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语集的确定分别称取各矫味配方顆粒5.0 g,溶于200 mL热水,由50名健康男女对颗粒进行感官评价,根据口感调查表对所尝溶液进行打分,汇总统计结果见表2。选择甜味,腥味,总体口感作为口感评价指标,即因素集;以很好(90分)、好(75分)、中(65分)、差(60分)、很差(10分)作为口感评价等级,即评语集。根据感官评定统计结果,建立矩阵,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模型进行分析。
2.3.2确定权重向量根据各指标对十味益脾颗粒质量的影响程度,采用强制决定法,确定权重分分别为:H=(0.2、0.3、0.5),即甜味20分,腥味30分,总体口感50分,总计100分。
3讨论
本实验口感评价显示,十味益脾颗粒干膏粉中加入0.3%三氯蔗糖或1%阿司帕坦矫味效果好;加入芳香剂后模糊数学综合评价显示,十味益脾颗粒干膏粉中加入1%阿司帕坦和0.5%甜橙香精得分最高,即最佳矫味配方为每千克十味益脾颗粒中含阿司帕坦10.0 g和甜橙香精5.0 g。本试验采用模糊数学法将评价结果数字化、定量化,为十味益脾颗粒处方筛选提供了新路径。
参考文献
[1]李友佳,杨世民.《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儿童用药分析及思考[J].中国药事,2014,28(4):349353.
[2]程谋,李其.我国儿童药物发展环境与市场分析[J].药学进展,2016,40(9):653664.
[3]王国青,赵云丽,王晶晶,等.HPLC法测定十味益脾颗粒中绿原酸和芥子碱硫氰酸盐的含量[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2012,29(4):280283.
[4]谢杰,何进,孙枚,等.十味益脾颗粒中熊果酸含量测定[J].现代食品与药品杂志,2006,16(3):4245.
[5]吴艳华,肖达民,孙升云.小儿厌食症病机特点及治疗对策[J].中医杂志,2009,50(11):10331035.
[6]熊霖.小儿厌食症的中医治疗进展[J].中医儿科杂志,2014,10(1):8083.
[7]霍春光.模糊数学方法在产教融合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6,14(25):120121.
[8]李玉珍,肖怀秋.模糊数学评价法在食品感官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酿造,2016,35(5):1619.
[9]马肖,范云龙,史鲁杰,等.基于模糊数学的数字化模型在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8(11):15901591.
[10]吴伟萍.模糊数学在经济与管理中的应用[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31(11):248249.
[11]吴飞,赵春草,冯怡,等.中药口服制剂矫味研究的探讨[J].中国新药杂志,2015,24(8):893899.
[12]刘娟.掩味技术在儿科常用口服固体制剂的应用[J].天津药学,2014,26(1):5962.
[13]刘聪燕,瞿鼎,黄萌萌,等.中药配方颗粒掩味技术研究的思考[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6,31(9):36583661.
[14]张雁翎,张涛.口服掩味释药系统研发进展[J].中国新药杂志,2014,23(11):12791284,1299.
[15]赵岩松,洪兰,叶桦.加快我国儿童用药研发的政策与法规分析[J].中国药事,2017,31(1):16.
[16]马坤,武志昂,唐健元.欧洲药品管理局对儿科药品研发的要求[J].药物评价研究,2013,36(6):401409.
(2017-10-17收稿责任编辑:杨觉雄)
推荐访问: 颗粒 综合评价 模糊 数学 十味益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