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后,许多华裔著名人士回国观光,报效桑梓,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做了许多有益的事情,功绩巨大。陈省身是其中的一个。如果说陈省身的贡献有自己的特点,那就是着眼于中国本土的数学发展。他认为邀请外国学者来华讲学,介绍学生出外留学,目的都是为了国内的发展。既然担任了南开数学所的所长,就全心全意沉下来工作,不能浮光掠影地做点表面文章就算数。 1984年,当时的教育部副部长朱开轩来南开视察时,开过一个座谈会。陈省身当时说:“为数学所我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当时大家听了很感动,但是许多人未必相信他真能做到。日后的行动证明,这确是他的肺腑之言。
大家都知道,陈省身把他获得沃尔夫数学奖的5万美元奖金全数交给了数学所。其实捐赠数何止这些?光是汽车,捐给所里的就有5辆。1987年3月17日,在给胡国定的信中说,“我的遗嘱,会有一笔钱给南开数学所”。1988年,陈省身到美国休斯顿授课研究,所得酬金两万美元也捐给数学所。到了21世纪,他为南开数学所设立了上百万美元的基金,其中半数是他自己多年的积蓄。至于图:书、杂志以及其他的零星捐助,已经无法精确统计。他自己说,除了伯龙、陈璞之外,南开所是我的“第三个”孩子。
陈省身对南开所的工作更是精心照料,上述给胡国定的65封信件便是明证。胡国定还回忆起一桩逸事。那是1987年,为南开数学学术年而建造的招待所“谊园”正在施工。学校的基建主管部门报告,工期拖后,恐怕赶不上暑期“学术年”的使用了。胡国定听了眉头一皱,也无可奈何。陈省身知道以后,拄着拐杖到工地找工人师傅聊天。看看能不能提前竣工。工人们看老先生的面子,说努力一下也许行。陈省身大喜过望,立刻打电话给胡国定,说今天晚上我请客,请工人师傅吃饭。那顿饭,陈省身亲自为工人师傅敬酒。过了几天,胡国定看到夜间的工地灯火通明。结果谊园终于按期交付使用了。
陈省身为中国本土数学事业发展的努力,中国的国家领导人是很清楚的。邓小平在 1977年、1984年、1986年三次接见他,都谈得很好。后来和江泽民的关系,则更有友谊的成分。其实,陈省身并不刻意去争取领导的接见。有些事情的发展是自然形成的。1985年,在上海举行中国数学会成立50周年庆典,时任上海市长的江泽民接见中内外数学家,是陈省身和江泽民第一次见面。陈省身还记得那天的宴请,说那桌淮扬菜很好吃。
1989年,陈省身还在所长的任内。6月4日发生了政治风波。陈省身于6月12日给胡国定的信说:“原定九月六日返国,拟改迟。New ChinaEducationFoundation的南开帐上又捐了美金壹万元,又告。国内变动,盼不如此间报传之烈”。几个月之后,陈省身决定按计划回南开,并没有推迟。因为数学所是自己的“孩子”,无论如何是要来看看的。他到天津之后,看到很多原来计划要来的人都不来了,一片冷清。陈省身对胡国定说,有人大概不赞成我回来。但是,我必须来南开,俄是所长。他们当面不会骂我,至于背后怎样,就随他去了。
陈省身在这个时刻回到南开,对处于困难时刻的中国客观上是一种支持。10月8日,国务委员兼国家教委主任李铁映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并宴请陈省身。10月11日,刚刚担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不久的江泽民会见陈省身。这次会见,相信彼此都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南开数学所的工作没有受到政治风波的影响。1989年9月开始的代数几何年如常进行。
建设21世纪的南开数学所
1992年,陈省身辞去所长职务,担任名誉所长。所长由胡国定继任。副所长有三位.杨忠道(美籍)、葛墨林、周性伟。1996年周性伟任所长;2004年1月起由张伟平任所长。南开数学所还设立理论物理研究中心,由杨振宁主持,葛墨林处理日常工作。这一方向上的工作十分出色。1992年曾经召开盛大的“理论物理与微分几何”会议。杨振宁和葛墨林主编的BraidGroup,KnotTheow,andStatisti- caiMechanics,影响很大。其中威腾的论文,使得陈省身,西蒙斯理论的研究进入新阶段。
现在,南开数学所已经拥有一批优秀的数学家。龙以明、张伟平、陈永川、方复全、扶磊等中青年数学家,已经做出了具有国际水准的工作。龙以明、张伟平应邀在2002年的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45分钟报告,是展示南开数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
为了聘请和培养南开数学所的人才,陈省身花费了大量的精力。以上的这些优秀学者的成长,都和陈省身的关怀有密切关系。
龙以明是南开数学所的一位领军人物,他出生于1948年,198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获硕士学位。1987年毕业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数学系,获博士学位。1988年在瑞士苏黎世联邦高等理工学院数学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旋即回南开任教。从事非线性哈密尔顿系统和辛几何的研究。曾获得第七届陈省身数学奖。陈省身花费了许多精力,用特殊的渠道,给少数优秀的数学家以某种方式给予鼓励,包括经济上的支持。龙以明是其中的一位。
