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学校后勤改革的不断深入,给予学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学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主要体现在学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体制不合理、核算体系不完善等三个方面,其三方面问题严重制约着我国后勤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为此,本文通过不断汲取国外先进的学校后勤财务管理相关知识和经验,结合我国学校后勤的实际状况,致力于学校后勤财务管理理念、财务管理目标、学校后勤财务监督及其全面预算管理等方面推进我国学校后勤财务管理改革,从而,推进我国学校后勤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学校后勤 财务管理 目标 全面预算管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学校后勤的深化改革,使学校后勤的财务管理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学校后勤后勤系统社会化不仅为学校后勤的蓬勃发展带来了无限生机,也为学校后勤的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正确认识和解决现阶段学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遇到的新问题,对于学校后勤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学校后勤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
基于学校后勤具有企业和教育服务双重性身份,因此,其财务管理目标应致力于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个方面。依据学校后勤财务管理层次和对象,可将财务管理目标划分为总体目标、分部目标以及具体目标,我国现行大多数学校后勤对此三种目标的模糊不清,一方面是学校后勤实体与学校之间的隶属关系,决定着学校后勤需要承担其更多的行政性任务,再加上,学校后勤难以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导致后勤财务管理目标不明确;另一方面是学校后勤管理过程中目标导向缺失,以至于后勤管理人员趋于盲目性管理,以此,不利于实现学校后勤财务管理预期的目标。
(二)学校后勤财务管理体制不合理,财务过于分散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学校在后勤工作的内外环境都随之产生了新的变化,在财务方面也遭遇了一些过去从来没有涉及过的问题,对于学校后勤在会计法规的执行过程中,会计管理的现行体制存在具体办法缺乏的问题,导致会计机构与从业人员出现无法可依的现状。例如:学校后勤接受外界捐助,尤其是一些条件性捐助,学校依据什么来判断这些捐助的接受标准;在高校发展过程中该怎样吸收社会资金进行办学基金建立等问题,都具有非常强的政策性,需要通过法律与制度的手段进行规范。
财务管理体制作为财务管理的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职权划分的组织制度,在学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学校后勤具有工作类型多、工作对象范围广,工作流程复杂等特点,使得后勤的财务管理较为复杂,需采取分块管理,分块管理的实施,不仅需要诸多的管理机构,而且更需要配备更多的财务管理人员,各财务管理人员分别承担一定的职责和职权,此行为无疑将学校后勤财务管理权利划分为分散开来,不利于进行集中管理。
(三)学校后勤财务核算体系不完善
一是受学校经营实体行业特征的影响,使得我国现行大多数学校缺乏统一的行业财务管理方法,以至于学校后勤核算方法未得到统一,从而,不利于财务核算人员正确高效的开展各类财务核算工作;二是由于我国学校后勤财务管理人员受传统事业体制的影响较深,以至于其成本意识淡薄,成本管理力度不足,成本约束机制未能够全面落实到位,此形势下,将严重阻碍了学校后勤财务核算体系的完善和健全,不利于实现学校后勤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强化学校后勤财务管理改进的策略
(一)取消原“借入款项”,取消“结转自筹资金”科目
在学校后后勤基建工程已近竣工并完成结算以后,这是应该对固定资产及时进行入账手续的办理,并等额分别在“固定基金”与“固定资产”账户中计入。尽心核销基建的收支。在单位中因为财务收支是统一进行管理、同一进行核算的,“结余补缴”这种方法已经被取消了,基建资金的管理制度实行的是“包干总额,结余备用,超支自负”。一旦发生即刻处理,因此在下年年初作出冲转是不必要的。具体会计处理如例1、例2。
例1:高校收到自筹经费4000万元,二年期限的贷款资金5000元,会计处理(基建资金来源):
借:银行存款9000
贷:基建拨款——本年自筹资金拨款4000
长期借款——基建投资借款5000
例2:基建当年度投入5500万元,支付设备材料款1000万元,支付工程款3000万元,其他费用500万元,待摊费用1000万元,会计处理(基建资金使用):
借:建筑安装工程投资3000
设备投资1000
其他投资500
待摊费用1000
贷:银行存款5500
(二)打破学校后勤传统财务管理理念,树立新型的财务管理理念
