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论影响注油压装成功率的因素及解决方案

论影响注油压装成功率的因素及解决方案

时间:2022-03-19 10:05:40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介绍分析了影响注油压装成功的关键因素,针对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寻求根源,并以之为依据实施改进活动,确保压装成功率,降低质量损失。

关键词:注油压装;设备校准;解决方案

1 概述

公司主力产品结构机车轮对90%轮轴采用注油压装工艺,年均压装5000次,压装频率高,压装成功率对保障产品质量特性及提升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作用。据统计因各类因素的制约,轮轴压装压装功率(2012~2015)年仅维持在平均98%的水平,勉强完成公司下达的考核指标。因压装失败造成的轮轴材料及人工废返损失年均不低于70万元。为此如何进一步提升注油压装成功率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减少无效劳动,创造经济价值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2 原因分析

注油压装:轮对压装过程中,向轮座与毂孔之间注入高于它们接触应力的高压油,使之形成油膜,随着轮座和毂孔接触面的增加,油不断渗透,使车轮压装过程处于油膜隔开的情况下进行,这种轮轴组装的方式称为注油压装。实际操作过程将车轮、车轴装配面处理光滑干净,套入车轮导向套,接入注油铜垫旋紧注油接头利用压装设备(压装机、超高压油泵)将车轮压入车轴相应的位置。不难看出影响注油压装成功率的主要因素为:a)压装设备的精度;b)车轮、车轴装配部位表面质量,其中车轮喇叭口、油槽光滑过渡,杜绝任何飞边、毛刺,车轴轮座导入必须光滑过渡尤为关键;c)注油孔、注油铜垫、润滑油、液压油、轮轴结合部位清洁度。

注油压装对轮对产品最终的质量、性能、可靠性有重要影响,在产品实现过程中工艺难度大、质量容易波动,因此自一开始就被识别为关键工序,2016年又被识别为特殊过程,有着较高的管理要求。是一道系统复杂的工序,任何一项因数的波动变化都可能造成注油压装失败。

3 解决方案

3.1 车轮、车轴装配面表面质量

3.1.1 得益于加工设备的更新,刀具技术的进步,车轴轮作表面由车削滚压改为磨削滚压,车轮内孔加工变更刀具,控制切削参数(转速、走刀量、进给量)车轮、车轴装配表面检修质量获得了极大提高,如图1所示。

3.1.2 为规范轮轴导入段、喇叭口及油槽处理作业,凭借多面车轴、车轮处理实践,在工艺时师的协助下分别编制车轴、车轮准备作业要领书如图1、图2所示。明确了处理要求、方法及所用工具。按标准作业方式处理的轮轴表面质量稳定,解决了轮轴初始压装定位问题。

3.2 清洁度

3.2.1 注油铜垫高压下易变形,磨损产生铜屑毛刺特点每个班检查,勤更换,平时储存在汽油里,隔绝灰尘。

3.2.2 车轮注油孔、油槽、吹扫后高校清洗剂清洗干净。

3.2.3 润滑油存放器具由原先敞开式更换为封闭式存储油盒。

3.3 压装设备精度校准

通过向设备制造厂家咨询学习,结合实际操作经验及工作中容易发生的的问题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改善性试验,总结试验结果并加以固化,最终制定设备、工装精度检测、校准及维护保养方法,确保设备工装使用的可靠性。

3.3.1 设备校调

每个班次前手动活动各机构确保各机构动作灵活无误。每次开班前当班操作者对以下项点进行校准。

3.3.1.1 准备

将测试车轴(已加工完成尺寸符合图纸要求的新制车轴)吊入输送车的支架上,纵向移动输送小车,使其到达与液压缸处于同一平行线上的位置。

3.3.1.2 工作台水平度检查并调整

将磁性基座百分表固定在压块上,测头贴靠在车轴轴承颈的正上方,左右移动小车(200mm范围内),同时查看百分表指针变化(技术要求值0.2mm),若超出技术要求值,应调整支撑架(螺旋开档)、大小横梁(垫片调整)的高低,直至符合要求,如图3所示。

3.3.1.3 压装缸与工件中心线平行度检查并调整

(將磁性基座百分表固定在压块上,测头贴靠在车轴轴承颈的侧母线位置处,进出移动液压缸(200mm范围内),同时查看百分表指针变化(技术要求值0.2mm),若超出技术要求值,应调整输送车底座横梁位置及高低,直至符合要求。

3.1.1.4 主副压头工作面平面度检查(工件中心与压块端面垂直度检查)

①准备:将校准车轴吊放至输送车的支架上,移动小车使其到达压装工作位置,调整校准车轴至水平状态。

②将校验工装有垂直平面一端移至与主压头压块(20~40)mm处的位置停下,在垂直块与主压头之间上下左右均衡选取四点,用深度尺测量四点误差,误差要求控制在0.08mm以内,若超出技术要求,应取下主压头压块,磨削调整至要求范围内,如图4所示。

3.3.2 输送车横梁紧固状态检查

定期检查横梁位置固定螺栓紧固状态,防缓标记是否移位,并调整紧固。

3.3.3 工装检查

3.3.3.1 设备校调时操作者检查支撑座上的支撑铜块,当其磨损超限难以满足轮对车轴的轴线与压头的中心线等高时,予以更换。

结语

实践证明,按上述方法对轮轴进行处理,能解决轮轴压装初始定位问题,特别是对压装工艺装备进行测试校准,能及时识别设备异常,恢复设备精度及稳定性。保障压装成功率同时极大的降低了因压装失败造成的废返损失。据统计2016、2017年度轮轴注油压装成功率较往年98%的平均水平提升近1.4个百分点,降低质量及人工损失数十万元。

参考文献

[1]TB/T 1463-2015 机车轮对组装技术条件 国家铁路局发布 2015.

[2]提高货车轮对压装合格率的研究.工程技术:全文版 方乙翅2017.

作者简介:陈军(1975.11-),男,内燃机车钳工(高级),研究方向:各型轮对组装。

推荐访问: 成功率 因素 解决方案 影响 注油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