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近7年护理消毒隔离组质控结果,分析扣分原因和扣分护士的个人特征。结果:无菌技术扣分人数最多占41.5%;不同年龄、工龄、职称护士扣分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在26~30岁、工龄<10年、职称为护师的护士扣分最多。结论:管理者要重点加强对低年资、初级职称护士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与考核,以提高护理消毒隔离质量。
【关键词】 消毒隔离; 护理; 质量
A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n the Results of Nursing Quality of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from 2008 to 2014 in a Tertiary Grade A Comprehensive Hospital/ZHAO Wen-ying,SHI Zhen-xian,DU Qiao.//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27):060-063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esults of nursing quality of sterilization and isolation in a tertiary hospital in recent 7 years,and provide information for scientific management of sterilization and isolation.Method:The data about the results of nursing quality of sterilization and isolation in recent 7 years were summarized,the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of deducting marks nurses and deduct points were analyzed.Result:The most common reason for deducting points of nurses was aseptic technique,accounting for 41.5%.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ce in the different age,seniority,professional title nurses deduct points numbers,aged 26 to 30 years,seniority<10 years and primary nurse were the most deduct points population.Conclusion:Hospital managers should focus on training and evaluating the knowledge of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for primary nurses and improve the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quality of nursing.
【Key words】 Disinfection and isolation; Nursing; Quality
First-author’s address:Nursing Department of 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7.016
随着近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对医院感染的认识逐步深入,但当前医院感染仍是威胁患者安全的重要卫生问题[1]。WHO指出“消毒灭菌、无菌技术、有效隔离等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护士是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直接落实者,护理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院感染的发生率[2-3]。国内外调查显示,30%~50%的医院感染是由于护理操作或管理不当造成的[4]。陈萍等[5]对近20年我国发生的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进行回顾性分析,表明医务人员手交叉感染、消毒隔离措施不到位、违反操作规程等是感染事件暴发的主要原因。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8-2014年护理消毒隔离组质控考核结果,从扣分高发人群的年龄、工龄、职称、第一学历及扣分类型进行统计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旨在为进一步规范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工作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8年1月-2014年12月于临床工作的护理人员,其中2008年660名,2009年733名,2010年865名,2011年873名,2012年970名,2013年1052名,2014年1134名。排除离职、调离护理岗位及从事与护理不相关工作的护士。每月护理部、消毒隔离质控小组、护士长根据该院“消毒隔离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考核,发现问题落实相应的责任人,并由专门质控人员录入“医院护理管理软件”,根据相应的问题给予扣分惩罚,每月进行量化评分,作为该护士消毒隔离方面的绩效得分。
1.2 方法 利用“医院护理管理软件”对“消毒隔离管理”和“护士档案管理”两个项目进行检索,统计2008-2014年消毒隔离组扣分护士的年龄、工龄、职称、学历及扣分项目。
1.3 统计学处理 利用Excel 2007进行资料的录入,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08-2014年护理消毒隔离扣分总体情况 除部分年份的个别项目外,总体来看各扣分项目和扣分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8-2014年,护士从660名增加至1134名,全年扣分人数由98名增加至462名,扣分人员比例增加了25.9%,其中无菌技术扣分人数最多占41.5%,手卫生、患者床单元管理、职业防护是管理人员近年重点考核项目。
2.2 2008-2014年不同年龄、工龄、职称护士消毒隔离扣分情况比较 因为历年还有主任护师的比例,主任护师在统计过程中无扣分人员,故职称统计数少。不同年龄、工龄、职称护士扣分人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年龄26~30岁、工龄<10年、职称为护师的护士容易扣分,见表2。
2.3 2008-2014年不同第一学历护士消毒隔离扣分情况 由于在第一学历方面总人数缺失,只有扣分人员的学历情况,故仅进行百分比的描述统计。其中扣分总人数为897名(312+423+162),第一学历为本科扣分人数占34.8%(312/897),第一学历为大专的扣分人数占47.2%(423/897),第一学历为中专的扣分人数占18.1%(162/897)。
3 讨论
3.1 护理质控消毒隔离组扣分项目总体情况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除部分年份的个别项目外,总体来看各扣分项目和扣分人数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8-2014年,护士从660名增加至1134名,全年扣分人数由98名增加至462名,扣分人员比例增加了25.9%,其中无菌技术扣分人数最多占41.5%,手卫生、病人床单元管理、职业防护是管理人员近年重点考核项目。分析原因可能有:(1)我国先后颁布《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这标志着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的阶段,特别是手卫生从2009年12月开始以卫生行业标准的形式实施管理,强化了医护人员手卫生的意识。同时医院管理者对消毒隔离管理工作愈加重视,护理部的考核标准也愈加严格,如2008年主要从“毁形处理”、“一人一针”、“物品灭菌”、“一般管理”四方面进行考核。2012年随着等级医院评审工作的开展修订为“无菌技术”、“手卫生”、“职业防护”、“治疗室处置室管理”、“病人床单元管理”、“医疗废物管理”、“设备与物品清洁与消毒”七大项,并且每年根据存在的问题及相关政策及时修订、细化标准[6]。(2)无菌技术贯穿于整个医疗护理活动,任何一项护理操作均会涉及到无菌技术,特别随着静疗行标的出台,对无菌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日常考核发现护士开启消毒液、棉签等不注明开启时间,操作前不洗手等时有发生。(3)由于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广泛应用,使得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有增多趋势,由此对患者床单元管理、仪器物品的消毒灭菌及医疗废物管理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患者需单间隔离,诊疗用品固定使用,患者病服床单需单独回收处理等[2]。(4)由于各种医疗器械的使用及化学药品、放射性物质等损害,使得医务人员遭受职业伤害的概率增加,与此同时护士自我防护的意识也逐渐增强,护理管理者对职业防护的考核标准也逐步细化,例如逐步规范了护士针刺伤处理流程、抗肿瘤药物防护制度等,同时将护士接触污染物时能否正确使用防护用具和锐器盒的处理等都纳入考核标准[7]。
