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归纳出的具体检修工艺(不包含于运维策略中,例如临时拆下来的电缆接线头用胶布封住的方法等),提交生技部审核通过后,修编试点站检修维护作业指导书。
2 前期准备工作
试点站站长(试点站运维策略负责人)作为总牵头人,可指定本站运行人员配合,检修班组需指定配合负责人报送试点站,设备厂家指定对接的技术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对接。
2.1 培训课件开发
确定合作后结合实际安排(原则上10个工作日内),设备厂家应开展培训课件开发,课件包含试点设备功能原理、故障处置等。
2.2 设备缺陷与典型故障分析
设备厂家对设备缺陷和国内外典型故障开展分析,形成设备缺陷和典型故障分析报告,提出重点运维措施,为检修工艺和运维策略优化提供支撑。
2.2.1 设备缺陷分析
电力公司牵头各基层局梳理出本局各站点投运以来,试点设备(断路器)近5年的设备缺陷记录,包含缺陷站点、缺陷编号、缺陷设备名称、缺陷表象、缺陷描述、专业小类、专业大类、缺陷来源、缺陷填报时间、缺陷消缺时间、缺陷原因和缺陷处理措施等记录信息,确定合作后5个工作日内,由电力公司生技部统一发送合作的设备厂家。
接收到试点站缺陷清单,设备厂家结合实际(原则上15个工作日内)到站开展培训之前,应对设备缺陷信息提前开展分析,归类出同类型缺陷、重复发生等缺陷类型。通过分析此类缺陷的缺陷来源,发掘试点设备的巡维方式重点,例如断路器动作计数器计数故障较多很多来自巡维,那么计数器就是巡视重点,运维策略应对此突出重点等;通过分析此类缺陷的缺陷原因和缺陷处理措施,发掘试点设备的检修维护重点和可提升的消缺工艺。
2.2.2 典型故障分析
设备厂家到站提前收集国内此类试点设备(包括不同厂家不同型号)出现过的典型缺陷或故障,开展故障原因分析,提出试点设备的运维重点。
2.3 电力公司运维策略分析
确定合作后3个工作日内,电力公司生技部提前将试点设备对应的电力公司运维策略统一发送设备厂家,设备厂家到站开展培训前,需提前对运维策略的工作要求和周期进行分析研究,结合前期缺陷分析,初步对运维策略的工作要求和周期进行优化,并提出优化的依据。
2.4 试点设备厂家资料分析
确定合作后3个工作日内,试点站站长将本站试点设备厂家技术资料发送合作的设备厂家,设备厂家到站开展培训前,需提前对技术资料进行分析研究,为运维策略优化和作业指导书质量提升打下技术基础。
2.5 检修维护作业指导书分析
确定合作后3个工作日内,试点站站长组织本站试点设备的检修班组长提前将试点设备对应的停电检修维护系列作业指导书发送设备厂家,设备厂家到站开展培训前,需提前对此类指导书的步骤和安全性进行分析研究,提升作业指导书质量。
2.6 前期准备期间清单
对以上前期准备期间的任务归纳成如下表所示:
3 差异化运维与规范化检修试点
设备厂家派出2名工作人员到站协助开展工作,工作人员应熟悉试点设备本体、机构、二次、检修维护等技术技能,其中1名擅长试点设备技术原理,1名擅长试点设备检修维护。试点站运行、检修人员作为培训学员参与培训。
3.1 差异化运维试点
3.1.1 技术培训
技术培训为期2天,可考虑在电力公司办公楼或试点站开展培训。
由设备厂家为试点站人员、检修人员开展培训,必要时,其他站点可以一同参与。主要培训内容含试点设备功能原理、故障处置、缺陷分析与运维建议,详细培训内容见下表(培训可结合现场需求动态调整)。
3.1.2 日常巡维
日常巡维为期1天,由设备厂家进站开展。
进站前,设备厂家已对电力公司年度运维策略中的“日常巡维”和“简单维护”试点设备部分进行充分分析研究。按照电力公司年度运维策略“日常巡维”和现场作业指导书要求,与运行人员共同开展现场“日常巡视”和“简单维护”(现场开展巡维技巧、巡维重点等培训)。
3.1.3 动态巡维
动态巡维为期1天,由设备厂进站开展。
结合合作期间的动态触发条件和动态巡维作业指导书开展动态巡维后开展优化讨论。
3.1.4 专业巡维
专业巡维为期2天,由设备厂进站开展。
结合运行前期梳理出的本站此类设备历年来所有缺陷,分析设备运维薄弱环节;按照电力公司年度运维策略“专业巡维”要求,与检修人员共同开展现场日常巡视和简单维护(现场开展巡维技巧、巡维重点等培训)。
