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示范型”写作实践活动
“示范—模仿—练习”是言语实践的一条非常重要的学习途径。在写作实践活动中,教师的正确示范与实践引领,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示范型”写作实践活动课设计,就是教师直接用自己的写作实践说话,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转变学生的写作认知。以《巧用对比显真情》这一写作教学活动课为例,教学对象是七年级学生,教学分四步,依次进行。1.首先以冰心的例文《说几句爱海的孩子气的话》引入教学,以此让学生了解本文最大的写作特色是对比手法的运用。2.以冰心文为例,让学生知道对比手法运用的角度、层次和条件,领会对比手法所收到的写作效果,学习对比手法的写作知识。3.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对比手法,学会关注生活细节,并引入教师下水作文《不等式》。此文连续运用多次对比,对自己与父亲之间的多种生活细节进行层层对比,收到良好的表达效果。4.引发讨论,以《不等式》中的生活细节为触发点,引导学生捕捉生活细节,巧用对比,组织材料,缀连成文。
“示范—模仿—练习”是“示范型”写作实践活动的基本组织形式。显然,在这种形式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示范作品的适时出现,活跃了课堂的教学气氛,激起了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度,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度,也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
二、“引导型”写作实践活动
写作既要通过观察去获取材料,也要通过体验而获得独特感受,更需要通过构思去组织材料,通过一定的表达技巧去架构和安排材料。这个过程的每一个环节都需要获得教师的引导与指点。
比如,笔者设计的写作实践活动课《让读者看到作者笔下的景物》,教学活动分两步,室内外组合进行。1.组织学生“实地观察”,带领学生观察广场的一座雕塑,并有目的地从左、中、右不同的方位,由不同的观察点进行现场观察,以此取得不同的观察实感。2.组织学生“课堂研讨”,这个部分,又分为三个小环节:(1)体会要领。组织学生讨论观察所得,比较三个观察点得到的不同物象,引入“读者”概念。(2)赏析范文。教师引入刘鹗《老残游记》之《大明湖》片段,欣赏评析研究老残观赏对岸千佛山之行踪、视角和立足点,捕捉模仿的精妙之处。(3)品议习作。组织学生课堂写作,教师设计评价标准(①是否确定了观察点;②是否有明确的视角;③是否把自己的行踪交代清楚),课堂组织学生合作评议。
大多数的写作实践活动都属于引导型。在作前活动、作时活动、作后活动这三个阶段,引导型写作实践有几个需要格外注意的关键环节:1.通过有序展开教学而把学生引入写作活动。教师的“引导”必须正确、连贯而清晰,能为学生的写作提供合适的知识,为学生的写作实践确定方向。2.教师需提供有效信息,组织程序要合理,构建高效的活动情境。3.检查、评估与反馈,以巩固所学并为下一阶段学习提供指向。
三、“自主型”写作实践活动
“自主型”写作实践活动是指学生自我驱动,自觉地确定实践活动目标,自主地选择实践内容和实践方式,自我调控实践活动的进程并自觉评价和反思实践活动结果的过程。如学生的网络日志、日记写作、随笔写作,均属于“自主型”写作实践。
笔者所教的班级,随笔写作是保留项目,每周上交随笔本。热衷写作的同学,每次上交的随笔有两至三篇,有的同学还采用连载的形式创作小说,有美术特长的同学还别具匠心采用图配文的形式,一般的同学会认真构思写作散文或者诗歌,也允许学生摘录一篇美文。
“自主型”写作实践活动中,教师不能一无所为,放任自流。学生的写作兴趣需要激发和维持,创作主题与话题需要教师研究与提示,学生佳作需要提供发布平台,读者群体需要逐步聚集与扩大。总之,需要订立制度保障写作的持续进行。举例来说,经过一个学年的日积月累,不少同学已经写了厚厚一本随笔,为进一步调动写作积极性,也为了扩大读者群体,笔者组织学生精选得意之作,编写班级作品集。待学生阅读之后,笔者开设作品交流研讨会,组织学生评出自己最喜爱的作品、最优秀的作品,并组织学生交流写作经验,倾吐写作困惑。这种实践活动,让每一位学生体验到写作的幸福,让每一位学生收获创作带来的新奇和快乐。
四、“合作型”写作实践活动
“合作型”实践活动,是目前教学环境中最常见的组织形式。主体间的相互配合与互助是“合作型”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要做到角色互补,分工合作。教师在组织“合作型”写作实践活动时,要注意创设一定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扮演一定的角色,还要教给学生言语交际的知识和活动组织的方法,安排好合理的程序,让每一位学生在言语交际活动中获得真切体验。
在这方面,笔者有过尝试。元旦文艺汇演通常是有文艺特长孩子们的舞台,大多数孩子只能当看客。但笔者希望我们的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主角。于是,在文学社的课堂上让学生成立创作小组,进行剧本创写,引导学生取材于校园生活,创作校园情景剧。然后,按照个人特长,文学社23位同学自主成立四个大组:1.创作组,负责剧本创作;2.修改评定组,负责对剧本进行修改,使之成为能够上台演出的成熟文本;3.表演组,利用自创剧本,进行舞台表演;4.道具准备组,热心为舞台剧的表演提供道具,布置舞台。结果,这个取材于校园生活的名为《少年志愿者》的舞台剧,在全校的文艺演出中大放光彩,让参与其中的每一位同学获得成功的体验。学生通过这一活动,提高的岂止是写作能力?
“合作型”写作实践活动的组织要注意以下几点:1.成员之间的互补性。学生不仅要对自己的学习和能力提升负责,也要为同伴负责。2.责任到人。成员之间的角色应该得到确认,每一位学生要承担一定的任务,分工要明确,责任要具体。3.组际竞争。竞争机制的引入,可以激发好胜心,增强组内凝聚力,启动每一位组员的内驱力。4.自评与互评相结合。教师要设计评价标准,要求合作者定期评价学习成果,巩固所学,纠正偏颇,检查合作的成果。
总之,在写作实践活动中,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充分考虑学情,以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实践动机,维持学生好奇心和表现欲,让学生在活动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主动的状态,乐于参与,人人参与,积极创造,体验写作之乐。
(作者单位:浙江省湖州市第五中学)
推荐访问: 实践活动 尝试 初中 写作 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