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不稳定边坡的勘察、稳定性分析及处理方法

不稳定边坡的勘察、稳定性分析及处理方法

时间:2022-04-02 08:41:23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馟ii方案或整治设计的建议。

勘探的主要任务为查明滑坡体的范围、厚度、物质组成和滑动面的个数、形状及各滑动带的物质组成;查明滑坡体内地下水含水层的层数、分布、来源、动态及各含水层间的水力联系等。

勘探点的布置原则为勘探线和勘探点的布置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地下水情况和滑坡形态确定。除岩主滑方向布置勘探线外,在其两侧滑坡体外也应布置一定数量的勘探线。勘探点间距不宜大于40m,在滑坡体转折处和预计采取工程措施的地段,也应布置勘探点,另外可以结合一定数量的探井。勘探孔深度的确定依据是勘探孔的深度应穿过最下一层滑面,超过最下层滑面2.0~5.0m,进入稳定地层,控制性勘探孔应深入稳定地层一定深度,以满足滑坡治理需要。

钻进过程中务必要注意滑动面的鉴定。滑带土的特点是潮湿饱水或含水量较高,比较松软,颜色和成分较杂,常具滑动形成的揉皱或微斜层理、镜面或擦痕;所含角砾、碎屑具有磨光现象,条状、片状碎石有错断的新鲜断口。同时还应鉴定滑带土的物质组成,并将该段岩芯晾干,用锤轻敲或用刀沿滑面剖开,测出滑面倾角河沿擦痕方向的视倾角,供确定滑动面试参考。

二、不稳定边坡的稳定性分析与评价方法

根据边坡的岩土体类型可将边坡分为岩质边坡、土质边坡和土岩结合边坡。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方法根据边坡类型和可能的破坏形式,可按下列原则确定:

(一)土质边坡和完整程度为破碎、极破碎的岩质边坡,宜采用圆弧滑动法。假定滑坡的破裂面为圆弧形,计算关键公式为:

Ks=;

其中Ri为抗滑力,Ti为下滑力;

(二)对可能产生平面滑动的边坡宜采用平面滑动法。假设破裂面为直线型,岩土体稳定程度将以其中安全系数K值的最小者来确定,关键公式为

Ks=;

(三)可能产生折线滑动的边坡宜采用折线滑动法计算。折线滑动法为不平衡推力法,关键公式为

Ks=;

(四)对存在多组结构面的岩质边坡,尚应验算受多组结构面控制的棱型岩体局部稳定性;

(五)对土岩组合边坡,应分别验算土体和岩体的稳定性及滑动面穿过整个边坡岩土体的稳定性。

三、滑坡的处理方法

首先滑坡的防治应遵循查明情况、预防为主、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实际情况中导致滑坡的形成条件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地形和地貌、气候和径流条件、其他因素如地震、人为破坏边坡坡角、破坏自然排水系统等。滑坡治理往往采取多种工程措施相结合,应准确分析引起滑坡的主导因素,针对滑坡形成原因,因地制宜,采取下列防止边坡的处理措施的一种或多种:

(一)排水:滑坡体内包含的水对边坡的稳定是很不利的,它既增加了滑坡体的重量,加大了滑动力,同时又会降低滑动面上岩层的内摩擦力。

(二)坡体加固:根据边坡岩土体性质,可采取加固岩土体、设置挡土墙、阻滑桩、锚杆锚定等措施,这些措施都是通过增加抗滑力来提高边坡的稳定性的。

(三)卸载:在保证卸载区上方及两侧岩土体稳定的前提下,可在滑体主动区卸载,如挖方、拆除已有建筑物等,但不得在滑体被动区卸载;

(四)减重和反压:减重即在滑体上部的主滑地段减重,反压即在滑体的阻滑区增加竖向荷载以提高滑体的阻滑安全系数,二者可以结合使用。

四、结束语

(一)滑坡勘察时应结合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各方面因素,合理、有效地布置勘探工作,有针对性地查明滑坡类型及要素、滑坡的范围、性质、地质背景及其危害程度。

(二)边坡稳定性计算、分析方法应根据边坡的类型和可能的破坏形式综合考虑后再确定。

(三)滑坡的防治应遵循查明情况、预防为主、力求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滑坡治理往往采取多种工程措施相结合,针对滑坡形成原因,因地制宜地采取处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卢廷浩 .《土力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2]陆兆臻.《工程地质学》[M].第二版.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8

[3]工程地质手册(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

[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作者简介:李腾,男,现任职于丹东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主要从事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勘察方面的工作

推荐访问: 定边 勘察 不稳 稳定性 方法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