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高度重视。是否拥有良好的水生态、永续平衡的水环境,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水资源的使用和对水环境的破坏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而加重,导致我国各种水生态环境灾害事件频发,水生态环境恶化越来越严重。
【关键词】水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1、水生态环境现状
山东省人口众多,水资源人均占有量322m3,亩均占有量约为263m3,是水资源严重短缺省份。由于地理位置、气候、地形地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水生态建设任务十分艰巨。2013年济南市被确定为全国水文系统水生态监测试点城市,随后济南市水文局结合本市水生态状况,编制完成了《济南市水系生态环境监测规划》和《济南市水文水资源监测规划》,立足“泉城”特色,围绕四大泉群生态系统开展重点水生态监测。从2014年开始,每年3次针对具有代表性的泉、湖湖、水库、湿地等水生态监测点进行水文-水质-水生态联合调查、取样,全面了解济南市的水生态状况。为推动生态山东和水生态文明建设,水利部先后批复同意了济南、青岛、临沂、滨州、泰安、烟台等市为山东省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市,各地市因地制宜安排部署水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工作,为山东省水生态工作探索路子、积累经验。2015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水文管理办法》的出台对水生态监测工作有了明确说明,提供了安全保障。
2、水生态环境状况评价
2.1 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评价
水资源生态安全可开发利用率是指基于流域生态安全的流域内各类生产与生活用水及河道外生态用水的总量占流域内水资源量的合理限度。水资源量计算公式如下所示:Wr=Qs+Pr=Ws+WG-D式中:Wr为水资源总量,m3;Qs为河川径流量,m3;Pr为降雨入渗补给量,m3;Ws为地表水资源量,m3;WG为地下水资源量,m3;D为重复量,m3。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计算公式如下:C=Wu/Wr式中:C为水资源开发利用率;Wr为水资源总量,m3;Wu为水资源开发利用量,本次水资源开发利用量指毛利用量,m3。目前,国际上公认的外流河保障流域生态安全的水资源可开发利用率为30%~50%左右,结合山东省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及水资源综合规划有关成果,确定山东各流域水资源生态安全可开发利用率为50%。
2.2 评价标准和方法
2.2.1 水量评价
水量的多少可以通过水位得到直观、准确的反映。保持正常运行所允许消落的最低水位是死水位;水位(正常蓄水位)是保证水生态环境正常运用的情况下,为达到设计的要求在供水期开始前应蓄到的最高水位;设计洪水位是遇到大坝设计洪水时坝前所达到的最高水位,是正常运用情况下允许达到的最高库水位。
2.2.2 水质评价
目前,地表水水质研究多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作为评价标准。但随着社会发展方向和速度不同,不同地方污染因子的含量差别会比较大,但在评价标准中没有得到充分的体现,导致水质评价结果的代表性较差。比如来自不同样本的同一指标即使同为V类,有的可能只是刚刚超W类标准,有的可能是V类标准的几倍。水质评价时,为突出所选评价指标对水质整体的综合影响效果,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基于模糊数学基本理论,采用模糊关系合成原理,进行定量综合评价。现实生活中,模糊现象客观普遍存在,而模糊数学是处理此种现象准确度较高的一种数学方法。与一般集合中某一元素属于或不属于该集合的明确关系不同,模糊集合中的元素具有亦此亦彼的特点。生态系统中,生物、非生物因素多样,且相互间作用具有普遍性和关联性,因此生态系统评价就是一个模糊集合。根据模糊评价的原理,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对水生态的作用,定量模拟其中的关系,实现模糊综合评价的目的。
2.2.3 水生物评价
生物的多样性和敏感性,使生物成为环境的最好标识。以水生生物来指示水体污染程度,是水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的发展趋势。常用的水生物有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和鸟类。水生态环境极易受人类活动影响,其水生物的生长与天然水体的区别较大,尤其近几年人工放养鱼苗逐渐成为改善水环境的热门方法。过多的人为干涉使得水生物评价存在极大的局限性,其评价结果不能有效地反应天然的水生态状况;且目前水生物方面的监测尚不完善,可用资料较少。基于以上原因,实际水生态评价过程中未能实现水生物评价。
2.2.4 富营养化评价
富营养化是指受自然气候条件和人类活动等的影响,水体中的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因氮、磷等营养物质含量的增加而迅速大量繁殖,導致水中溶解氧浓度降低,鱼类和其他生物衰亡的水生态污染现象。在水体发展演变过程中,定量描述其某阶段的营养状况即为水体富营养化评价,主要是通过调查分析富营养化的相关指标,判别水体的营养状态,在了解水体营养化进程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预测,为水体富营养化的治理和预防提供依据。一般,营养状态指标可以分为营养源指标和状态指标。其中,营养源指标指碳、氮、磷等基本的营养物质;状态指标指反映营养化发生程度的透明度和叶绿素a等外在指标。目前湖库富营养化评价常用的方法有营养物浓度评价法、生物指标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
结束语
水生态环境的好与坏会直接影响着可持续发展重要战略的成与败,水生态环境建设将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保障,为此,我们要加大水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逐步改善水生态环境,确保良好的水生态环境给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巨大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沈玉冰.辽河流域水生态健康评价[D].辽宁大学,2016.
[2]宋美华.山东省代表水库水生态综合评价研究[D].山东大学,2016.
[3]解文静.南四湖上级湖水生态状况综合评价[D].山东大学,2016.
[4]杨柳.济南市水生态环境健康评价研究[D].济南大学,2016.
[5]陈娴,黄文国.陵水新村港海水环境质量状况分析与评价[J].广东化工,2016,14:38-39+17.
推荐访问: 状况 评价 环境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