财务管理理念是学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的灵魂和精神,一旦财务管理理念呈现滞后性,势必将大大降低财务管理的高效性。因此,我国现行学校后勤应积极打破传统财务管理理念的束缚,树立起以全面管理、全员管理、成本效益、社会责任、人力资本、风险价值、战略管理及其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财务管理理念。同时,学校后勤部门应加强财务管理队伍的培训,确保其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职责的重要性,鼓励其人员能够自觉更新自身财务管理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推进后勤财务、高校财务和高校整体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三)确立学校后勤财务管理目标
学校后勤的财务管理目标是学校后勤在特定的理财环境中,通过组织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所要达到的目标。财务管理目标在学校后勤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中起着导向作用,一旦缺失明确的财务管理目标,学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将趋于盲目性。学校后勤确定财务管理目标应致力于总体目标、分部目标和具体目标三个方面,就总体目标而言,其为通过合理使用有效资金,推进学校后勤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价值最大化;就分部目标而言,其为全面落实各环节的日常核算和监督管理工作;就具体目标而言,其为合理筹资,实现有效资源的合理配置,尽可能提升资源的利用率。总体目标、分部目标与具体目标三者相辅相成,彼此影响,应确保三者的统一性。
(四)加强学校后勤财务监督
首先是建立健全的学校后勤会计法规体系。国家相关部门通过全面把握现行学校后勤的实际状况,制定一系列相关会计法规政策,确保我国学校后勤财务管理工作有法可依;其次是全面贯彻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学校后勤部门组织财务管理人员学习相关会计法律法规,切实做到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最后是完善学校后勤财务监督模式。运用该模式将财务监督内容进一步具体化、明确化,同时,该模式有助于学校后勤部门明确财务指标,规范财务监督人员行为,推进监督者和被监督者的目标一致性。
(五)全面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内部控制
预算管理是学校后勤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后勤全面落实全面预算管理,加强内部控制,一方面是建立预算落实的相关制度。加强对预算的全程监督,全面挖掘预算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另一方面是加大激励和约束双重机制的执行力度,做好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估考核工作。学校后勤部门依据绩效评估考核结果,对其财务预算人员进行相应的激励或约束,以此,增强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紧迫感、责任感及其积极性。
(六)加强学校后勤财务管理人员建设,力求构建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财务管理队伍
财务管理队伍的能力最大程度上决定着财务管理的高效性。加强财务管理人员队伍建设是提高财务管理整体水平的主导因素,提高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应从三方面进行,首先是加强高校后勤财务人员的思想觉悟建设,使其能够充分的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自身责任感;其次是学校后勤财务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定期的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培训,系统地学习理论基础知识,拓宽知识面,更新专业知识;加强岗位培训,提高岗位技术人员的实务能力,提高高校后勤财务工作效率;积极开展横向交流,开拓视野,全面提高高校后勤管理和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切实保障高校后勤财务人员的从业素质不断提升;最后是实行责权利与奖罚制相结合的制度,根据高校后勤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贡献和工作表现,给予相应的精神奖励和经济奖励,保证最大程度上调动学校后勤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自主性。
参考文献:
[1]王玉华.试论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若干探讨[J].中国外资,012,(04) .
[2]王茁,史春玲,范群鹏.地方院校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探析[J].知识经济,2011,(24) .
[3]张纲.关于加强学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学课程资源,2011,(08) .
[4]张立英.如何加强学校的财务管理[J].现代会计,2009,(05) .
[5] 黄爱华. 关于高校财务管理问题的思考[J].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推荐访问: 必要性 可能性 财务 改革 学校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