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园林建设的发展,一些园林植物病虫害也在不断发生,有的已经对兰州市园林植物生长造成严重威胁,成为园林工作面对的一项重大难题。笔者通过研究,首先分析了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然后阐述了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原则,最后提出了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无公害管理和科学防治对策,望能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园林植物 病虫害 特点 防治原则 无污染防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是园林绿化行业中一项极其重要和经常性的技术工作。近年来随着城市绿化面积的扩大,城市绿地植物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
一、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特点
1.园林植物病虫害种类多,结构复杂
园林植物品种繁多,设计和配置千差万别,既有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式种植,又有一些特别稀奇的品种。多种多样植物种类、丰富的数量以及生态环境,为病虫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源或寄主,形成了园林植物特有的病虫种类和结构。
2.园林植物生长环境日趋恶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结构日见复杂,环境污染问题也日趋严重。行道树、街头绿地中的花卉、树木,往往会受到下水道、煤气管道、电线电缆等诸多地下设施的影响,汽车尾气和工厂排放的有毒气体或废水也时刻影响着植物生长,园林植物生长环境恶劣,植株生长不健壮,抗病力差,给病虫害的入侵提供了有利条件。
3.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难
园林植物本身及其所处城镇环境的特殊性,决定了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因此,园林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必须根据各个绿地病虫害的发生趋势和消长动态,以及受害植物或寄主的不同,随时调整防治措施,做到防治措施灵活多变,以确保防治的有效性。
二、常见病虫害的防治原则
1.生态学原则
植物、病虫以及天敌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当3者生活在同一个环境中的时候,其发生、消长又与周围环境状态的关系非常密切,生物与环境构成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所谓综合治理,就是在对植物进行育苗、移植、养护的管理过程中,通过有机地调节生态系统里的某些构成部分,创造一个适合植物和病虫天敌的生存环境,从而预防或者减少病虫的危害。
2.安全、经济、有效、简易
这些问题是在进行综合治理方案的制定时,首先应该考虑的问题,尤其是安全问题,保证对植物、天敌、人、畜等没有药害。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都须考虑资金的节省,实施的简易,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效果。
3.从保护环境,有利于自然控制的角度出发
对于园林植物病虫害的综合治理,并不能完全排除化学药剂的使用,其要求应该从植物、病虫、天敌、环境4者之间的自然生态关系的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来选择农药。城市园林中,应该尤其注意“高效、污染轻、无毒或低毒”农药的选择,以防止对人、畜造成毒害,减少环境污染,充分保护天敌。因此,应逐步加强对自然因素的控制,使防治措施更多地采用自然控制的方式。
4.相互协调,减少矛盾
化学的防治经常会误伤天敌。因此,最好的方法是将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减少两者的矛盾。在化学药剂的使用过程中,应考虑其对天敌可能造成的影响,选择那些对天敌无害或者毒害较轻的农药,还可通过调整施药的时间、改进施药的方法来减轻危害。这样,使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达到既可控制病虫又能保护天敌的目的。
三、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无公害对策
1.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
利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治理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就是利用自然本身存在的有益生物和植物本身的新陈代谢来控制植物病虫害的发生的一种有效措施生物防治包含的方法内容有很多,例如,可以采用一种对植物和人类都无害的病毒,治理植物中的害虫;可以通过培养一种只食害虫而不食植物的虫子,达到以虫治虫的效果;可以从植物中提炼出一种真菌,而这种真菌正好可以起到治理害虫的效果等等。虽然在采用生物防治害虫的时候,不应使用化学用品,但不排除使用少量的化学农药来达到保护害虫的天敌的效果此外,将城市园林中的植物进行合理配置,为鸟类创造一个适合生存的环境,也同样可以起到治理害虫的效果。
2.完善园林植物技术防治措施
首先,在进行城市园林选址过程中,应注意结合多方面的因素,选择最活宜种植的圃地,在圃地中难负会存在各种各样的病毒残余,而这种残余的存在不仅会祸害植物的健康生长,也会为植物病虫害的发生创造条件,并能够加速病虫害的发生。因此,为能够有效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必须将圃地中的病毒残余进行及时处理和收集,并能够在种植前,对土壤进行全面消毒。
其次,要洗用适合城市园林生长环境的植物品种,有此植物由于本身就存在病毒,而这种病毒正好会促进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一旦将这种植物栽培到城市园林中,不仅会增加植物自身的病虫害的发生,也会影响其他植物的正常生长为能够避免这类现象的发生,在种植前的洗种时,应多加注意洗择良种壮苗和本身带有很强的抗病毒元素植物品种。
3.推广使用无公害防治技术,实施科学管理
在实施科学养护和管理城市园林植物的同时,还应积极推广无公害防治技术的应用对干植物病虫害的防治仅仅使用化学农药对病虫害的控制只是一种暂时的防治方法,并不能持久抑制病虫害的发生,再多的化学农药的使用,经过长时间的风吹日晒,植物中的化学农药很去,病虫害会再次侵袭植物。因此,为能够长久抑制病虫害的发生,还需要提高植物病虫害无公害的防治技术,保护利用植物病虫害的天敌,对病虫害的发生起到一种制约作用,再通过使用活量的、对环境污染较少的、药性保持时间较长的生物农药对病虫害进行更加彻底的消除通过使用自然生态技术对植物病虫害的防治,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不仅可以保护环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费用支出,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城市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成本。
参考文献:
[1]高均凯.深入研究森林健康积极探索中国森林健康之路[J].北京林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1):22-25.
[2]赵良平,叶建仁,等.森林健康理论与病虫害可持续控制——对美国林业考察与思考[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6(1):5-9.
[3]王玲,聂林.森林健康与森林病虫害科学防控的浅析[J].江西植保,2006,29(2):83-85,82.
推荐访问: 病虫害 浅析 无污染 园林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