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研讨式教学改革探讨

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研讨式教学改革探讨

时间:2022-03-02 08:03:59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iKM@ӝ{uM{M6]7C.Ȩzhjib^~ڝjzȠ*.ǬV�јz^`F^&CK;z֥CzgŠ܂{--҅2jx+ޮȭ(Z&{j~6M4@nkiKjwlq^!ל
总结与评价等,作为研讨式教学的依据。有了科学合理的具体实施计划,研讨式教学目的更加明确、教学内容更加具体、教学主题更加具有针对性、教学方法更加有效、教学组织更加周密、教学效果更加显著,研讨式教学就能顺利有序地开展,研讨式教学目标才会更好地实现。

3.2针对具体内容确定研讨主题

确定研讨主题是研讨式教学实施的前提。风景园林设计属于典型的工程设计类专业主干课程,具体内容涉及地质、地貌、水文、工程、艺术、文化、生态、环境等各个领域,相互之间作用明显,许多问题错综复杂。过去教师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虽然采用图片、视频、PPT等多媒体形式辅助教学,但由于师生在课堂上难以开展讨论、交流,从而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思考问题和钻研问题的能力得不到培养,教学效果欠佳。因此,根据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特点和章节的基本内容,可结合工程实际及学科前沿研究热点,分层次确定研讨主题。例如根据园林布局形式课程内容,可将园林性质与园林形式之间的关系作为基础总结性研讨主题,要求学生查阅相关参考文献进行总结,着重培养学生分析研究、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根据园林设计立意课程内容,可将园林立意决定园林布局形式作为拓展分析的思考性研讨主题,以工程案例进行分析,着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城市广场设计课程内容,可将新时期城市广场设计应用研究作为学科前沿的研究性研讨主题,以工程项目进行实验或实习,着重培养学生把握学术前沿、开展学术研究的创新能力。3个层次研讨主题内容不断深化,研讨方法灵活多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逐步递进。通过这种丰富的知识探索过程,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路,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个性特征,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等,使其真正“学会学习”,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这是实施研讨式教学的最突出、最根本的特点。

3.3转变教师角色,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潜力是研讨式教学有效实施的关键。准确定位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及相互关系是实施研讨式教学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传统教学中强调教师“教”,忽视了学生“学”的主动性,扼杀了学生的创造性,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对应用性、创新性和实践性很强的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的教学更是如此。因此,应通过研讨式教学改革,探讨师生角色新定位,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实现师生角色的转变。教师要遵循“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原则,从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导”为主,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资料、拟定方案、设计实验、探究规律,引导学生自主地在学习中寻找答案,强调的是学生探究的过程而绝非结果,培养学生逐渐从“要学”到“学会”再到“会学”[16]。

3.4构建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

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研讨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应按照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用,以培養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的,科学地构建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研讨式教学模式。具体分为5个步骤,即教师布置任务—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补充—评价与总结。其中教师布置任务包括教学计划制订、研讨主题确定;课前准备包括资料收集与分析总结、学生分组、时间分配;课堂教学包括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课堂评议;课后补充包括撰写讨论论文和成果报告、教学效果评价与反馈;评价与总结包括教学反思、课程评价和考核[17]。该教学模式的实质是以问题为基轴,通过资料收集、归纳总结、课堂讨论、辨论、撰写论文和开题报告、评价与总结等多种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热情,唤起学生的探求欲望,进而使学生能创造性地学习,最终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研讨式教学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通过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然后师生共同查找资料、研究、讨论、实践、探索,再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其中包括启发式、谈论式、案例分析式、提问式、阅读自讲式、讨论式、专项式、专题式、实验和实习等多种具体教学方法。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应根据研讨主题有针对性地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如对基础总结性研讨主题可采用阅读自讲式、谈论式、讨论式、案例分析式、提问式等教学方法,对拓展分析的思考性研讨主题可采用案例分析式、讨论式、专项式、专题式等教学方法,对学科前沿的研究性研讨主题可选择实验和实习等教学方法。

3.5改革成绩考核方式,创造教学条件

为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征,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建立一套与之相匹配的科学考核方法显得尤为重要。根据研讨式教学的特点,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学生成绩考核方法可采取学习态度、研究资料、小组报告、课堂讲稿、专题汇报、课堂讨论、研究报告、评学议教论文及平时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期终考试等多方面相结合的多元化考核方法,综合评定学生课程成绩。成绩评价主体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自我评价等。通过改革课程考核模式,建立全面、全程、客观的考核评价体系,从根本上强化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和管理,调动学生自主、自觉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学校管理部门应为研讨式教学改革研究在管理政策、教学设施、教学服务等方面积极创造良好的条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如学校对开展研讨式教学的课程在教学工作量计算上应予以增加,教学经费积极支持,在教学场地与设施上提供保证,为研讨式教学搭建一个良好平台,从而促进风景园林设计课程研讨式教学顺利开展,并取得应有的成效。

参考文献

[1] 苗皖.2012年全球化学工业总基调:科技创新[J].化工管理,2012(4):21-22.

[2] 唐常春.城市规划理论课研讨式教学改革路径探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5):115-119.

[3] 朱培栋,郑倩冰,渠文博,等.开展研讨式教学 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育教学论坛,2012(45):51-53.

[4] 孟瑾,王小德,马进.21世纪农林院校园林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探索[J].中国林业教育,2007(2):14-16.

[5] 付军.基于“支架式”教学模式的风景园林设计课教学探索[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14(6):102-105.

[6] 唐世斌,黄汉莉,郭松.《风景园林设计》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J].高教论坛,2013(10):70-72,76.

[7] 陈玫妃,唐世斌,郭松,等.勤于思考 大胆创新:《风景园林设计》课程学习心得[J].教育教学论坛,2012(31):122-123.

[8] 彭璐,韦松林.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农业与技术,2008,28(2):164-166.

[9] 夏春华,李润唐.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林业教育,2009,27(4):46-49.

[10] 蔡军,潘远智.加强“三结合”教育提高园林专业设计类课程教学质量[J].中国林业教育,2004(6):34-35.

[11] 周婧.《园林设计》课程互动式教学模式探究[J].考试周刊,2011(68):208-209.

[12]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挑戰·探索·实践:面向21世纪高等理工科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成果:第2集[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13] 陈东田,孙晓春.新世纪园林规划设计教学新模式的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02(3):45-47.

[14] 吴飞,王代钢.园林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2):7020-7022.

[15] 唐常春.城市规划理论课研讨式教学改革路径探讨[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9(5):115-119.

[16] 韩时琳,赵利平,曹周红.研讨式教学模式在工程类专业课中的应用探索[J].高教论坛,2015(5):51-54.

[17] 闫学军,卢忠民,周立斌.“基于问题的互动研讨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3(21):55-56.

推荐访问: 园林设计 研讨 探讨 风景 改革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