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与方法
1.1仪器与试药
Motic 500万像素数码一体化显微镜系统(麦克奥迪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载玻片\盖玻片(秦皇岛市秦宁玻璃有限公司);乙醇(天津市北辰方正试剂厂,批号:20151009);水合氯醛(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批号:20160921)。
1.2实验材料
白花曼陀罗自采于湖南中医药大学松霖药植园,经湖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药鉴定教研室肖冰梅教授鉴定为茄科植物白花曼陀罗。
1.3 制片方法
①取新鲜药材,徒手切片法制片,透化。②用镊子撕取叶上下表皮,水装片。③分别将根茎叶的粉末用水合氯醛试液经酒精灯加热透化后稀甘油封片,置显微镜下观察,拍照,测量。④栅表比:即一个表皮细胞下的平均栅栏细胞数目;脉岛数:即每平方毫米面积中的脉岛个数[7-10]。
2结果
2.1 白花曼陀罗组织结构显微特征
2.1.1白花曼陀罗根的横切面 木栓层细胞数列,呈狭长类长方形疏松排列,栓内层细胞类方形,壁稍厚,木栓化,可见中柱鞘;韧皮部狭窄;形成层环列明显;木质部导管稀疏,径向排列;薄壁细胞含有淀粉粒(图1)。
2.1.2白花曼陀罗茎的横切面 表皮为一列长方形细胞,外被角质层,可见非腺毛和小腺毛,腺毛有短柄,头部类球形;皮层薄壁细胞数列,排列疏松,皮层与表皮之间有数列厚角组织;中柱鞘明显;韧皮部狭窄,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发达,维管束呈径向排列,导管类圆形,木纤维多角形,射线宽窄不一;维管束周围薄壁细胞含较多草酸钙砂晶;髓部薄壁细胞大,常呈空洞状(图2)。
2.1.3白花曼陀罗叶的横切面 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及毛茸,腺毛有短柄,头部类球形;上表皮内侧有栅栏组织,下表皮内侧有海绵组织,在栅栏组织下方侧脉附近,叶肉细胞中,嫩叶中含有众多草酸钙小簇晶,老叶中含有众多草酸钙柱晶,稀有簇晶,或柱晶簇晶同时存在;主脉向下突出,维管束双韧型,木质部略呈U形;薄壁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砂晶,上下两侧有厚角组织,幼叶上表皮方的厚角组织发育不完全(图3)。
2.2白花曼陀罗粉末显微特征
2.2.1白花曼陀罗根的粉末 粉末黄白色。①草酸钙簇晶较多;②网纹导管直径为12~77 μm;③木纤维单个散在或成束,呈长梭形,直径为12~26 μm;④木栓细胞呈类长方形;⑤淀粉粒单粒,类圆形或类椭圆形,脐点明显,点状、短缝状和人字形,层纹不明显,直径为2~51 μm(图4)。
2.2.2 白花曼陀罗茎的粉末 粉末淡绿色。①草酸钙小簇晶较多,细小;②可见具缘纹孔导管、网纹导管和螺纹导管,直径为14~55 μm;③腺毛较多,腺头呈球形或类球形倒卵形,腺柄3~5个细胞,完整者长为380~1549 μm;④木纤维单个散在或成束,长梭形,直径为7~30 μm;韧皮纤维单个散在,孔沟明显,直径为14~42 μm(图5)。
2.2.3白花曼陀罗叶的粉末 粉末为草绿色或黄绿色。①草酸钙簇晶、柱晶多见,散布于叶肉细胞中,簇晶直径为4~18 μm,柱晶长为2~10 μm;②螺纹、环纹导管多见,直径为3~41 μm;③腺毛两种,一种单个散在或位于表皮处,腺头呈倒卵形,腺柄4~5个细胞,长120~380 μm,直径为22~38 μm;一种腺头呈球形或类球形,有2~6个细胞,直径为9~32 μm,腺柄短,单细胞;④表皮细胞呈不规则形或类长多角形,上表皮垂周壁波状弯曲或稍平直,下表皮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长圆形或类圆形,为不等式(图6)。
2.3白花曼陀罗叶表面显微常数分析
白花曼陀罗叶的气孔主要为不等式气孔,气孔的平均长度为21.34 μm,平均宽度为16.20 μm,气孔密度平均密度为176.8个/mm2,平均栅表比为1.4,平均脉岛数为20.3个/mm2。
3 讨论
白花曼陀罗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中药,全株有毒,且毒性大,以果实特别是种子毒性最大,嫩叶次之。现代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表明,白花曼陀罗含有莨菪碱和东莨菪碱等多种活性成分[11-17]。据文献报道,白花曼陀罗酒局部配合热敷可治疗颈椎病,86例患者中,痊愈67例,有效11例,无效8例[18]。徐宁等[19]测定了曼陀罗属中的曼陀罗和多刺曼陀罗种子对小鼠的毒性,试鼠对曼陀罗和多刺曼陀罗的耐受量范围分别是12~30 g/kg和8~40 g/kg。朱红霞等[20]测定了曼陀罗茎、叶和种子的乙醇提取物对1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抑菌活性,曼陀罗茎、叶乙醇提取物抑菌活性较弱,种子抑菌活性较强,且对供试植物病原真菌具有很强的选择性,在不同病原菌之间抑制效果差异较大,曼陀罗种子提取物能够完全抑制小麦赤霉病菌的生长,对辣椒疫霉病菌的抑制率达到96.91%。
