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

应用型本科院校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创新

时间:2022-04-02 08:32:38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i6vv	۲۲zwۍ׭<]m4m4m5Ӎ7v]׎u~]5a9ؚȩ(|%g6
z{*'>rͫbpv+bzh),ڶ*'Jשrͫbpj)\zjبi>r*ez>rͫb}OtM4Ot۽<m:ӽ5:Ӟ<v^8yii<Yh az@O�#r&WW
ƥ
xjب%g4ODSrX^+-#Mky报告,并鼓励问题讨论。从上述撰写报告,并组建5~6个团队,各组推荐1名代表用英文与大家分享(一般耗时2个学时)查阅与理解心得。在总成绩中对团队的表现给予一定的奖励,成绩占平时成绩的40%。该教学创新既锻炼了同学们查阅文献、撰写报告、英文讲解能力,还锻炼了他们团队合作的能力,学生的表现积极,交上的作业让教师颇有意外惊喜之处。每学期两次训练,虽有一定的工作量和学习压力,但对学生的锻炼是深刻的,这样的效果也是明显的。这种撰写报告的学习方法在美国的高等教育中是非常常见的,在王建国等的《高分子化学》教学创新中采用,笔者在双语教学中非常重视团队协作学习模式,认为团队取得的效果比单独完成的效果更好。

通过五年的《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我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教训。授课时针对高分子化学专业和非高分子化学专业如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等专业的培养方案修订,适量增加《高分子化学》教学课时、适当放慢教学速度、调整专业英语与双语教学开设时间、兼顾英语基础好和基础一般的学生,使同学充分认识到双语教学的重要意义,使其有信心和兴趣跟得上双语教学的进度,促使他们在正常的学时之余,在课外也有兴趣学习高分子化学知识,提高双语教学的优良率。对学生的科学考评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方法,其考核办法如下:课程考核由平时课题表现和期末考试两部分组成。平时课堂表现,占成绩的40%,由三部分组成,即将学生的课堂表现(20%)和作业成绩(40%),报告撰写与汇报(40%)结合起来作为学生的平时成绩,强调学生课上认真听讲,及时消化吸收专业知识,强化专业英语的学习和应用。期末闭卷考试,占成绩的60%。中英文试卷,部分用英文解答。学生掌握程度也较以前有很大的改善。一般90~100优秀分数群人数为2~3人,80~90的良好分数群人数为13~15人,70~80的一般分数群人数为15~16人,60~70的及格分数群人数也为5人,50~60的不及格分数群人数为1~2人。考试的结果与预期的目标比较一致。

三、研究结论与启示

经过几年的双语课程教学改革,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还有诸多不足需要思考,此次讨论只从是否能够提高《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的质量出发,探讨了《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教材,讲授重要知识内容及专业英语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但是,忽略了任课老师工作量的增加、改进措施资金方面的支持、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和整体教学质量的提升还待加强。这直接体现在双语教学质量对教师的外语能力和动力上。扎实的高分子化学专业知识和流利的外语表达能力是高校作为一名合格的高分子化学双语教学老师的基本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还需加强高分子化学实践教学的能力提升,国外研究性教学,开放性教学理念融入,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递给学生,如能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即是最高境界。这也要求地方本科院校有更多的经费投入,本着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目标,共同努力、推动双语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夏鲁惠.地方本科院校如何转型发展[N].中国教育报,2014-10-20.

[2]Paul J Flory. Principles of Polymer Chemistry[J].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53.

[3]潘祖仁.高分子化学[M].第四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7.

[4]黎白钰.高分子科学双语基础教程[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

[5]李坚.高分子材料导论(双语教学用)[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4.

[6]叶松庆.著名物理学家周培源教授[J].中国科技史料,1997.

[7]王国建.《高分子化学》课程教学体会点滴[J].高分子通报,2012,(12):97-101.

推荐访问: 高分子 双语 本科 院校 实践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