3.1.5 开展运维策略讨论和工作总结
总结讨论为期2天,设备厂家进站开展。
以上工作结束后,设备厂家将前期培训课件、缺陷分析报告、运维策略优化报告(含优化結果和优化依据等)、运维一体化作业指导书提升版本和停电检修系列作业指导书提升版本等成果打包报送试点站站部和检修班组长。
试点站牵头组织本站运行人员与设备厂家共同开展讨论总结,审核运维策略优化报告(日常巡维和动态巡维部分),并对培训课件和缺陷分析报告质量验收通过后,试点站部和检修班组长在交付物验收表单上共同签字确认,为期1天;检修班组长牵头检修人员与设备厂家共同开展讨论总结,审核运维策略优化报告(专业巡维部分)和检修维护系列作业指导书提升版本,检修班组长与设备厂家在验收表单共同签字确认,为期1天。签字后的交付物验收表单和以上培训课件等材料一并装订成册,试点站负责并做好保存。交付物验收表单如表3。
3.2 规范化检修试点
3.2.1 到设备厂家开展试点设备检修维护提升培训
运行局检修人员到设备厂家培训,培训人数不限,为期5天。
培训内容包括:
(1)SF6断路器装配(实践培训) 2天
培训内容:灭弧室总装、支柱总装、机构总装
(2)SF6断路器出厂试验实操 2天
培训内容:主回路行程测量调整、接触行程测量调整、主回路电阻测量、分合闸线圈阻值测量、机械特性试验、SF6密封性试验、SF6水分含量试验、均压电容器电容量及介质损耗测量、一次及二次绝缘电阻测量、工频耐压试验等。
(3)培训考试 1天
考试试题由设备厂家设置,考试内容包含理论考试和实操考试,实操考试主要包含常见故障设置、检查原因、处理等。
3.2.2 结合试点站年度大修计划开展停电检修维护
停电维护合作为期5天,由设备厂进站安排2人进站开展工作,检修班组长作为牵头负责人,设备厂家派出配合人员对接。
工作内容结合试点站年度大修计划(按试点设备的检修计划开展,例如断路器),设备厂家技术人员作为工作票工作班成员开展技术指导、培训。这一部分合作内容受停电计划影响,具体合作时间按调度计划批复为准。年度大修前,检修班组长提前通知设备厂家年度大修具体时间和安排。
待年度大修结束后,设备厂家将停电检修期间开展过的试点设备相关作业指导书提升版本发送检修班组长,检修班组长与设备厂家在验收表单共同签字确认。签字后的验收表单和作业指导书提升版本一并装订成册,移交试点站部统一保存。
4 长期合作关系
从本次试点开始,电力公司与设备厂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主要包括以下2个方面。
4.1 设备厂家及时反馈设备问题和检修工艺提升
设备厂家的产品在国内外电网公司运行期间出现的典型故障,设备厂家及时收集,分析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后续改进措施等反馈电力公司,为电力公司后续大修技改决策和运维策略优化调整提供支撑。同时,针对存在的问题,为电力公司提供相应的检修工艺提升方法。
4.2 电力公司定期反馈设备缺陷
电力公司定期(每半年)组织各基层局梳理周期内(每半年)的设备缺陷以及缺陷处理措施等反馈至设备厂家,设备厂家对设备缺陷开展分析(从缺陷出现频度、共性缺陷、重复性缺陷和缺陷处理措施等维度进行分析),为电力公司提供运维策略优化调整建议与依据。
5 结论
通过运维策略优化试点方案的实施、执行,基本解决了运维工作中巡维项目不合理,周期过密,针对性、差异化、本地化不足,甚至超出实际需要等问题,避免造成部分设备过度维护,部分设备欠缺维护,维护质量不高等问题,同时提高了运维、检修人员的维护理论技能和动手能力。保证高压SF6断路器产品在使用全寿命周期内的安全运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苏涛.高压断路器现场维护与检修[J].中国电力,2012年1月1日.
[2]刘黎.直流断路器运维检修技术[J].中国电力,2019年1月.
[3]陈仰东.110kV线路SF6断路器的检修和维护[J].科技风,2012.13:136.
推荐访问: 断路器 高压 优化 策略 试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