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立足煤城实际,建设美丽乡村

立足煤城实际,建设美丽乡村

时间:2022-03-31 10:04:59 来源:网友投稿

建设美丽乡村,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美丽乡村的重要论述,以及省委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七台河市从实际情况出发,科学把握内涵,坚持基本原则,突出重点任务,扎实推进这项工作,造福全市农民群众。

一是坚持规划先行。搞好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是前提。目前七台河多数乡镇和村屯已经制定了规划。遵循《美丽乡村建设指南》中关于“编制规划要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综合评价村庄发展条件,提出村庄建设、产业发展和村庄管理的总体要求”,由市城乡规划局牵头,各区县配合,按照明确功能定位、彰显地域个性、突出田园风情的理念,本着先地下后地上,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高标准、高起点编制好乡(镇)和行政村规划,完成规划乡镇根据新要求继续完善提高,形成科学合理的村镇规划体系。做规划时,对哪些村屯合并,哪些村屯保留,哪些村屯整治,哪些村屯缩减,哪些村屯做大,哪些村屯向小城镇集中,进行科学论证,有效落实规划。制定规划突出整体性、生态性、地域性、经济性等特点,坚持做到给自然让路,注意生态环境保护,注意乡土味道,注意保留村庄原始风貌,尽可能在原有村庄形态上合理确定村庄建设布局、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村屯不主张建高楼,照抄照搬城镇建设样板,例如,在规划七台河市的朝鲜族村屯时,力争做到保留原有的民族特色,不做大的更改。坚持“多规合一”,注意与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规划、城镇发展规划等上位规划无缝衔接,细化生产、生活、服务等功能区块的定位,合理安排村庄的产业平台、基础设施、农田保护等,注重空间布局、建筑形式、田园风貌和自然景观的融合,避免千村一面。保持规划的连续性和权威性,不随意更改变动,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每个乡镇和中心村都有总规划和控详规划,并且一次到位。不搞控详规划,现在盲目去建,将来必然要拆拆补补,会造成很大的浪费。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指南》把坚持政府引导、村民主体、以人为本,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原则。农民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主体,美丽乡村建设应坚持尊重农民、方便农民、为了农民。不管我们把乡村规划得多好,建设得多美,如果不方便农民居住和生活,就不能称其为美。建设美丽乡村,就是打造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让居住在那里的人们热爱她、亲近她,有幸福感和归属感,让农村不再是“回不去的故乡”,而是可以寄托乡愁的故园。以为民便民利民为出发点,以解决农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突破口,无论是村庄规划、建设施工,还是村容村貌整治,每个项目、每项措施,都把让农民生产更加方便、让农民的生活更加舒适,融入到美丽乡村建设的血脉里,体现到每一个细节中。比如,不强迫性地让农民柴草垛出村,因为那样不方便农民生活;不强制性地赶农民上楼,或者不切实际地向一些村屯集中,因为那样不方便农民生产。美丽乡村的规划和建设,在聘请专家论证的同时,都广泛征求农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不能搞强制命令,切忌“剃头挑子一头热”。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七台河市乡村情况比较复杂,有农区、有林区、有矿区,还有的是农林矿混合区。要充分考虑各村的资源禀赋、地域条件、经济状况、农民思想、民族文化等差异,本着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游则游,从乡镇、村屯的实际出发,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基础较好的村镇,实施先行先试,适当提高建设标准,打造示范村镇。对基础条件处于中游的村镇,力争做到干一件成一件。对基础条件较差的村镇,采取先发动农民群众开展卫生整治,不做太大投入,让村镇首先做到整洁干净,不急于求成、拔苗助长,更不大包大揽,甚至人工“造景”等。

四是坚持突出特色。浙江省开展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美丽乡村建设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其多是结合本地的地域特征、产业特色和人文特点,在美丽乡村这个总品牌之下,创意了一批接地气、振精神、高立意、容易记的地域性品牌,使美丽乡村建设“本土化”。如:秀山丽水、田园松阳,金色平湖、阳光温岭,自在舟山、潇洒桐庐,龙游天下、梦留奉化,幸福江山、人间仙居等等。我们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对各乡村特有的山水资源、产业资源、农耕资源、民俗资源以及乡土建筑资源等进行提炼和定位,不套用城市建设标准,不搞统一模式,避免千村一面。保留农村的红砖瓦房,不刻意加入城镇化元素,尽量避免城市元素或者跨地域元素在美丽乡村建设上过多体现。力争做到我市美丽乡村的特质既是真山真水,又是显山露水、依山傍水,做到房屋、庭院都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突出英伦小镇、金沙新区、铁山等中心村镇建设,打造几个“浓妆山水,淡抹村庄”样板。注重少数民族村落传统文化的挖掘、活化与开发,打造几个民族风情村、郊游特色村。

五是坚持保护生态。《指南》把生态环境,列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内涵之一。主要有,农业污染防治包括不得使用明令禁止的农药,工业污染防治包括污染源达标排放率达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达到80%,生活污水处理实现粪污分流、雨污分流,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高于70%,村域内不应有露天焚烧垃圾和秸秆现象,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高于80%,村内无露天粪坑和简易茅厕等。我们认真落实这些要求,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美丽乡村建设,切实强化农村自然环境的生态保护,打造“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田园”的农村原生态美景。注意慎砍树、禁挖山、不填湖,特别是在乡村建设过程中,能保留的自然的东西,都尽可能地保留下来,比如村中的老树,绝不因为所谓妨碍建设,而给砍掉。

六是坚持夯实产业。《指南》规定,美丽乡村建设要注重培育惠及面广、效益高、有特色的主导产业;村级集体经济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培育特色村、专业村,带动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建设美丽乡村,说一千道一万,归根到底还是增强经济实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如果单纯只把村容镇貌搞得很漂亮,但经济发展上不去,农民腰包鼓不起来,老百姓就会批评我们大把花钱搞面子工程和形式主义。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产业格局,继续大力发展以特色种植、特色养殖、棚室蔬菜和劳务输出为主要内容的农村“四型经济”。加快推进红旗镇木耳种植示范园、勃利红松科技示范园等项目建设,加快盛昌蔬菜、大森林肉鸡、大兴牧业、五方生猪、百胜奶牛等标准化养殖场和龙头企业建设,增强带动能力,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的城镇支柱产业。鼓励和扶持农村发展二三产业,特别是结合全市大力发展电子商务,鼓励农民进行网上销售,把更多的绿色特色农产品卖出去,带动增加农民收入。到明年底,力争有30%以上的村屯,建成电商服务站。结合推进强镇扩权改革,落实对乡镇和村屯的招商奖励政策,鼓励乡镇联合辟建产业园区,摆放工业项目,增强乡村的经济实力。加大对低收入农户的帮扶力度,坚持不懈地开展“帮户”活动,更加注重平时教技能、帮就业,提高他们脱贫致富的能力。

推荐访问: 立足 乡村 美丽 建设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