本实验对白花曼陀罗根、茎和叶的横切面组织构造和粉末显微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白花曼陀罗植物中纤维多成束,在茎中较多;多含草酸钙簇晶,柱晶和砂晶亦可见,嫩叶中簇晶极多,老叶柱晶极多,大多分布在叶脉附近,其显微特征具有较好的专属性;导管常见有螺纹、网纹、具缘孔纹导管三种类型,叶中螺纹导管较多,茎和根中网纹、具缘孔纹导管较多;叶的气孔为不等式;叶表皮和茎表皮有腺毛和非腺毛,腺毛头部类球形,短柄。栅表比卫1.4,脉岛数为20.3个/mm2,由于同种植物的栅表比和脉岛数通常是恒定的,且不受植物的年龄和叶片的大小而变化。以上鉴别特征稳定可靠,具有鉴别意义,可作为白花曼陀罗显微鉴别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国强.全国中草药汇编(第1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466-468.
[2]王斌,肖冰梅.茄科曼陀罗属植物的研究进展[A]//.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届中药鉴定学术会议WHO中药材鉴定方法和技术研讨会[C].西安,2010:67-70.
[3]舒波,李毅.炮制减毒原理对中药白花曼陀罗毒性成分含量的影响分析[J].四川中医,2015,33(3):85-87.
[4]韩晓琳,王恒,张之慧,等.新疆产白花曼陀罗种子化学成分研究[J].中药材,2015,38(8):1646-1648.
[5]苏玉彤,李明英,张娟,等.曼陀罗的栽培管理[J].特种经济动植物,2015,18(3):41-42.
[6]吴亚男,许亮,陈靓,等.基于ITS2条形码的曼陀罗属药用植物DNA分子鉴定[J].中药材,2015,38(9):1852-1857.
[7]刘塔斯.生药学实验指导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3-21.
[8]王立群,袁经权.肾茶药材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7):57-58.
[9]黎理,颜萍花,曾祥燕,等.上树虾的性状与显微鉴别[J].中药材,2016,39(6):1266-1268.
[10]刘志梅,赵华,明延波.川贝母及其伪品小东贝母的鉴别[J].中国当代医药,2013,20(8):70-71.
[11]康廷国.中药鉴定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256-257.
[12]施晓龙,林丽,张竞,等.显微鉴定在中药材鉴定中的研究进展[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4,31(6):84-87.
[13]许亮,袁巍,杨燕云,等.臭灵丹草药材显微鉴定分析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33(6):1339-1340.
[14]罗景斌,刘基柱,林晓菁,等.塘葛菜的显微鉴定[J].今日药学,2014,24(10):719-721.
[15]张维瑞,袁王俊,李昌勤.鸭脚木叶显微鉴定[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3,32(1):40-41.
[16]夏丽英.现代中药毒理学[M].天津:天津科技释译出版社,2015,(1):398,600-601.
[17]邓朝晖,罗充等.曼陀罗药用价值的开发和利用[J].现代医学进展,2011,11(7):1394-1398.
[18]邢纪平.曼陀罗酒局部推拿配合热敷治疗颈椎病86例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36):269.
[19]徐宁,孙民琴,张宏利,等.曼陀罗和多刺曼陀罗种子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研究[J].检验检疫学刊,2015,(2):8-10.
[20]朱红霞,冯睿蕊,胡林峰.曼陀罗提取物抑菌活性初步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43(2):30-32.
(收稿日期:2016-07-18 本文编辑:顾雪菲)
推荐访问: 显微 白花 鉴别 曼陀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