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葡萄炭疽病在水晶葡萄上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葡萄炭疽病在水晶葡萄上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

时间:2022-03-29 09:54:33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贵州省黔南州水晶葡萄种植面积较大,葡萄炭疽是水晶葡萄的主要病害之一。该文通过观察,分析了葡萄炭疽病在黔南栽培条件下对水晶葡萄的危害症状、发生特点,并介绍了具体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以为水晶葡萄栽培者进行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 水晶葡萄;炭疽病;发生;防治

中图分类号 S436.631.1+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8-0127-01

1 发病症状

1.1 枝、叶、卷须

当年生的新梢、叶片、叶柄、卷须、果梗等被侵染,不表现出症状,称为潜伏侵染。在第2年有雨水时产生分生孢子盘,并释放分生孢子[1-7],这些分生孢子是最主要的侵染源。

1.2 果实

幼果被侵染,被害处形成黑褐色、蝇粪状的病斑,但不扩大发展,直到成熟期才发病。已着色或成熟的果实,病菌侵入后潜伏6~8 d表现症状[1-5]。受害处初为小斑点(呈褐色圆形),而后逐渐变大,并产生凹陷,在病斑表面逐渐长出小黑点(呈轮纹状排列),天气潮湿时变为橙色的小点或产生橙色的黏状物,为炭疽病的分生孢子团或块。严重时,病斑扩展到半个或整个果面,果粒软腐,或脱落或逐渐干缩形成僵果[1-3,6-7]。

2 病原

葡萄炭疽病是由半知菌亚门炭疽菌属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Penz.)Sace.]侵染引起的。

3 发生规律

3.1 第1个过程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潜伏在一年生枝蔓表层组织、结果母枝上越冬,也可在卷须、叶痕、穗梗及节部等处越冬,以及以分生孢子盘在枯枝、落叶、烂果等病残组织上越冬,二年生以上的枝条很难找到越冬菌源。翌春,遇适宜的温度、水分,产生大量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昆虫传播到当年生的枝条、叶片、果穗上引起初侵染。初侵染不表现出明显的症状,具有潜伏侵染特点。

带有分生孢子的雨滴落到果实上便开始初期侵染,在幼果上的孢子先在果面萌发,直接侵入果皮或通过伤口、皮孔侵入。菌丝通过角质层进入表皮细胞,由于幼果酸度及其他次生代谢物质含量较高,抗性强,病菌停止生长,幼果期大多不表现症状,直到果粒成熟才开始发病。传播到叶片、新梢上便侵入到组织内部,该种带菌新梢便为次年的侵染病原[1-5]。第1个过程主要发生在开花前和幼果期。

3.2 第2个过程

已经被侵染的果粒成熟期发病,继续造成侵染和传播[2-5]。对于已着色或成熟的果实,被侵入后潜伏6~8 d表现症状。症状为小黑点,而后有粉红色的分生孢子团或块产生,通过流出的果汁、雨水飞溅、昆虫等传播到健康果粒或枝条等部位[3-8]。果实在7月上旬开始发病,发病盛期在7月下旬至8月。

4 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4.1 与雨水多少和时间有直接关系

每次降雨,若枝条被充分湿润,会造成分生孢子的产生和传播。同时,水分是炭疽病侵入葡萄的条件[4-5]。连续湿润7~12 h,炭疽病菌能在果穗或果粒上完成侵入;连续湿润9 h,带菌的枝条上可产生分生孢子[4-6]。若分生孢子传播到果粒或果穗,高湿度会造成病菌侵入[6-10]。在春季和初夏雨水多的地区,第1个侵染过程发生时间早,主要发生在开花前和幼果期,侵染的卷须、枝条、叶柄等成为来年病原;被感染的果粒,成为转色或成熟期发病基数[5-8]。降雨后数天易发病,天旱时病情扩展不明显;夏季葡萄着色成熟时,雨水较多,病害常大流行[7-8]。

4.2 栽培措施

降低湿度、减少传播机会的栽培措施,不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提高湿度、增加传播的栽培措施,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流行。过于密闭的葡萄园、施氮过多的葡萄园或黏土、地势低洼、积水及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发病重;通风透光好的果园,以及砂土发病轻。

4.3 其他因素

日灼的果粒容易感染炭疽病。

5 防治方法

5.1 做好田间卫生

冬季,彻底清除并及时集中烧毁架面和地面上的病残枝、病穗和病果。

5.2 合理负载

产量控制在22.5~30.0 t/hm2,避免产量过高,枝条过密,造成树势减弱,通风透光差,容易感病。

5.3 加强栽培管理

及时摘心、绑蔓和中耕除草,注意合理排灌,降低果园湿度。在葡萄萌芽前,树上的结果母枝或一年生枝上喷施3~5 °Bé石硫合剂加0.5%五氯酚钠铲除越冬病原体。

5.4 预防

在葡萄开花前后和幼果期采用科博300倍液进行植株全面喷施。用药次数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一般间隔7~10 d喷施1次。发现初期,使用速净750 mL/hm2+大蒜油225 mL/hm2,对水225 kg/hm2进行喷雾,连用2 d。发病中后期:使用奥力-克速净1 125 mL/hm2+大蒜油225 mL/hm2+内吸性强的化学药剂,对水225 kg/hm2进行喷雾,3 d喷1次,连用2~3次即可控制病情。

5.5 果穗套袋

葡萄豆粒大小时套袋。套袋前用50%保倍水分散粒剂3 000~4 000倍液,或25%阿米西达1 000~2 000倍液均匀喷果穗,然后套袋。

5.6 其他注意事项

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开始,用50%退菌特800~1 000倍液、净果精600倍液、70%兴农征露750倍液、56%嘧菌百菌清600~800倍液或多菌灵——井冈霉素800倍液,每隔15 d喷1次药,共喷3~4次。对结果母枝要仔细喷布。退菌特是一种残效期较长的药剂,采收前1个月应停止使用。

6 参考文献

[1] 郭书普.桃树、葡萄病虫害防治原色图鉴[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 梁春浩,刘长远,刘丽,等.葡萄果实内固形物含量与炭疽病发生相关性研究[J].园艺与种苗,2011(3):65-68.

[3] 苏奎丽,王忠跃,李兴红,等.葡萄炭疽病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中国果树,2010(5):39-43.

[4] 林羽,潘国栋,胡方南,等.几种药剂对葡萄病害的防效试验初报[J].中国南方果树,2013,42(1):86-88.

[5] 张庆伟.葡萄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J].种业导刊,2008(7):28.

[6] 苏奎丽.葡萄炭疽病发生规律及防治药剂筛选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0.

[7] 王华新.葡萄炭疽病发生特点与防治方法[J].柑桔与亚热带果树信息,2000(6):44.

[8] 董汉伟.葡萄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无公害综合防治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6):114-115.

[9] 武阿丽,张晓峰,杜晓茹.葡萄炭疽病发生规律与化学防治技术研究[J].陕西林业科技,2009(3):91-92,99.

[10] 石发锁,潘换来,潘小刚,等.葡萄炭疽病的发生与防治[J].西北园艺:果树,2011(2):23.

推荐访问: 葡萄 防治 水晶 发生 炭疽病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