml同煮,蛋熟后去壳,去药渣,吃蛋饮汤每日1次;或者用山楂片30g加水煎至煮烂,加入红糖30g服用,可多食柑橘和佛手等调气水果行气,禁食生冷酸涩、辛辣性食物,以免阻碍气血畅行。(3)在发病期间切勿进行夫妻生活。(4)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好相关保暖措施。(5)要采取适宜的有氧运动,进而增强自身体质。

1.2.2.2湿热瘀阻类型

(1)中药直肠给药,操作前应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消除其紧张情绪,选择清热除湿、理气止痛、活血化瘀中药,注意药液的量、质和温度,一般为100ml,温度以39-410C为宜,灌肠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取左侧卧位,润滑肛管前端轻轻插入肛门10-15cm缓慢输入药液,使患者赶到下腹温暖舒适无便意感,灌肠后静卧30分钟,尽量延长药液在肠道内的保留时间。(2)食疗可予马齿苋和蒲公英各15g,去根,洗净,加入冷水煎煮去渣取汁再加入粳米100g熬粥,放入冰糖即可食用;也可用败酱草、紫花地丁和紫草根各15g共煎,去渣取汁放入红糖适量,每日分2-3次服用,还可服用山药鲫鱼汤、芡实薏米羹,常食莲藕,冬瓜以助除湿止带,禁食煎炸燥热、油腻、生湿生热食品。(3)病房环境要保持干燥、卫生,床单要经常进行更换。(4)每日对病人下腹部位采取神灯照射,每次30分钟,每天两次。(5)每天要大量饮用白开水,保持在1300毫升左右,以及在出汗的时候采取干毛巾擦拭,同时对病人体温的相关变化给予密切观察。

1.2.2.3寒湿凝滞类型

(1)艾灸腹部中极、关元、气海等穴位,顺应针灸就近选穴原则,既可温中散寒,培元固本,又可调畅气机,疏经通络,每次灸约15-30分钟,施灸时可选用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灸至局部皮肤微红、灼热,同时应注意避免灼伤患者皮肤。(2)食疗:予以山药莲肉粥(将山药250g去皮洗净切片,莲子30g去皮去心,加适量清水煮沸,加入淘净大米30g文火煮粥即可);宜服用莲子鸡蛋茶,茯苓北芪瘦肉汤,少食或忌食肥甘炙煿、寒凉、生冷之品。(3)中药宜温服,时间在两顿饭之间。(4)药熨法:将医嘱所配制的中药用文火炒后装入布袋,趁热将药袋置于患者腹部,用力均匀,来回推熨或回旋运转,利用温热之力,将药性通过体表毛窍透入经络、血脉,从而达到温经通络、活血行气作用。(5)嘱患者勿过度劳累,注意保暖防寒,病室温度22~24℃,湿度勿高于50%。

1.3临床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愈:其相关症状完全消失或有显著改善,临床检查结果呈现阴性,通过B超检查以后病人盆腔积液或者包块全部消失。好转:其相关症状有明显改善,通过临床检查发生附件有明显减轻,炎症灶明显减少,增厚的附件变薄,通过B超检查以后,其盆腔积液明显减少。无效:其相关症状、体征无任何变化,并B超检查以后无任何变化[2]。

1.4临床统计学处理

采取SPSS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干预组临床总体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其之间的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盆腔炎指的是女性盆腔生殖器官、盆腔腹膜以及子宫周围结缔组织的炎症。慢性盆腔炎通常反复发作,一旦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措施,会造成导致细菌逆行感染,通过输卵管以及子宫,进而到达盆腔,导致疾病反复发作,久治不愈。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有下腹部疼痛、阴道分泌量增多、在性交以后进一步加重,如果病情严重的时候会出现寒战、头痛、高热以及食欲不佳等,对病人日常生活与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中医药在该病的治疗中应用极为广泛,治疗方式多样化,有中药内服、内外合治、针药并用等,其治疗效果较好,特别是盆腔炎反复发作和慢性盆腔痛,中医药治疗有明显的优势和特色,治疗多以辨证论治为核心,扶正祛邪,多途径给药、内外合治。而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特色与优势,中医学强调“三分治,七分养”,其中“七分养”的实践就是指护理,只有良好的护理紧密的结合医治才能提高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减少后遗症的发生。而辨证论治和整体观是中医的精华所在,中医护理同样需要在中医整体观指导下进行辨证。

对于盆腔炎不仅要采取常规护理,同时中医辨施护非常关键,中医辨证认为久病多瘀、多虚,因此,在临床当中采取中药保留灌肠、神灯照射以及穴位贴敷等。另外,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加入中医辨证施护,对心理以及饮食等进行针对性护理,可以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3]。本文结果显示,干预组临床总体有效率明显要比对照组高(P<0.05)。因此,可以表明,盆腔炎采取中医辨证施护,可以使临床治疗效果显著提高,对病人病情恢复和预后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在临床当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康小前.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施护心得[J].国医护理,2013,34(2):153.

[2]王桂琼.慢性盆腔炎中医辨证施护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3,5(05):95.

[3]邓杰.慢性盆腔炎168例辨证施护[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8):

推荐访问: 辨证 患者 盆腔炎 中医 效果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