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采用中医辩证方法对慢性胃炎进行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自2009年03月——2013年03月期间,收治的慢性胃炎患者106例,根据他们的就诊时间随机将其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患者53例。采用常规西医方法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采用中医辩证方法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并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统计学分析显示,经过治疗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36%(41/53),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11%(52/53),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的临床诊疗过程中,采用中医辩证进行治疗,其临床效果明显,能够极大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质量,因此,应该在临床治疗中予以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辩证;临床疗效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434-02
慢性胃炎,是临床医学中的一种常见的多发病,其发病率居于诸多胃病的第一位[1]。它主要指的是由于不同原因而导致的各类胃黏膜炎性的慢性病变症状,常见的病症类型有三种,即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以及慢性糜烂性胃炎。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餐后饱胀、上腹隐痛、反酸、食欲减退等等[2]。本文选择自2009年03月——2013年03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106例,将他们随机分成对照组(35例患者)和观察组(35例患者)两组,并分别采用常规西医方法和中医辩证方法对其进行临床治疗,统计、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择自2009年03月——2013年03月期间内,在我院接受诊疗的106例慢性胃炎患者。患者年龄大约在26岁-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15±5.18岁;女性患者为45例,男性患者为61例;病程时间大约为5年-16年,平均病程时间为8.7±1.5年。根据就诊时间将106例患者随机划为平均的两组,其中:对照组53例患者,年龄大约在26岁-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7.89±4.77岁;女性患者24例,男性患者29例;病程时间大约为5年-13年,平均病程时间为6.5±1.3年。观察组53例患者,年龄大约在30岁-6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6.25±3.34岁;女性患者21例,男性患者32例;病程时间大约为7年-16年,平均病程时间为8.9±1.6年。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给予患者40mg奥美拉唑静滴,1次/日。腹胀患者可给予口服10mg吗丁啉,3次/日[4]。
1.2.2观察组采用中医辩证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为:肝郁犯胃患者:白术15g、柴胡15g、茯苓15g、白芍15g、川楝子12g、醋元胡12g、当归12g、枳壳10g、乌药10g、佛手10g、甘草8g、黄连8g。脾胃虚寒患者:黄芪20g、白术15g、党参15g、海螵蛸12g、山药12g、香附10g、陈10g、良姜10g、炙甘草10g、吴茱萸10g、扁豆10g、黄连5g。肝火犯胃患者:党参15g、柴胡15g、茯苓15g、佛手12g、木香12g、黄芩12g、半夏12g、栀子10g、生麦芽10g、甘草8g、黄连8g、吴茱萸8g。血瘀胃络患者:党参20g、茯苓15g、丹参15g、白术12g、丹参12g、黄连10g、白芍10g、甘草10g、元胡10g、郁金10g、炒蒲黄10g。脾胃湿热患者:鸡内金15g、苍术15g、茯苓15g、藿香12g、半夏12g、厚朴12g、枳壳10g、佩兰10g、陈皮10g、菖蒲10g、连翘10g。用水进行煎服,1剂/日,连续用药2-3个疗程(1个疗程为2周)[5]。
1.3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17.0软件对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统计比较显示,经过临床治疗后,对照组53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36%(41/53)。其中,治愈的患者有19例,约占35.85%;显效的患者有10例,约占18.87%;有效的患者有12例,约占22.64%;无效的患者有12例,约占22.64%。观察组53例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8.11%(52/53)。其中,治愈的患者有32例,约占60.38%;显效的患者有12例,约占22.64%;有效的患者有8例,约占15.09%;无效的患者有1例,约占1.89%。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在中医理论中,胃痞基本是由情志、饮食、外邪等不畅所导致的,其基本的病位多于肝、胆相联系。对其治疗的基本原则是寒热平调、虚实兼顾,通过燥湿、理气、消食、活血等方法进行治疗。临床分析显示,本次抽检的106例慢性胃炎患者中,中医辩证治疗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8.11%)明显高于常规西医治疗的患者(77.36%),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应该在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广泛的推广和应用中医辩证方法予以治疗,从而更好的提高患者的临床治愈率。
参考文献
[1]何先鹏.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2,17(06):165-166.
[2]王玉玺.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胃炎47例临床观察[J].医药论坛杂志,2011,18(08):167-168.
[3]林小劲.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14(07):26-27.
[4]霍莉娜.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探讨[J].航空航天医药,2010,01(12):130-131.
[5]董怀章.中医辩证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08(15):561-562.
推荐访问: 疗效 中医 观察 治疗 慢性胃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