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颈椎病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中医护理干预的作用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符合颈椎病诊断的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根据所采用的护理干预措施的不同,分成进行中医护理干预的观察组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临床中医护理干预在颈椎病患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影响,可以达到良好的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临床内科护理工作中推广。
关键词:中医护理;颈椎病;护理效果;生活质量
颈椎病多见于颈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疾病及椎孔变形人群,多因颈椎间盘退行性病变、颈椎肥厚增生及劲椎劳损引起[1]。主要临床特性为头痛、颈肩痛、眩晕、手麻等,这一系列症状在中医的辨证中为麻痹症、项强、眩晕等范畴。临床上对于颈椎病的治疗通常包括药物治疗与物理治疗,由于患者病情易出现反复,对患者造成了不同程度的痛苦[2]。现针对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颈椎病病患者进行中医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是否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程度,详见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接受治疗的100例颈椎病患者为本次的观察对象,按照所护理方法不同分成两组进行比较,全部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其中观察组患者50例为采用临床中医护理干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为44~62岁,平均年龄为(52.6±4.3)岁,平均病程(10±3.1)个月;对照组患者50例为常规护理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31例,年龄为46~69岁,平均年龄为(57.4±4.1)岁,平均病程(11.21±2.3)个月。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临床表现,身体状态等相关因素比较并未发现有明显差异,P>0.05本次讨论具有可行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根据患者病情、性别合理安排床位,热情介绍病区环境,同病房病友,交代注意事项,做好入院常规及床单位护理。制定患者健康档案,询问了解患者基本情况取得配合、过敏史及特殊情况。传统医学认为:人有七种情绪,分别表现为喜、怒、忧、思、悲、恐、惊,情绪过于激动对身体都有一定的损伤[3]。患者一般年龄偏大,体质偏弱,病情反复,病程偏长,容易产生负极的心理,导致病情进加深加重。因此护理人员应积极帮助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提供细致、周到、热情的服务。
1.2.2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常规护理下实施中医护理干预,包括:护理人员需全面性与客观性的对检查、治疗、护理方式、药物使用情况等做出详细记录[3]。中医护理方案制定:根据患者临床病症表现及辨证分型,护理人员与主治医师共同制定患者的中医治疗方案。如拔罐、针灸、艾灸、中药外敷等,向患者详细介绍该治疗原理、药物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进行护理宣教,从患者的饮食起居进行护理工作,饮食合理搭配,禁饮酒吸烟,以免加重病情发展。让患者能保证充足的睡眠,引导患者调整好生理钟。减少伏案低头时间过久,可指导患者在就久坐后变换体位。急性发作期需注意休息静卧,慢性患者以活动锻炼为主。对于患者用枕,一般以8~15cm为宜,保持劲椎正常生理性弯曲。疼痛较为剧烈者,可实施颈部热敷,温度适宜、时间适宜,早晚各一次。帮助促进颈椎部血液循环减少眩晕症状。由于患者多为颈痛与头晕头痛为主,可指导患者或家属采用传统的按摩的方法,对其进行调理,以指腹按摩天柱、风池、太渊、中府、天突等穴位,1~2min/次,以感到酸麻为标准,使用掌拍法拍打背部督脉学位直至皮肤发红背部发热为宜,从上至下,重复10~20次。以上穴位针灸亦可。在患者劲部疼痛缓解可指导进行功能性锻炼,以颈部肌肉锻炼为主。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下,记录研究6个月后,对所有患者发放SF-36生活质量表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详细说明,告知其填写本表的目的与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1.4数据统计方法 采用数据处理统计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以P<0.05为统计标准,具有统计意义。
2 结果
患者通过SF-36生活质量评分后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PF、RP、BP、SF、MH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见表1。
3 讨论
颈椎病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症,中医认为颈椎病是由于慢性损伤、期伏案工作及风邪入侵至经骨所致。该病以颈肩疼痛、头昏、麻痹等临床表现反复发作,对患者的日常工作及家庭生活带来极大影响[5-6]。因此,本次研究中以中医的辨证施护的原则出发,通过中医的拔罐、针灸、艾灸、中药外敷、按摩等一系列手法下进行护理治疗。由于颈椎病发病机制复杂多变,临床多采取保守治疗。因此,临床治疗效果存在差异,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中医护理干预在常规护理措施下,通过中医手段缓解患者病痛,减少患者住院时间,减少不必要花费,打造优质的护理方式在较低成本中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对100例患者进行中医临床干预前后,观察组患者PF、RP、BP、SF、MH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证明颈椎病护理治疗中应用临床中医护理干预可更好改善患者治疗效果,可以达到良好的预防并发症提高护理满意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应在临床内科护理工作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小潘,农小珍,刘积平,等.中医护理干预对颈椎患者者康复的影响[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12,34(1):112-113.
[2]何笑霞.中医护理干预对颈椎病患者预后影响的研究[J].内蒙古中医药,2013,32(15):149-150.
[3]刘振峰,孟庆才,王新军,等.整颈三步九法"治疗风寒阻络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医临床研究,2013,(15):43-45.
[4]沈骏.丹葛舒颈汤内服配合枕颌带牵引治疗颈型颈椎病(风寒阻络型)疗效分析[C].//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分会第二次学术交流会议论文集.2011:98-100.
[5]马春霞,张金花.心理护理对颈椎病患者康复疗效的观察[J].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0,31(7):885-886.
[6]彭苑妮,胡杏平.中医辨证施护在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35):4617-4618.编辑/哈涛
推荐访问: 颈椎 干预 生活质量 病患者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