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器械的管理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手术器械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手术质量和效果。我院自2003年10月迁入扩建的新大楼,手术间由原来6个增至14个,各手术科室病床数的增加和手术方式的不断更新,以往的手术器械包的配置已不能满足日常手术的需要,这就对手术器械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采取了一些措施,提高器械管理质量,以适应现代化手术室的管理要求。现介绍如下:
1配备增减原有的器械包
配备增减原有的器械包使手术器械包内的数量适当、质量更高,既有效地利用器械,减少耗损,又保证了手术所需。
1.1由于手术量的加大,我们添置了各专科基本器械使之分类更细,如普外科除传统阑尾、疝气、开腹探查器械外,又添加了甲状腺、乳腺、小外科、肛门器械,骨科增加了椎板、手外伤器械,同时增加了用量大、使用频繁的胆囊、剖腹产、子宫全切器械的份数。
1.2由于高频电刀、超声刀的广泛应用,使血管钳使用减少,而这些未用的器械随着使用过的器械一起反复清洗、打包、消毒,增加成本耗费,因此我们将开腹探查包内的24把血管钳减为12把,将原来不经常使用的抢救器械改为用量大的阑尾炎和疝气器械,提高了器械使用率,也减轻了器械包的重量,使其达到最重不超过7公斤的标准,并将原来器械包内的大盆、药碗单独包裹,使器械包更容易被高压蒸汽穿透,加强灭菌效果。
1.3根据手术需要随时调整器械包内的器械,如在扩创和手外伤器械包内增加了大、小刀柄,常用的特殊器械直角钳、取石钳、扁桃剪、吻合器等单独一个无菌包,这样既减少基本器械的数量和重量,避免打开整份器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又满足了手术的临时需要,避免了手术医生之间发生因为器械影响手术的矛盾。
2器械的清洁及保养
2.1《消毒技术规范》中明确指出:清洗彻底是保证消毒和灭菌成功的关键[1]。由于手术量大,连台手术多,我们购置了超生自动清洗机,手术用过的器械均先酶洗再消毒液浸泡后清水冲净,经液体润滑剂上油后擦干打包,包内放置3M指示卡,并在器械包外牌标识贴3M试纸,做好灭菌效果监测。感染手术的器械单独固定刷洗间,并严格按照感染手术消毒处理原则执行。
2.2腔镜器械的清洗、消毒按照先水洗后酶洗再清洗的原则,清洗完毕用专用软布吸干表面的水分后再用高压气枪吹干内腔,关节上油,腔镜采取环氧乙烷低温消毒,腔镜器械高压蒸汽灭菌。高压消毒时器械要平放在消毒盒中,并固定好,以免受压变形,钳、剪等锐器要套上乳胶管保护。
2.3各科器械分类放置,每月定期对所有的器械进行除锈润滑保养,同时检查器械轴节是否灵活,咬合是否紧密,螺丝有无松动、缺失,以便及时维修、补充。精密贵重仪器每次使用后做好登记并检查其性能是否良好,确保正常使用状态。
3器械护士准备工作
根据手术通知单准备预约手术和急症手术所需的特殊器械,如超声刀、官腔镜、胆道镜、切吸器、胸骨锯等,要求器械护士业务熟练,对各科手术所需用物心中有数,对于新开展的术式和特殊手术,要与手术医师、巡回护士加强沟通联系,保证预约手术器械和物品准备齐全到位,使手术顺利进行。
4对外来手术器械的消毒严格把关并建立了外来器械登记制度
医疗器械公司于术前1日将所用器械送至手术室,器械护士检查其器械清洁程度清点核对后,经多酶超声清洗后打包高压蒸汽灭菌两遍后方可使用,确保外来器械无菌程度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体会
手术器械是手术室的重要财产,也是手术室最基本的设备。[2]手术器械的管理是影响手术顺利进及术者的手术技术发挥和手术时间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医疗技术水平和手术方式的不断进步与更新,需要高质量的器械管理与之相适应。作为手术器械室的护士,不能只是单纯准备器械、打包、清点器械,还要掌握大型精密手术器械设备的使用、保养及管理,熟悉各专科手术开展新业务的情况,注重学习专科理论知识及相关知识,熟悉手术步骤,对常见手术所需器械要心中有数,合理分配资源,实行资源共享,发挥器械的最佳效率,使器械管理工作更完善更科学化,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更好地为患者服务,提高医疗护理安全质量,为医院和患者创造更大的效益。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S],2002:11,1 56.2
2赵英,梁丽.手术室器械仪器管理的体会.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148-149
作者单位:300000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推荐访问: 探讨 提高 手术器械 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