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无花果设施栽培技术

无花果设施栽培技术

时间:2022-03-28 10:14:36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介绍了无花果设施栽培的相关技术措施,为无花果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无花果;设施栽培;技术

1扦插繁殖

可在冬季选2年生枝条剪截为12~15cm插穗,扎捆沙藏,春季进行扦插,或早春树液流动前剪穗,清水浸泡24h后扦插,扦插密度15cm×20cm,插深以地上留1个芽为宜。亦可在7-8月以嫩枝扦插,摘除叶片,插穗长度为10~12cm,插深6~8cm即可。

2压条繁殖

压条多于春、秋季进行,5-6月份亦可。将近地枝条埋压土中,约1个月后即可与母株分离。

3定植

定植应在封冻前15d或解冻后10d进行,定植深度60cm左右,活土回填,回填时每穴匀拌复合肥150g或腐熟有机肥5kg,栽植深度以苗木根颈部位较地平线低5cm左右为宜,植后随即灌安苗水即可。雨季摘除苗木2/3叶片亦可定植。温棚栽植密度1m×1.50m或1m×1m为宜,三角型定植。苗木栽植灌安苗水后待地皮发白后中耕松土,定植15~20d后再灌水1次。

4抚育管理

4.1株型的培养无花果树冠内枝条稀疏,适于培养有中心干的无层形或多主枝自然开心形的树形,温棚栽培以从地面分枝形成丛生灌木状的树冠为宜。整形时应南低北高,前排为自然开心型,以后各排依次在40cm、50cm处定干,植株保留2~3个主枝,呈Y字或3枝45°排列,中心干有、无均可。各主枝间保持一定的间距,主枝每年剪留30~50cm,其上再按适当间隔配置2~3个副主枝,扩大结果面。亦可直接在主枝上配置结果枝组。树形整型完成后,每年只疏除无用徒长枝、密生枝、下垂枝和干枯枝,尽量多保留壮枝结果。以收秋果为主的品种,因结果部位多在当年生新梢的中下部,对枝条可适度短截。夏果品种的花芽多着生在枝条顶部,冬季不宜短截健壮枝条,以免影响产量。对分枝少或结果部位逐年外移的无花果树,冬季可适当重短截,以促发新枝。部分枝条可剪留基部2~3个叶芽。无花果枝条组织疏松,剪口愈合缓慢,冬剪后常使剪口下2~3cm枝条干枯,影响剪口芽的生长,故大枝剪锯口应涂抹接蜡或包扎地膜及其他保护剂,小枝则可适当提高短截部位。

4.2施肥及温湿度管理无花果基肥在落叶前后结合冬耕施入。追肥以在新梢迅速生长前及花托果实急速膨大期分期施用为宜。无花果对水分要求不严,但灌水不易过多。温湿度管理,生长季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 ℃,夜间温度不低于8 ℃,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70%-80%,冬季温棚温度不低于-15 ℃即可。

5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无花果的病虫害较少,常见的造成较大危害的有桑天牛、根结线虫和果实炭疽病等。桑天牛的防治,采用毒签堵塞;防治根结线虫目前主要是避免老园连作和对苗木进行检疫消毒及对土壤进行消毒处理;对果实炭疽病应在夏秋季果实发病前及早喷布200倍液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加以防治,后者施药的安全间隔期(最后1次施药距收获的天数)7~14d。

6采收、贮藏和加工

无花果成熟期较长,果实在夏秋季节渐次成熟,宜分批采收。充分成熟的果实,顶端小孔微开,外皮上网纹明显,风味最佳,但不耐贮运。市场鲜销的果实应当提前采收。无花果果实多浆汁,长期接触易引起皮肤炎症,经常采果需戴硅胶手套操作。成熟无花果极易腐烂变味,红色品种更易变色,即使短期贮藏也需0 ℃左右的低温和85%~90%的相对湿度。随采随售,不宜久贮。短期贮运,将果实先用SM保鲜剂浸渍,捞出晾干,然后放入果箱中待运。如使用带硅窗加盖密封的水果周转箱,则保鲜效果更好。充分成熟的无花果去皮后,以浓缩糖液浸泡1~2d后,取出干燥,即可制成糖渍无花果干,也可制成无花果果酱。

参考文献

[1] 北京林学院.树木学[M].1980,238.

推荐访问: 无花果 栽培技术 设施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