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针对水稻纹枯病进行了多种杀菌剂的田间试验研究,以到良好的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噻呋酰胺24%悬浮剂、嘧菌酯25%悬浮剂、丙环唑25%乳油等药剂处理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好、药效持续时间长,对水稻纹枯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应进行推广使用。
关键词:杀菌剂;水稻纹枯病;试验;防治
水稻纹枯病是一种分布很广的水稻病害,近年来,随着栽植密度的提高、氮肥施用过量、杂交稻的推广以及大水漫灌等传统的种植模式,使得水稻纹枯病的发生灾害呈上升趋势,成为当前水稻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之一。水稻感病后,结实不饱满,且植株易倒伏,严重时减产三至五成,影响极为严重。目前,化学防治仍然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主要措施,由于常年来的以往药剂使用年代较长,纹枯病菌对其产生了相应的耐药性,防治效果逐年下降,因此寻求新的安全高效化学药剂势在必行,现就此进行研究,为水稻纹枯病的防治药剂筛选提供数据依据,以得到拥有良好防治效果的杀菌药剂。
一、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药剂。试验药剂:(1)苯甲丙环唑30%乳油、(2)戊唑醇43%悬浮剂、(3)咪鲜胺25%乳油+丙环唑25%乳油、(4)井冈霉素20%可湿性粉剂、(5)二氯异氰尿酸钠20%可溶性粉、(6)、丙环唑25%乳油、(7)硅唑咪鲜胺20%水乳剂、(8)肟菌戊唑醇75%水分散粒剂、(9)噻呋酰胺24%悬浮剂、(10)嘧菌酯25%悬浮剂、(11)氰烯菌酯25%悬浮剂、(12)烯肟戊唑醇20%悬浮剂。
1.2 供试作物、品种。供试作物:水稻,品种:武香粳14。
1.3 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在我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试验田进行,连年种植粳稻。
1.4 施药时间和方法。2012年7月31日于水稻纹枯病刚开始发病时第1次施药,8月7日第2次施药,用水量为750kg/hm2,采用工农TW—1601型手动背负式喷雾器均匀喷雾,施药时水层深度3cm左右。第1次、第2次施药当天及药后3d均为晴天,试验期间最高温度36.0℃,最低温度25.0℃。
1.5 调查方法。因刚开始发病时,病情基数较低,所以未进行病情基数调查,在第2次药后15d即8月22日进行防效调查。根据水稻叶鞘和叶片危害程度分级,以株为单位,每小区对角线5点取样,每点调查相连2丛,共10丛,记录总株数、病株数和病级数,计算病情指数和防效。分级标准如下:
0级:全株无病;1级:第4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和叶片发病(以剑叶为第1片叶);3级:第3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和叶片发病;5级:第2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和叶片发病;7级:剑中叶片及其以下各叶鞘和叶片发病。9级:全株发病,提早枯死。
二、 结果与分析
2.1 安全性评价。从施药后到收获期,和对照相比药剂处理区水稻长势无差异,对水稻较安全,对其他非靶标生物无不良影响。
2.2 防治效果
表2 12种杀菌剂防治水稻纹枯病田间药效试验结果
药剂处理2次药后15d平均病指平均防效(%)
1苯甲丙环唑30%乳油 13.8568.7bc
2戊唑醇43%悬浮剂14.3667.5c
3咪鲜胺25%乳油+丙环唑25%乳油17.6460.1cd
4井冈霉素20%可湿性粉剂19.256.6d
5二氯异氰尿酸钠20%可溶性粉20.3254.1d
6丙环唑25%乳油5.9586.6a
7硅唑咪鲜胺20%水乳剂19.4356.1d
8肟菌戊唑醇75%水分散粒剂10,1877.0b
9噻呋酰胺24%悬浮剂3.7691.5a
10嘧菌酯25%悬浮剂5.2788.1a
11氰烯菌酯25%悬浮剂17.4560.6cd
12烯肟戊唑醇20%悬浮剂17.2361.1cd
13.空白对照 44.25
由表2可知,噻呋酰胺24%悬浮剂、嘧菌酯25%悬浮剂、丙环唑25%乳油在2次药后15d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分别为91.5%、88.1%、86.6%,三者间防效差异不显著,与其他各处理间差异达显著水平,比常用药剂井冈霉素20%可湿性粉剂的防效分别提高34.9%、31.5%、30%;肟菌·戊唑醇75%水分散粒剂防效稍低于丙环唑25%乳油,为77.0%,与其他各处理间差异显著;苯甲·丙环唑30%乳油、戊唑醇43%悬浮剂、烯肟·戊唑醇20%悬浮剂、氰烯菌酯25%悬浮剂、咪鲜胺25%乳油+丙环唑25%乳油5种药剂的防效均在60.1%~68.7%之间,该5种药剂处理间防效差异不显著;井冈霉素20%可湿性粉剂、硅唑·咪鲜胺20%水乳剂、二氯异氰尿酸钠20%可溶性粉防效较差,防效在54.1%~56.6%之间,该3种药剂处理间防效差异不显著。
三、试验结果讨论
从试验结果看,噻呋酰胺24%悬浮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为嘧菌酯25%悬浮剂和丙环唑25%乳油,肟菌·戊唑醇75%水分散粒剂防效为77.0%,稍低于上述3种杀菌剂,其他8种杀菌剂的防效均在54.1%~68.7%,防效不太理想。
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井冈霉素试产成功,井冈霉素一直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的当家药剂,已有近30多年的历史,从试验结果看,井冈霉素目前的防效仅为56.6%,故笔者认为在水稻纹枯病大发生年份,应考虑选择噻呋酰胺、嘧菌酯、丙环唑替代井冈霉素作为防治水稻纹枯病的首选药剂品种。应在水稻纹枯病始病期时施药,保证用水量充足,重点喷施稻株中下部,用药时田间必须保持浅水层3~5cm,确保防效,在大发生年份,间隔7d施第2次药。
四、结语
总之,水稻纹枯病发生在茎秆基部,施药水量要足,喷药要均匀,药液要达到發病部位。须按农药安全使用规程严格操作,确保人畜、环境安全,并做好农药包装等废弃物的回收处理,防止污染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子迎、檀根甲.水稻纹枯病时空生态位施药干扰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2005(08).
[2] 刘小燕、杨治平、黄璜、胡立冬、刘大志、谭泗桥、苏伟.湿地稻-鸭复合系统中水稻纹枯病的变化规律[J].生态学报.2004(11).
推荐访问: 杀菌剂 水稻 防治 多种 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