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基于CORBA分布式统一网管的性能管理系统设计

基于CORBA分布式统一网管的性能管理系统设计

时间:2022-03-18 08:24:09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本文基于的统一网管平台,根据联通规范的要求,基于CORBA技术,按照统一网管平台架构的思想,结合作者对性能管理中数据采集系统所作的研究,设计了性能管理系统,包括如何创建任务、删除任务、数据采集等。

关键词:性能管理;数据采集;CORBA

引言

现在网络上的分布式系统的建构主要有两个规范: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和分布式组件对象模型(DCOM),由于DCOM的接口定义语言(IDL)不支持继承以及缺乏在Unix平台的支持,而NT的网络稳定性还有待提高,在DCOM规范上实现TMN的应用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在的大多数厂商都把注意力集中在基于CORBA的TMN应用上。

目前联通CDMA服务设备提供商,都是基于各个产品线独立开发自己的网络管理系统,这些系统在性能管理部分的功能是大同小异的,这样无形中就严重浪费了资源,所以有必要进行整合网管以节约人力资源。同时,联通网管系统为了提高联通CDMA网络的运营水平,决定采用联通网管省地集中管理的设计思想,统一管理不同厂商的设备。按照联通CDMA95/1X网络管理技术规范中联通CDMA省级网管系统与各设备厂商OMC间的接口功能要求,服务商的CDMA OMC系统必须提供相应的北向接口。以为CORBA在分布及异构计算机环境下为应用软件的开发提供了一个公共的框架,使开发软件既面向对象又具有可重用、可移植及可互操作性等特点,所以需要采用CORBA技术提供北向接口同时将所有的网管软件进行整合。

本文根据联通规范的要求以及整合网管的实际需求,结合作者对性能管理中数据采集系统所作的研究,设计了一个基于CORBA分布式统一网管的性能管理系统。

1统一网管平台设计

网管中心(OMC)通过二级或三级组网结构,来构建集中网管系统,三级组网结构如图1所示。以三级组网为例,依据所处物理位置以及管理范围和功能的不同,OMC由三种节点组成,分别是OMM、LOMC、POMC。在网元的数量相对较少时,也可以采用两层结构组建全省集中网管系统,此时没有LOMC节点。

1.1 软件架构设计

一个网管平台系统软件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在整个网管平台的软件中各个模块之间肯定存在着一些相同功能的模块,各个模块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消息交换都是通过F口消息来实现等等。为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减少系统软件的维护成本,这些相同的功能模块可以做成公用功能模块供给各个网管平台的子系统使用。

按照这种研发模式,网管平台的软件架构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如图2所示。其中UEP层和CAF层是与产品无关的可复用层,只有业务层和具体产品相关,体现了某一产品所具有的网管功能。

1.2 功能模块设计

统一网管平台的功能模块大致可以分成如下部分:划分为工作站功能WSF、管理应用功能MAF、网元适配功能EMF、平台支撑功能PSF、网元NE。各部分间工作流程如图3所示:

2系统设计方案

2.1 设计思想

按照TMN的管理层次模型,网元管理层EMS需向网络管理层NMS提供管理接口。ZXCOMC NI4C(北向接口CORBA实现)制定了CDMA网络管理中移动综合网管系统(NMC)与厂商网管系统间的网络管理接口的需求和分析,并定义了基于CORBA技术的接口实现。该管理接口包含两大类对象:管理域控制对象和网络资源对象,管理域控制对象分为公共管理接口和CFP (配置、故障、性能)管理接口。网络资源信息指的是具体的被管网络资源的抽象,以及对象类的属性、操作等。网络资源信息按网元功能抽象而成的,相应的管理对象称为网络资源管理对象。

本系统按照交换侧和基站侧所管理网元的不同分为OMCS OMC和OMCR OMC两大产品,所以在系统体系结构的设计上充分考虑到这两者的融合。

2.2 CORBA北向接口框架设计

CORBA北向接口框架系统体系结构如图4所示:

图4为CORBA北向接口框架结构图,从图中可以看到NMC发送的消息,通过ORB,经IIOP协议发到IRP,IRP再将消息转发给对应的适配器,适配器将消息转发给OMC。OMC处理完后,将结果返回给适配器,适配器返回给IRP,IRP再将结果返回给NMC。

本设计采用分别在纵向和横向进行分层的模式。纵向分两层:公共管理接口层和应用层,将配置、故障、告警各个应用中公共的部分抽取出来,组成公共管理接口层;横向分两层:CFP管理接口层和CFP适配层,CFP管理接口层对交换侧和基站侧是公共的,CFP适配层由交换侧和基站则各自分别实现。

