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新疆地区棉蚜田间种群对10种杀虫剂的抗性

新疆地区棉蚜田间种群对10种杀虫剂的抗性

时间:2022-03-29 10:27:23 来源:网友投稿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种群

敏感种群:从新疆农业大学黄瓜寄主上获得,在室内棉花上饲喂了3~4代。

待测田间种群:2018年7月从新疆不同地理区域(库尔勒、五家渠、奎屯、博乐、伊犁、石河子)棉田采集棉蚜。棉蚜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和寄主见表1。当天采集当天进行生物测定。

1.2 供试杀虫剂

试验所使用的常用杀虫剂种类、剂型、含量、生产厂商见表2。

1.3 测定方法

采用叶片药膜法。将杀虫剂原药用少量的丙酮完全溶解后再用含 0.05%(V/V)triton X 100的水溶液稀释成5个浓度梯度;取新鲜无虫棉花叶片,用直径20 mm 的打孔器将叶片打成20 mm的叶碟,在稀释好的药液中浸渍15 s,置于阴凉处晾干待用;用琼脂条制备2%的琼脂,加到12孔细胞培养板中,每孔1.5 mL,待凝固后,将浸渍药液的叶碟背面向上置于琼脂上;用细毛笔轻轻挑取无翅成蚜放到叶碟上,每孔30头,用宣纸封住孔口,以防止蚜虫逃逸;用0.05% (V/V) triton X 100 处理的叶片作对照,置于养虫室或者恒温培养箱中,温度25℃±1℃,相对湿度70%±10%,光周期L∥D=16 h∥8 h,每处理重复3次;24 h后检查死亡虫数。采用毛笔轻触棉蚜,足和触角无反应者视为死亡。测试数据用Polo软件计算LC50及其95%置信限等参数。

1.4 数据处理

利用Excel 2010整理测试数据及应用Polo 统计分析软件的PoloPlus程序对测试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计算毒力回归曲线LC50及95%置信限。以其 LC50为基准,分别计算不同种群对各杀虫剂相对抗性倍数。抗性倍数=供试种群LC50/敏感种群LC5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杀虫剂对棉蚜的毒力测定

以室内棉蚜敏感种群为试虫,用叶片药膜法测定了10种杀虫剂对棉蚜的毒力(表3)。

2.2 不同地区棉蚜田间种群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抗性

表4显示,所测6个地区棉蚜田间种群对吡虫啉产生了中等到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85.2~412倍;其中伊犁地区棉蚜田间种群对吡虫啉抗性倍数最小(85.2倍),为中等抗性。6个种群对啶虫脒和噻虫嗪均产生了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达到221~777倍和122~1 095倍;其中奎屯地区棉蚜田间种群对啶虫脒的抗性倍数最小(221倍),博乐地区棉蚜田间种群对噻虫嗪的抗性倍数最小(122倍)。

2.3 不同地区棉蚜田间种群对阿维菌素类杀虫剂的抗性

表5显示,6个地区棉蚜种群对阿维菌素和甲维盐产生了中等到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19.60~220倍和27.66~130倍。其中奎屯、石河子、五家渠和伊犁地区棉蚜种群对阿维菌素表现为中抗性水平,抗性倍数在19.60~49.42倍;博乐和库尔勒种群表现为高抗(分别为149倍和220倍)。奎屯、石河子、五家渠、伊犁、库尔勒地区棉蚜田间种群对甲维盐均表现为中抗,博乐种群对甲维盐表现为高抗(130倍)。

2.4 不同地区棉蚜田间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由表6可以看出,所测试的6个棉蚜田间种群对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均产生了极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达到728~2 494倍和353~4 932倍。

2.5 不同地区棉蚜田间种群对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的抗性

由表7可以看出,6个地区棉蚜种群对灭多威和丁硫克百威也产生了中等到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分别为90.60~292倍和5.55~148倍。其中库尔勒和五家渠棉蚜田間种群对灭多威表现为中等抗性(分别为95.24倍和90.60倍),其他4个种群对灭多威均表现为高抗。6个棉蚜种群中只有库尔勒种群对丁硫克百威产生了高水平抗性,博乐、奎屯、石河子和伊犁地区棉蚜种群均表现为中抗,五家渠棉蚜种群表现为低抗(5.55倍)。

2.6 不同地区棉蚜田间种群对有机磷类杀虫剂的抗性

表8结果显示,新疆6个地区棉蚜田间种群对氧乐果均表现为极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数均在2 000倍以上,其中五家渠种群抗性水平最高,达9 501倍。

3 结论与讨论

多年来,在对棉蚜的药剂防治中,由于杀虫剂的不合理使用,棉蚜对农药的抗性不断增加[18],棉蚜防治难度增大。本研究结果表明,所测6个地区棉蚜田间种群对溴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和氧乐果均产生了极高水平抗性,对其他药剂也都产生了中等至高水平抗性,只有五家渠棉蚜种群对丁硫克百威表现低水平抗性。该结果很好地阐释了近两年石河子、博乐以及库尔勒等多地反映吡虫啉、啶虫脒、阿维菌素等多种杀虫剂对棉蚜防治效果下降的原因。

