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
在共用接地系统中,要求中性线接地电阻、地线重复接地电阻小于1Ω,否则受电流在接地电阻上很可能产生电压降,导致零地电位差抬高。
实际施工时为了降低工作接地的接地电阻,通常会采用铜做接地极,但当PE线重复接地时,通常采用的是角钢接地极,如此可有效降低工程造价,此时土壤中不同材料就会表现出不同的电位,也就形成了电位差。例如Cu的工作电位为0.337V,Fe的工作电位为-0.44V,工作接地用铜,重复接地用铁,则两极之间就会产生0.777V的电位差。0.777V的电位差对于某些零地电位差要求较高的设备来说是不允许的。
2 弱电机房接地降低电位差的措施探讨
针对上文所述的电位差的产生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改进措施。
2.1 防止和减少中性线上谐波电流的方法
在低压配电系统中,尽量不用作为无功补偿的并联电容器组,尽管并联电容器组已被广泛应用在无功功率补偿设备中,但是由于电容器的谐波阻抗小,很容易产生较大的谐波电流。
在尽量避免采用并联电容器组的基础上,还应该适当增加整流装置的相数,如此可有效制约系统中的高次谐波。采用多相整流可有效减少低次谐波含有率,但是无法制约高次谐波,通过适当增加整流装置的相数来有效解决上述问题。若适当地增加整流装置的相数无法防止和减少中性线上的谐波电流,可考虑采用电力滤波器,该装置可有效降低谐波。
2.2 当三相负载不平衡造成中性线上电流较大时
若中性线上电流较大的问题是由三相负载不平衡导致的,那么合理调整单相负载的分配,使其保持相对的平衡可有效解决问题,另外,考虑到各用电设备的实际情况,在系统运行中应满足以下要求:最好保证三相上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平衡;对中性线在负载部分处进行重复接地时,要求其不能与地线使用同一个接地极,并且两者的重复接地线必须保证绝对的绝缘等。为了确保系统的准确性,最好采用微机控制该装置,更好地控制中性线电流过大。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即零、低电位漂移不大的情况下,适当加粗零线可以有效避免或者减小中性线上的电流过大。另外,还应该在系统中设置保护装置,一旦系统出现任何意外情况,保护装置则自动开启,起到良好的保护设备的作用。
2.3 改善电磁场环境条件,降低电磁场干扰源强度。具体做法是在设备和机房处做好屏蔽措施;保证施工时合理布线;尽量缩小回路面积,采用多点接地等。
2.4 降低接地电阻值,保证工作接地与重复接地接地良好。若机房对零地电位差的要求极高,需要供配电系统中的重复接地宜和中性线接地采用同一接地极,但尽量都采用铜材料。
笔者在做吉林深省地税局办公楼项目时,弱电机房与有关弱电公司配合设计,电源单独设置,采用了新一代智能UPS 与24相整流变压器及有源滤波器配合使用,三相电源上的负载根据实际使用情况基本平衡,中性线截面选择与相线同截面,机房中配电系统的重复接地与中性线接地采用铜板单独接地,与防雷接地分开设计。效果非常好,竣工验收时进行了测量,零地电位差测量值为0.432V,满足机房内各种弱电设备使用要求,而且至今运行良好。
3 结束语
电子信息系统弱电机房是建筑电气弱电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弱电机房接地系统的可靠与否,是关系到保障人身和设备安全的重要环节,也是电子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保证。也是电气设计、施工、监理和工程检测机构等部门的工作重点。电位差对于保证电子信息系统弱电机房正常工作非常重要,而电位差的产生通常是比较复杂的,这就要求设计者在设计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实际工程中系统对设计的需求,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设计,最大程度地保证弱电机房的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GB 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GB 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设计规范[S].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李明军,刘春.谈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零地电位差问题[J].电气&智能建筑,2009,05.
[4]宋利钢,孙宜刚.电子信息系统机房供电可靠性设计[J].管理观察,2009,27.
[5]刘蕊霞.电子信息系统机房防雷、防静电设计[J].现代建筑电气,2011,05.
推荐访问: 接地 信息系统 机房 弱电 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