2.3CORBA北向接口子系统设计

CORBA北向接口划分为四个子系统:公共管理接口子系统、CFP参考点子系统、CFP适配子系统以及测试框架子系统。

1、公共管理接口子系统

公共管理接口子系统实现NI4C的基本服务,提供NMC需要用到的公共功能,是NMC访问EMS的基础。它包含下面几个模块:

入口参考点模块:入口点对象是NMC与EMS交互的首要访问对象。NMC通过入口点对象获取EMS中管理域控制对象的引用,并从而调用相关操作来执行特定的管理功能。

通知参考点模块:对通知定购活动进行封装,提供下面的功能:通知定购功能和通知事件同步功能,同时也封装了通知发送功能。

链路监测参考点模块:用于检测EMS到NMC的通知链路的联通情况, 要求EMS周期性的向NMC发送心跳通知。

文件传输参考点模块:实现ftp功能,直接使用uep中的ftp功能。

日志参考点模块:记录NMC和EMS之间的通知和命令交互。

2、CFP参考点子系统

CFP参考点子系统提供NI4C的配置、故障、性能的管理接口的实现,同时定义和OMC的适配结构。NMC可以获取CFP IRP引用进行访问,他们是CORBA对象。该子系统的主要目的有二:其一,实现通用的CFP功能;其二,对应用屏蔽CORBA平台的细节,使得应用只需要关心业务逻辑。

3、CFP适配子系统

CFP适配子系统用于实现IRP和OMC内部组件之间的通信,实现CFP IRP的管理功能。对于不同的OMC系统,要求有不同的adapter。

4、测试框架子系统

测试框架子系统为NI4C的开发提供单元测试和验收测试的框架

2.4 性能管理子系统设计

性能管理系统是基于CORBA的网管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子系统,该子系统由两个部分组成:性能参考子系统(PM IRP)和性能适配器(PM ADAPTER)。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如图5所示:

图5为性能子系统结构图,其中,性能参考子系统是性能适配器与NMC交互的桥梁,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采集、文件、门限定时器管理

PM IRP文件的生成维护

通知消息管理

PM参考子系统主要负责CORBA北向接口中性能管理要求的功能和接口的实现,NMC可以获取PM IRP引用进行访问。该参考点子系统的主要目的除了实现通用的性能管理功能之外,还对应用屏蔽CORBA平台的细节,使得应用只需要关心业务逻辑。

性能参考子系统主要负责CORBA北向接口中性能管理要求的功能和接口实现,NMC可以获取PM IRP引用进行访问。PM IRP采用tie机制实现。该参考点子系统的主要目的除了实现通用的性能管理功能之外,还对应用屏蔽CORBA平台的细节,使得应用只需要关心业务逻辑。

性能管理主要包括任务管理和数据采集:

任务管理,是对性能任务进行各种管理,包括性能任务的创建,性能任务的查询,性能任务的停止,性能任务的数据采集等。其中,任务创建和停止在PM IRP校验和转化输入的数据类型后,都需要调用适配在POMC中进行相应得操作,并且当调用适配操作完成后还需要反映倒PM IRP的数据库中,以便PM IRP下次使用。任务查询可以直接从PM IRP的数据库中获得性能任务的基本信息。

2.5 系统可靠性保障

1、强类型检查

CORBA接口的参数定义尽量避免any类型;CORBA的事件使用typed event,这样可以在编译时就确认接口签名是否正确,而不是等到运行时。

2、异常处理

OMC中采用java的异常机制保证OMC能够正常处理。CORBA北向接口中采用CORBA的异常处理机制,保证在管理方法参数出错或者系统异常的情况下,CORBA北向接口仍然可以正常的提供功能。

3、通知事件缓存

告警、性能产生的通知消息在OMC内部会使用数据库进行保存,这样在链路中断的时候,可以有效的保证通知消息不丢失,然后北向接口定义了通知消息的重传机制,保证链路恢复的时候可以重新向NMC发送通知消息。

4、线程安全设计

对于没有处理多线程能力的IRP,将其部署在单线程的POA中;在OMC中可以处理多个管理终端的互斥访问。

3 总结

本文基于CORBA技术,以统一网管平台为基础,详细介绍了CORBA北向接口框架和子系统以及性能管理子系统设计方案。目前该系统已经在某公司的网络管理系统中得到良好的应用,并已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孔令萍,李建国.电信管理网.人民邮电出版社,1997,15-46

[2]李东亮,范春晓.corba技术在综合网络管理中的应用.中国数据通信,2004,12:71-74.

[3]杨柏林,李磊,胡维华.CORBA技术在TMN中的应用研究.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3,24(1):33-35.

[4]王树祥.基于CORBA技术的电信管理网北向接口系统的研究开发.硕士学位论文.大连理工大学,2005:4-9.

推荐访问: 管理系统 分布式 网管 性能 设计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