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晚期胃癌食管癌化疗辅助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及免疫调节作用。方法 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化疗组,观察2组临床疗效,检测治疗前后T淋巴细胞活性、自然杀伤细胞活性、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 两组有效率和收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活性明显增加(P<0.05);与化疗组治疗后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T淋巴细胞和NK细胞活性明显增加(P<0.05)。与治疗前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明显增加(P<0.05);与化疗组治疗后比较,中西医结合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明显增加(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晚期食管癌胃癌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免疫功能,对化疗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关键词:食管癌;胃癌;晚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9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的晚期食管癌胃癌患者共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17~75岁,平均(49.6±5.6)岁。60例患者中包括胃癌30例,食管癌30例。病理类型:食管癌鳞癌21例,食管癌腺癌5例,食管癌低分化癌4例,胃腺癌11例,胃贲门腺癌19例。临床分期Ⅲ期肿瘤患者36例,Ⅳ期肿瘤患者24例;转移到肝6例,转移到淋巴结及其他部位12例。诊断标准按照国家卫生部制定的《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临床分期及国际TNM分期,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卡氏生存质量评分、病理学检验结果均证实为食管癌胃癌患者,排除心、肝、肾功能异常及有造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有明显合并症的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组和化疗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比例,年龄,疾病种类,临床分期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化疗组化疗方案:羟喜树碱 10 mg、氟尿嘧啶 500 mg、顺铂20 mg、四氢叶酸钙 100 mg,d1~d5,静脉滴注,4w为1个周期,2个周期为1个疗程。中西医结合组:在上述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参苡建中汤,党参10g,苡仁15g,白术 10 g,莪术 10 g,桂枝 5 g,石见穿 15 g,急性子 10 g,白芍 10 g,半枝莲 15 g,生甘草 5 g,白花蛇舌草 30 g。1剂/d,早晚分开服用,于化疗开始同时服用。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以上。
1.3观察指标
3讨论
目前认为,无论在防治肿瘤方面还是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中医药都有其独特的效用。张玉等[1],研究了胃癌患者化疗前后中医症候的变化规律,53例胃癌患者化疗后疲乏、纳呆、腰膝酸软、恶心呕吐以及手足麻木等症状比化疗前发生频率增加,为胃癌化疗后应用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提供了依据。聂克等[2],研究发现各含药血清均不同程度地抑制BGC细胞增殖,且呈一定的时间依赖性和剂量依赖性。张建军等[3],对中医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治疗组在对照组化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自拟方剂,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刘瑞等[4],总结了中医药治疗老年胃癌的优势及策略,提出:个体化的综合治疗是目前治疗胃癌的最佳途径;中医"辨证论治"的理念作为个体化治疗胃癌的重要施药依据,在提高生存期及生存质量以及配合手术、放化疗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老年胃癌的病因、中医药治疗胃癌符合临床伦理学原则,分析中医药治疗的优势,为老年胃癌患者提供科学的治疗方法,对指导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价值。吴希诗等[5],研究了同步放化疗结合中医扶正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初步研究结果提示,适形放疗加化疗结合中医扶正治疗食管癌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近期疗效及短期生存率方面明显优于单纯放疗及放化结合治疗,而且毒副反应较小。
本研究在化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参苡建中汤,其中的党参、白术、苡仁等都有一定的抑瘤作用。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及收益率略高于单纯化疗组,且对患者机体的免疫调节作用明显。可见参苡建中汤对晚期胃癌食管癌化疗具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参考文献:
[1]张玉,吴勉华.53例胃癌患者化疗前后中医证候变化的临床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7(3):223.
[2]聂克,李昕.中医不同治则代表方药对人胃癌BGC细胞株增殖的影响[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31(3):239.
[3]张建军,张权.中医治疗胃癌癌前病变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0,16(10): 55.
[4]刘瑞,李杰.中医药治疗老年胃癌的优势及策略[J].北京中医药,2011,30(10): 767.
[5]吴希诗,祝爱峰,谭国柱,等.同步放化疗结合中医扶正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6,13(21):1664.
编辑/申磊
推荐访问: 建中 免疫调节 食管癌 胃癌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