张伟平是陈省身名下的博士研究生。 1989年,陈省身当选迟来的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恰好自己的学生张伟平要在1989年秋天到法国留学,而那场政治风波还在影响中法关系。于是陈省身亲自到法国大使馆表明自己的院士身份,终使张伟平于1990年夏成行。 1993年,张伟平获得博士学位后回到南开任教。1995年,南开数学所的名单中,他的职称是副教授。2000年,张伟平获得第三世界科学院基础数学奖,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2年,在北京国际数学家大会上做45分钟报告;2003年,获陈省身数学奖。陈省身成功地留住了这位前途无量的年轻人在中国本土,在南开数学所工作。
陈省身关心张伟平的故事很多。张伟平刚来到南开时,每月只有几百元的工资,国内国外的工资差别实在太大,陈省身已经破格想了一点办法给予贴补。1994年10月,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基金及青年教师奖设立。报上公布了第一届青年教师奖的获奖者名单,其中并没有张伟平。不久,评审会要在北京开会。陈省身是评审委员之一,此时患了重感冒,咳嗽不止,依常例应该请假了。但是80多岁的陈省身坚持从天津赶往北京参加会议,除了履行评审职责之外,还要为张伟平争取资助。陈省身专门找霍英东谈了话,向各位评委推荐,力陈张伟平工作的重要。于是,在正式的获奖者之外,终于为张伟平争取到相当于青年教师一等奖的补助。这笔奖金比较丰厚,对张伟平的生活可以略有小补。
另一个来到南开的年轻数学家是陈永川。他生于1964年,1984年获四川大学计算机软件学士学位,1987年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学习,1991年获应用数学博士学位。同年被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授予奥本海默研究员奖。1997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候赛因青年科学家奖”。1994年4月,陈永川毅然回国,到南开数学研究所任教授。陈永川从事的主要研究领域有组合计数理论、构造组合学.形式文法、对称函数理论、计算机互联网络,组合数学在数学物理中的应用等,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研究成果,他的一项研究成果被称为“陈氏文法”。1997年11月,陈永川创立了南开大学组合数学研究中心。他本着高起点、高水平、高速度的发展策略,在很短的时间内把“中心”办成了一个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机构。1996年陈永川又创办了国际数学杂志《组合年刊》(Annals of Combinatorics)并担任执行编委,与斯普林格出版社合作出版。
于是,陈永川来到南开。
同样,方复全、扶磊等,都得到过陈省身一些不平常的支持和帮助。
进入21世纪之后,陈省身并不满足南开数学所的成就。他觉得,南开数学所“面向全国”是做到了。但是像数学学术年那样的活动,是当时处于数学“恢复调整”时期的特定形式。今后,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南开数学所应该争取有更大的作为。其中包括“走向国际”的目标。这,就是“南开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建立。
陈省身(1911~2004年),浙江嘉兴人。 1930年毕业于南开大学数学系,受教于姜立夫教授。1934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同年入德国汉堡大学随布拉施克教授研究几何。 1936年获博士学位后,以“法国巴黎索邦中国基金会博士后研究员”身份到巴黎大学从事研究工作,师从国际数学大师嘉当。1937~1943年,任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1943~1946年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任研究员,在微分几何中高斯—波内公式的研究和拓扑学方面取得重要进展。1946~1948年筹建中央数学研究所并任代理所长。1949~1960年,任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1960~1979年任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1981~1984年任美国国家数学研究所首任所长,后任名誉所长。他是美国科学院院士,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对整体微分几何的深远贡献,被公认为“20纪伟大的几何学家”,先后获美国国家科学奖章、以色列沃尔夫奖、中国国际科技合作奖及首届邵逸夫数学科学奖等多项荣誉。
推荐访问: 南开 数学 陈省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