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么说,中国烟草史是中国的一部近代史,而上海烟草品牌的故事,正是上海近代商史的重要篇章
国宝珍品“熊猫牌”
“熊猫牌”卷烟是“烟中珍品”,具有浓厚的传奇色彩。它作为上海烟草(集团)公司上海卷烟厂的著名品牌,于1956年在上海问世,一直是中国卷烟业的特供品牌,也为中国革命领袖毛泽东、“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等所钟爱。也许有半个多世纪的特供背景,它不以追求销量为目的,不为人所多见,而且凝聚着历史情感和伟人情结,直至1997年香港回归之际,才以礼盒形式供应市场,由而在民间产生神秘感。
1956年初,当时上海烟草工业公司接到上级要求,赶制一种特制卷烟作为献礼产品。当时的上海卷烟二厂采用出口版烟丝中“熊猫牌”的牌号,作为此特制卷烟的品牌。以珍贵的国宝熊猫命名,寓意此烟的品质不同凡响。当年9月,特制“熊猫牌”卷烟送到北京,在中共“八大”会议期间分送与会代表评吸,深得好评。1958年秋,毛泽东主席在沪接见上海烟草工业公司领导时,对“熊猫牌”卷烟的试制成功给予表扬。
创牌初始的“熊猫牌”,巧妙地借用了我国独有的国宝熊猫命名,在商标上塑造了憨态可掬的熊猫形象。“熊猫牌”商标的设计,曾经以“熊猫是兽中珍品,此烟是烟中珍品”的宣传文字,借熊猫珍贵之名,创名烟珍贵之品,意境高雅,别具风采。1963年,为贯彻中共中央提出赶超国际水平的指标,中国烟草工业公司以“熊猫牌”卷烟作为赶超英国“555牌”卷烟的目标,并成立了相应的领导小组。1966年7月,“熊猫牌”完成赶超试制任务。经鉴定验收,确认赶超标准中所列的16项对比数据,除单支均匀率一项稍欠缺外,其余已达到或赶超英国“555牌”。
此后,“熊猫牌”一直作为小批量生产的特供烟,不在市场销售。“熊猫牌”秉持“到凌云处总虚心”的精神,恪守始终如一、从容淡定的品质,保持每一个微小细节的完美。在制作过程中,“熊猫牌”自始自终、逐片逐片用手工精选国内外著名产地的上等优质烟叶,选出率约为200公斤烟叶只能精选出1公斤烟叶,片片如金子般珍贵,可谓百里挑一。独特的30mm加长烟支过滤嘴,是“熊猫牌”首创的保持始终如一的风格,不仅质量一流,气质清幽,而且飘逸优雅,难以忘怀,它的一以贯之的从容质朴、不事张扬的包装设计风格,更与真正有大成者虚怀若谷、领袖气度相吻合。
熊猫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国宝。熊猫是吉祥的象征,和平友爱的使者,它品格孤洁,性格温顺,质朴可爱,赢得了世人的喜爱和关注。熊猫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遗产,现已成为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标志。“熊猫牌”卷烟的出现,同样因其以高档的品质而为消费者关注。为保护和发挥“熊猫牌”品牌的资源优势,上海烟草(集团)公司已于2002年年9月为大力发展高档产品、实现新品“熊猫牌”上市做了准备。
2004年5月,“熊猫牌”时代版正式面市,这一烟中珍品首次实现了和大众的零距离接触。由此,“烟中珍品”令人耳目一新,同时也揭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一种以橘黄色彩铺底,使熊猫卷烟以更亮丽的崭新包装出现在世人面前。“熊猫牌”外包装的设计,运用了多项国内外一流的防伪技术,加上先进的印刷水平,使之更显高贵典雅;卷烟商标上凸现的熊猫图案,焕发出一种夺目的光彩。目前,“熊猫牌”除时代版正常上市外,典藏版仍以精装礼盒形式不定期应市。作为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的一款高档产品,“熊猫牌”现已被国家烟草专卖局列入《卷烟产品百牌号目录》,还获得了继“中华牌”卷烟之后在烟草行业中第二个由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批准认定的“原产地标记”,成为中国卷烟业的经典品牌。
大吉大利“红双喜”
中国人喜欢大吉大利,所以商人对商业品牌讲究趣味、意境,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所谓讨“口彩”,“双喜牌”卷烟是典型一例。作为国家名优卷烟、上海市著名商标的“红双喜牌”,从南洋兄弟烟草公司1906年创牌至今,已有百年历史。当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以“实业救国”为理想,创立于1905年,是我国早期民族资本规模最大、实力最强的著名的民族烟草企业。以什么来命名牌名?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懂得中国人的嗜好,秉承中国文化传统,在1906年正式投产时就以“白鹤”、“飞马”、“双喜”等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意义的牌名命名香烟牌子。在南洋烟草的历史上,曾先后有百多个卷烟牌子产生,如有非常受欢迎的“红金龙”、“白金龙”、“大联珠”、“长城”等,其中的“双喜牌”历经百年不衰,至今仍在生产。1959年,南洋烟草公司上海制造厂转业,其“红双喜”商标正式归上海卷烟二厂生产。上海卷烟二厂并入上海卷烟厂后,“红双喜”卷烟一直生产至今。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最早期的“双喜牌”为硬壳横式12支装,当时的设计,左则主图为现今所见的连体双喜,中间为艺术宫灯,右则为英文。烟标上端为八个灯笼,嵌入双喜香烟字样,下端为红底龙图。在整图的底纹上,铺就了无数方方正正的连体喜字,其创意简洁,寓意喜事成双。