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等新烟碱类杀虫剂因对棉蚜、烟粉虱等刺吸性害虫有特效,一直被广泛用于棉田防治棉蚜,加上虫情严重,经常在一个生产季节内连续多次使用。田间调查发现,烟碱类杀虫剂对棉蚜的控制效果比以前明显下降[17,19]。本研究表明,6个地区田间棉蚜种群对新烟碱类杀虫剂吡虫啉、啶虫脒、噻虫嗪产生高水平抗性,其中对吡虫啉的抗性倍数低于其他两种杀虫剂(啶虫脒、噻虫嗪),与郭天凤等[19]研究报道啶虫脒的抗性发展速度比吡虫啉快和赵鹏程等报道[17]棉蚜对啶虫脒表现出较高的抗性结果一致,但存在抗性倍数剧烈上升趋势。本次田间调查发现有些地区(博乐、五家渠、库尔勒)棉田每3~7 d打1次药,6个地区棉蚜种群对吡虫啉,啶虫脒和噻虫嗪已经产生中、高水平抗性,这可能跟吡虫啉等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大剂量、高频率使用有关。

6个地区棉蚜种群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抗性比其他药剂高,其中对高效氯氰菊酯的抗性比孙磊等报道的抗性倍数高41.24~543.77倍。田间调查发现新疆地区田间棉蚜种群对常用杀虫剂的抗性倍数高于2010年-2017年的研究结果[1317],这可能与本研究供试虫源是田间种群,同时采集于7月中旬,是蚜虫发生高峰期和施药高峰期有关。

综上所述,在上述6个区域棉蚜田间防治应禁止使用拟除虫菊酯类和有机磷类杀虫剂,减少新烟碱类、阿维菌素类和氨基甲酸菊酯类杀虫剂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在五家渠可以继续使用丁硫克百威,但要注意与其他杀虫剂的交替使用。

参考文献

[1] SHRESTHA R B,PARAJULEE M N.Potential cotton aphid,Aphis gossypii,population suppression by arthropod predators in upland cotton [J].Insect Science,2013,20(6):778788.

[2] KOO H N,AN J J,PARK S E,et al.Regional susceptibilities to 12 insecticides of melon and cotton aphid,Aphis gossypii,(Hemiptera:Aphididae) and a point mutation associated with imidacloprid resistance [J].Crop Protection,2014,55(1):9197.

[3] WANG K Y,LIU T X,JIANG X Y,et al.Cross resistance of Aphis gossypii to selected insecticides on cotton and cucumber[J].Phytoparasitica,2001,29(5):393399.

[4] CHEN Y,VANLERBERGHE MASUTTI F,WILSON L J,et al.Evidence of superclones in Australian cotton aphid Aphis gossypii Glover (Aphididae:Hemiptera)[J].Pest Management Science,2013,69(8):938948.

[5] 安静杰, 党志红, 高占林, 等. 河北省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剂敏感基线及抗药性水平[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18, 41(4): 112116.

[6] 张帅,马艳,闵红,等.华北棉区主要害虫抗药性监测与治理技术示范[J].昆虫学报,2016,59(11):12381245.

[7] 王洪亮,王丙丽,郭志刚,等.不同类型杀虫剂对棉蚜的毒力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1):6162.

[8] 罗万春,凌冰,岳留强,等.新疆棉蚜抗药性研究[J].植物保护学报,1990(3):283288.

[9] 程桂林,刘润玺,杨品海,等.新疆、山东棉区棉蚜抗药性的对比[J].农药,1997(11):36.

[10]徐遥,杨秀荣,芮昌辉,等.新疆棉花主要害虫对几种杀虫剂的抗药性测定[J].西北农业学报,2004(2):7478.

[11]马志卿,江志利,陈安良,等.新疆北疆棉蚜抗药性测定及发展动态分析[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2):8082.

[12]侯洪,王登元,王俊,等.新疆棉蚜的抗药性研究[J].新疆农业科技,2008(2):37.

[13]孙磊,谢慧琴,许慧敏,等.新疆玛纳斯河流域棉蚜抗药性测定[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7):299302.

[14]柳建伟,张东海,陈晋忠,等.棉蚜对12种杀虫剂的敏感性测定[J].农药,2012,51(8):613615.

[15]张学涛,柳建伟,李芬,等.北疆地区棉蚜对不同杀虫剂敏感度水平测定[J].植物保护,2012,38(2):163166.

[16]郭天凤.新疆棉区棉蚜对新烟碱类杀虫药剂抗性监测、风险评估及抗性机制的研究[D].北京:中国农业大学,2014.

[17]赵鹏程,李焱,闫文静,等.新疆棉蚜不同地理种群对杀虫剂的敏感性[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6(2):159163.

[18]WANG Kaiyun,GUO Qinglong,XIA Xiaoming,et al.Resistance of Aphis gossypii (Homoptera:Aphididae) to selected insecticides on cotton from five cotton production regions in Shandong,China [J].Journal of Pesticide Science,2007,32(4):372378.

[19]郭天凤,马野萍,丁荣荣,等.新疆主要植棉区棉蚜对吡虫啉和啶虫脒的抗性评价[J].中国棉花,2012,39(12):45.

(责任编辑:杨明丽)

推荐访问: 棉蚜 抗性 种群 杀虫剂 新疆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