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中国玉米安全卫生标准发展及现状概述

中国玉米安全卫生标准发展及现状概述

时间:2022-03-31 10:18:27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概述了我国玉米安全卫生标准的发展情况,并从农药残留、污染物和真菌毒素三个方面对现行标准限量进行了整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玉米 安全 标准 发展 现状

玉米是目前世界上种植面积和总产量最大的作物,也是我国三大粮食品种之一。玉米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淀粉、制糖、酿造、榨油等工业的重要原料。玉米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胡萝卜素、核黄素、维生素等营养保健物质,具有降低人体胆固醇、防癌抗癌等作用。随着人类饮食观念和结构的转变,玉米的食用价值进一步突显,其安全卫生也成为人们越来越关注的问题。本文就玉米中的农药残留、污染物及真菌毒素三种主要安全卫生标准状况做一概述。

一、几种安全卫生项目概述

1.农药残留及危害

农药在玉米生长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主要包括分为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药残留是农药使用的一大诟病,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危害:第一,严重损害人体健康,甚至危害生命;第二,阻碍农产品出口,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商品流通;第三,污染环境,降低农业生产效率。

2.污染物残留及危害

污染物主要包括重金属、氟、亚硝酸盐、苯并芘等。重金属在人体内能和蛋白质及各种酶发生强烈的相互作用,使他们失去活性,也可能在人体的某些器官中富集,如果超过人体所能耐受的限度,会造成人体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慢性中毒等,对人体会造成很大的危害;大量使用含氟的食品可导致氟中毒,氟中毒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过量的氟进入人体后,主要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上,形成氟斑牙和氟骨症;亚硝酸盐和苯并芘是两种主要致癌物。

3.真菌毒素及危害

真菌毒素是真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产生的次生有毒代谢产物,主要包括黄曲霉毒素、赭曲霉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等。黄曲霉毒素具有强致癌性;赭曲霉素属于极毒类物质,具有致畸性;玉米赤霉烯酮毒性有生殖毒性、肾脏、免疫毒性、肝脏毒性和诱发肿瘤的形成。

二、玉米安全卫生标准发展及现状

1.玉米安全卫生标准发展情况

我国玉米安全卫生标准大体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9年以前):1999年以前,我国先后制定的玉米安全卫生标准包括[1]:GB 2715-81《粮食卫生标准》、GB 2761-81《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允许量标准》、GB 2762-81《食品中汞允许量标准》、GB 2763-81《粮食、蔬菜等食品中六六六、滴滴涕残留量标准》、GB 4809-84《食品中氟允许量标准》、GBn 238-84《食品中隔允许量标准》、GB 4790-84《粮食中二溴乙烷残留量卫生标准及检验方法》、GB 5217-85《食品中敌敌畏、乐果、马拉硫磷、对硫磷允许限量标准》、GB 4788-94《食品中甲拌磷、杀螟硫磷、倍硫磷最大残留限量标准》、GB16329-1996《小麦、面粉、玉米及玉米粉中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限量标准》。该阶段,我国玉米安全标准比较零散,是我国标准的起步阶段。

第二阶段(1999-2004年):1999年,我国制定了三个玉米标准,包括:GB 1353-1999《玉米》、GB/ T 6813-1999《淀粉发酵工业用玉米》、GB/ T 17890-1999《饲料用玉米》,这些标准执行的卫生指标依旧是1981年制定的《粮食卫生标准》。2000 年颁布了绿色食品玉米(NY/ T 418-2000)[2]行业标准,对19种卫生指标进行了限定,其中7种农药残留要求不得检出。2004年,农业部颁布了NY 775-2004标准[3],对烯唑醇等11种农药残留进行了限定。该阶段,我国对玉米农药残留限量给予了重视,但整个安全卫生标准体系依然不完善。