1951年9月,南洋厂的“红双喜”商标经重新审定开始生产。其时的南洋“红双喜”商标,在设计上保留了原双喜牌上的风格,喜字和宫灯不变,下端的龙图改为齿轮和麦穗图,寓意新中国以工农为联盟的新时代。烟标主图的底色为浅灰,并以白描的构图手法,绘就了彩灯舞的欢庆场面。“红双喜”商标开创了商标以汉字为主图的先例,其构图简洁,中部用浅灰铺底,又以白描的手法,表现了人们吹拉弹唱、欢呼雀跃的喜庆场面,呼应了标名的主题。
在20世纪50年代由“公私合营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上海制造厂”出品的一枚红双喜商标上,曾经冠以劳动模范和学习模范的文字,其图反映了“人民翻身、欢天喜地”的历史背景和歌颂“劳动模范、战斗英雄”的欢庆场面。这枚商标记录了建国之初人民翻身当家做主人的历史,至今已有50多年,应该说已是十分珍罕。如今人们所见的“红双喜”商标,其版式基本沿用至今,但在图案上却是历经变化。如在“文革”期间,“红双喜”的图案被改为挥动红宝书的欢庆场面。因为红双喜的设计一直为灰底白描的风格,不仔细辨别,则认为图案相同。
“红双喜”与中国人民的传统文化紧密相关,我国人民在节日里特别喜爱用大红的颜色来表达喜庆之情。“红双喜”商标的主图由两个红色的“喜”字合并而成,故称“红双喜”。在“红双喜”商标的上端还以红灯笼作映衬,突出了喜庆的气氛。
上海烟草(集团)公司上海卷烟厂的“红双喜”商标,除传承了“红双喜”的设计风格外,在新时期为适应市场的供需,新设计了两种不同色彩的“红双喜”:一种为绿底色,连体双喜字显得鲜艳夺目,其颜色对比反差强烈,加上“采用特殊过滤技术”的文字,向市场提供了一种新型卷烟;另一种为深红色龙凤图,包装印刷精美,成为人们喜庆佳宴上的吉利用烟。上海烟草(集团)公司上海卷烟厂还在2006年专门推出“1906”版卷烟,以纪念“红双喜”品牌100年。
一部上海近代商史
可以这么说,中国烟草史是中国的一部近代史,而上海烟草品牌的故事,也是上海近代商史的重要篇章。上海是中国卷烟工业的主要发源地,1902年,世界烟草托拉斯英美烟公司来上海设厂,就地产销卷烟,并以上海为中心辐射全中国,垄断中国卷烟原料、生产、销售达半个世纪之久。期间,我国民族资本纷纷在上海设厂,卷烟企业达数百家。据粗略统计,1949年前,上海主要的我国民族烟厂107家,外资烟厂25家。尽管如此,中国民族烟草业不过是外国资本的附庸,在经济、外贸、商业、机械诸领域受制于人,成为“弱国无外交”的例证。
仅以上海烟草(集团)属下的上海卷烟厂为例,它原系英美烟草公司在上海通北路的加工厂,前身为英美烟三厂,始建于1925年3月,初创时仅有30部卷烟机、700余名工人,固定资产为55万余元,表面上是中国人管理,实际上为英美烟草商掌控。1934年,英美烟草公司将所属大英烟公司改为颐中烟公司,将英美烟三厂改名为颐中烟三厂。1942年后,英美烟公司在中国的卷烟销量日减,生产每况愈下,至新中国成立前,烟厂因经营亏损负债近1.27亿元,行将濒于倒闭。为何出现这样境遇?除了商业经营因素,实质在于政权更迭,外国资本抽逃而扔下了“烂摊子”。至后,颐中烟公司不得不向我国政府提出转让全部资产的申请。在政务院的关心下,经过一年多的内部酝酿,1952年4月2日,上海烟草公司与颐中烟公司签订了关于转让颐中烟公司在华全部企业的草约。1952年7月28日,双方代表在上海市人民法院的公证下,正式签署转让协议。同年,改名上海卷烟二厂,归属上海烟草公司;1956年,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上海制造厂并入;1958年改称今名。
据上烟工运史记载,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爆发后,英美烟厂广大工人积极投入斗争,而罢工首先是从英美烟三厂开始的;1925年9月,英美烟三厂正式成立中共地下党支部,从此,烟厂工人的革命斗争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0年1月,在极为险恶的政治、经济形势下,英美烟三厂地下党支部领导2000多名工人为增加工资、改善待遇举行了怠工斗争;1945年,针对国民党坚持独裁、内战、卖国的政策,烟厂工人开展了清除敌伪和争取职工生存权利的斗争;1949年,烟厂工人成立了人民保安队,协助解放军维护社会治安,保卫工厂,迎接上海解放。
新中国建立初期,人民政府接管了国民党官僚资本卷烟企业,承让和接受英美烟(颐中)公司,同时对私营卷烟企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至1960年,上海卷烟企业由解放初期的113家“关、迁、并、转”为只有国营上海卷烟厂一家;此外,还有与之相配套的上海烟草工业印刷厂和上海烟草工业机械厂。1984年2月,上海市烟草专卖局、中国烟草总公司上海市公司成立,对上海烟草行业实行供产销、人财物、内外贸统一经营管理。1993年11月,上海烟草集团、上海烟草(集团)公司由原上海市烟草公司以及所属企业改制建组。至此,上海烟草行业步入现代企业制度运行轨道。
推荐访问: 上海 烟草 品牌 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