3.2 护理质控消毒隔离组扣分护士人员情况分析 根据表2可以看出年龄26~30岁、工龄<10年、职称为护师的护士容易扣分,提示低年资、初级职称的护士是消毒隔离扣分的主要人群。与姚锦尚等[8]对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认识与行为调查的结果一致。分析原因主要包括:(1)低年资护士由实习生到成为一名真正的护士,临床实践活动有限,思想上对医院感染和发生感染后的危害认识不足,对感染知识掌握不全、理解不透彻,导致实际操作中不规范、不到位、不全面,同时实习期目睹着临床护理人员不规范的操作,导致护士对临床操作认识上的偏差,结果产生纰漏或问题[9-10]。高年资护士大部分是临床骨干,承担临床带教工作,接受培训学习的机会较多,无论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技能掌握都比较扎实,同时作为临床的中坚力量在工作中更加严于律己,在对患者进行任何操作中更加有责任感。有关调查也显示主管护师消毒隔离知识及护理规范得分均高于非主管护师[11]。(2)根据表3可以得知本科和大专护士分别占扣分护士总数的34.7%和47.2%,由于本专科护士是医院目前主要人群,无法做出推断,有关调查结果显示不同学历护士对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差异无显著性[12]。目前我国无论中专、大专、本科学校很少独立开设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课程,仅散见于基础护理和急救护理等课程中,未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13],并表现为临床与教学的脱节,学校教育滞后于临床工作。同时在临床实习中,带教护士往往把基础护理操作及相关疾病的护理作为教学重点,忽视预防医院感染的讲授[14],导致护生医院感染知识普遍缺乏,这也提示临床实习和医院的继续教育培训是护士获取医院感染知识的重要途径[15]。因此,护理管理者首先需要针对不同级别的护士定期开展医院感染相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的培训,其中半数以上护理管理人员认为临床护士在职业防护、隔离、清洁、消毒、灭菌、洗手和无菌技术方面的知识有所欠缺[16],因而科室护士长和带教人员可以针对薄弱环节定期组织护士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操作技能的培训,同时重点督导检查低年资护士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其次学校医院感染教育是学生走向临床的基础,建议学校将医院感染学正式引入学校的课程中,作为学生的必修课或选修课,将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在各学科的教学中展开,这不仅可以引起学生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同时学生通过学习,在实习过程中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保护患者,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17]。最后,医院感染防控工作是一项全员性、全方位的协调与配合过程,而目前护理消毒隔离的管理多依赖于护士长的督促与检查,管理方式不合理,管理力量薄弱,导致具体工作不能落实到人,管理者应增强临床护士工作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使临床一线人员全员参与到消毒隔离质量管理中来,同时与院感科等部门积极合作,充分发挥护理管理和医院感染管理的积极作用[18-19]。
综上所述,做好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既是对患者安全的保证也是对护士自身的保护,作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主力军,护士必须认识到医院感染与己有关,是护理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明确自己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责任,使医院消毒隔离管理工作走上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郭礼梁,王建明.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及防控措施研究进展[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22):4169-4171.
[2]庄英杰,李可萍,杨静,等.依法规范护理操作预防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护理杂志,2008,43(4):380-383.
[3]孙众,刘聚源,蔡虻.2008-2014年10种护理核心期刊医院感染相关研究的文献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6):717-720.
[4]郭学恒.医院管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5]陈萍,刘丁.中国近30年医院感染暴发事件的流行特征与对策[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0,9(6):387-392.
[6]邢娟,桂斯卿.医护人员手卫生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0,25(6):91-93.
[7]许慧琼,潘晓平.医务人员职业防护现状调查及对策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0,37(1):29-31.
[8]姚锦尚,肖平平,姚嘉茹,等.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认识与行为调查[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5,28(4):554-556.
[9]马秋丽,李淑君.加强护理管理提升院感防控水平[J].中国医学创新,2013,10(2):89-90.
[10]黄虹.强化医院感染知识对无菌技术教学效果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9,24(5):69-70.
[11]职利,张会芝.护理人员对消毒隔离知信行现况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217-219.
[12]左改珍,虞德才,陈义芬,等.实习护生医院感染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5,4(4):381-382.
[13]朱正刚,陈燕,袁群,等.护理管理人员对学校开设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课程的态度与建议[J].护理管理杂志,2015,15(1):47-48.
[14]付燕.护理人员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知识培训效果评价研究[D].济南:山东大学,2013.
[15]韩晓玲,韩春玲,刘桂娟,等.护生实习前标准预防认知状况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0,25(3):69-71.
[16]蒋新军,陈燕,晋溶辰,等.临床护理管理人员对开设医院感染课程态度及建议的调查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9):90-92.
[17]孙梦霞,王建军.护理实习生对手卫生知识的认知现状及管理对策[J].中华护理教育,2011,8(6):267-269.
[18]许红红,刘允香,黄婉锋.加强护理管理工作对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3):89-90.
[19]符利华,曹爱琴.加强护理工作管理控制医院感染[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3):1904.
(收稿日期:2016-01-13) (本文编辑:李颖)
推荐访问: 消毒 隔离 护理 考核结果 综合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