第三阶段(2005-2007年):2005年,我国对农药残留、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进行了整合更新,发布了GB 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4]、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5]和GB 2761-2005《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6]。这三部标准中对玉米农药残留、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进行了规定。同时还颁布了GB 2715-2005 《粮食卫生标准》[7],对10种农药残留、4种重金属、3种真菌毒素进行了明确限量。2007年,农业部颁布了NYT 418-2007 《绿色食品 玉米及玉米制品》[8],代替NY/ T 418-2000,该标准在原有标准基础上进行了较大改动,比原标准要求更加明确。这些标准的颁布使玉米安全卫生标准得到更新。

第四阶段(2010年至今):2010年,我国对部分农药残留进行了增补,发布了GB 26130-2010《食品中百草枯等54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9]。2011年,我国对真菌毒素限量进行了修订,发布了GB 2761-2011《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10]。这些标准使玉米安全卫生标准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

2.玉米安全卫生最新标准限量

目前,在玉米(普通玉米)安全卫生方面,主要依据如下标准:GB 2715-2005《粮食卫生标准》、GB 2763-2005《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6130-2010《食品中百草枯等54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NY 775-2004、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和GB 2761-2011《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综合这些标准,玉米农药最大残留量、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分别见表1、表2和表3。

通过表1可以看出,我国标准中共对玉米上的45种农药的最大残留量进行了限定。其中GB 2763-2005中列出35种;GB 26130-2010列出5种,甲基异柳磷与辛硫磷和GB 2763-2005重复;NY 775-2004中有3种和GB 2763-2005重复,分别为烯唑醇、克百威和异丙甲草胺,甲草胺限量与GB 2763-2005不一致,其余7种为GB 2763-2005中未列出。

根据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我国共对玉米上9种污染物进行了限定,其中包括5种重金属以及稀土、氟、苯并芘、亚硝酸盐。《粮食卫生标准》中仅对铅、镉、汞、无机砷4种重金属进行了限定,限量值与GB 2762-2005《食品中污染物限量》一致。

根据GB 2761-2011《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我国对玉米上4种真菌毒素进行了限定,《粮食卫生标准》与其一致。

三、存在的问题

1.标准中涉及的种类单一,缺少科学性和实用性

随着标准的不断发展和更新,我国玉米安全卫生标准也得到不断完善,但总体上还存在不够系统、比较单一的问题。另外,对于不同产品的限量设定也较笼统,对标准指标的深入研究比较薄弱,绝大部分指标缺乏科学的依据。

2.存在标准重复和不一致的情况

该情况在农残限量标准中尤其突出。比如GB 26130-2010与GB 2763-2005就存在甲基异柳磷与辛硫磷最大残留量的重复;NY 775-2004作为专门针对玉米农残限量的标准,既存在和GB 2763-2005重复(烯唑醇、克百威和异丙甲草胺),又存在限量不一致的情况(甲草胺),GB 2763-2005也没有完全包括NY 775-2004中农药项目,从而又造成标准零散的情况。

3.标准限量未和国际接轨

目前,我国玉米安全卫生标准存在部分偏松的情况,比如对黄曲霉素B1,我国限量为20μg /kg,而欧盟对黄曲霉素B1和总量的要求分别为5μg /kg和10μg /kg[11],远严于我国标准。

参考文献

[1] 王步军,杨秀兰,祁葆滋. 我国玉米质量安全标准及其与国外标准的比较[J].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2,4(5):10~14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 T 418-2000. 绿色食品 玉米[S]. 2000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 775-2004. 玉米中烯唑醇、甲草胺、溴苯腈、氰草津、麦草畏、二甲戊乐灵、氟乐灵、克百威、顺式氰戊菊酯、噻吩磺隆、异丙甲草胺最大残留量[S]. 2004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763-2005.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S]. 2005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762-2005. 食品中污染物限量[S]. 200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761-2005.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S]. 2005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715-2005. 粮食卫生标准[S]. 2005

[8]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 T 418-2007. 绿色食品 玉米及玉米制品[S]. 2007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6130-2010. 食品中百草枯等54种农药最大残留限量[S]. 2010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761-2011.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S]. 2011

[11](EU)No 165/2010. Regulation(EC)No 1881/2006 setting maximum levels for certain contaminants in foodstuffs as regards aflatoxins[S]. 2010

推荐访问: 卫生标准 中国 概述 玉米 现状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