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来,科学技术不断在农业种植中应用,不断促进农业种植的高效化、科学化种植.本文中笔者主要介绍了田间五氟磺草胺除草剂的实验。
[关键词] 五氟磺草胺除草剂 田间 实验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11-0116-02
一、试验目的
应用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除草剂五氟磺草胺防除水田杂草,评价其对水稻的安全性和除草效果,为指导生产提供依据。
二、试验条件
1.试验作物品种:水稻龙粳26
2.耙标生物:水田稗草、千金子以及一年生莎草科杂草和阔叶杂草
3.环境条件
3.1试验地情况
前茬作物:水稻
土壤类型为草甸白浆土,有机质含量3.86%、PH值5.98。
3.2耕作栽培管理
5月14日插秧,插秧规格9×4寸,除草上只进行插秧前的封闭除草,插秧前7天使用药剂30%阿罗津60毫升+10%草克星15克,其它管理同大田。
三、药剂
1.试验药剂
五氟磺草胺 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
2.参考药剂
2.5%稻杰油悬浮剂(五氟磺草胺) 美国陶氏益农公司
四、试验设计和安排
1.试验设计
共设3个处理,大区对比,不设重复,药剂处理1亩,空白20平方米。
2.试验安排
3.施药方式
3.1施药时间和次数
在稗草3叶期(6月20日)喷施一次。
3.2使用器械
采用山东卫士牌WS-16型背负式手动喷雾器施药,扇形喷嘴,喷雾器压力3~4个大气压。
3.3施药方法
人工茎叶喷雾,兑水喷液量225L/hm2。施药前排干水,施药后2天上水。
4.气象资料
5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月平均气温16.3℃,比历年平均12.7℃高3.6℃,比去年同期11.8℃高4.5℃;月降水37.7mm,比历年平均55.4mm少17.7mm,比去年同期49.2mm少11.5mm。
6月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月平均气温18.5.℃,比去年偏高0.6℃,与历年相同;月降水48.7mm, 比去年偏少21.6mm,,比历年偏少29.3mm,主要集中在上中旬,有阶段性轻旱,主要在6月下旬,气温偏高所造成。
7月气温偏低,降水较多,月平均气温21.5℃,比历年平均21.9℃低0.4℃,比去年7月22.7℃低1.2℃;月降水133.2mm,比历年平均124.2mm多9mm,比去年7月31.3mm多101.9mm。
8月气温偏低,降水较少,月平均气温20.6℃,比历年平均21.0℃低0.4℃,比去年同期21.2℃低0.6℃;月降水51.8mm,比历年平均113.1mm少61.3mm,比去年同期59.9mm少8.1mm。
五、调查
1.作物安全性调查
施药后5天、10天和15天目测各药剂对水稻生长有无影响。
2.调查方法
每小区采用对角线5点取样法,选5点调查,每点查1平方米,分别于施药前、施药后15天、施药后45天调查,计算杂草减退率、株防效、杂草鲜重防效。
3.药效计算方法:
株数减退率(%)=(施药前杂草株数– 施药后杂草株数)/ 施药前杂草株数×100%
注:ck-空白对照区活草数(或鲜重),p-处理区残存草数(或鲜重)
4.室内考种和测产
每区取有代表性1平方米,查出穗数/㎡、穴数/㎡,计算穗数/穴,在这1平方米中取有代表性3穴进行考种。全区实收测产。
六、试验结果
1.安全性
施药后观察各药剂处理区水稻与空白区无明显差异,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
2.药效
试验地杂草主要为稗草、慈姑、泽泻、雨久花,处理1和处理2的杂草在药后7天开始表现受害,药后15天对水田杂草防效都较好,杂草减退率全在96%以上,药后45天药后杂草减退率、株防效和鲜重防效都在99%以上,效果明显。
3.产量性状
产量性状上,处理1和处理2在各方面均好于空白,处理1五氟磺草胺和处理2稻杰亩产586.5kg和578.0kg,分别增产39.23%和37.22%,增产明显。
4.结论
安徽丰乐农化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除草剂五氟磺草胺在除草效果和产量性状上均与稻杰相仿,对禾本科和阔叶杂草均有较好防效,施药前排干水,施药后2天上水,选晴好天气早晚喷施,亩用药量60-80 ml,喷液量15L,在稗草3-5叶时使用。由于是一年的药效,建议继续试验验证今年药效。
参考文献
[1]卢向阳. 对除草剂田间药效试验准则的几点建议[J].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6,03:42-43+55.
[2]朱金文,魏方林,陆小磊,朱国念. 五氟磺草胺对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J]. 农药学学报,2006,02:129-133.
[3]苏少泉. 新一代稻田用除草剂——五氟磺草胺[J]. 世界农药,2008,05:48-49.
推荐访问: 除草剂 药效 田间 试验 五氟磺草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