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肠造口病人的心理护理

肠造口病人的心理护理

时间:2022-04-03 09:48:42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 目的探讨行肠造口术的患者的心理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院21例肠造口术患者的心理护理。结果本组21例患者均积极配合医生完成了肠造口术,出院时无1例患者出现情绪不佳,出院后心理状态均较好,生活质量较高。结论合理规范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患者接受肠造口术,提高患者手术成功率,并有助于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治疗效果。

【关键词】 肠造口术;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3.6 【文献标识码】 B肠造口术是一种治疗直肠癌、结肠癌的一种常用方式,该术式主要是通过了人为的方法将肠腔开口于腹壁,且不能够随意控制粪便的排泄[1]。该术式由于改变了正常的生理排泄途径,对患者的自身形象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使得患者在面对术后放疗、化疗的同时,还要承担重大的心理压力,极易造成自卑、焦虑等负面情绪,严重干扰了患者的生活及治疗效果。我科室对肠造口患者进行了专项的心理护理干预,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21例,均为2012年1月-2013年10月在我院行肠造口术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7例,年龄38-84岁,平均(58.3 11.6)岁。直肠癌13例,结肠癌8例,术前手术方案均明确需行肠造口术。

1.2心理状态分析

1.2.1肠造口患者术前心理分析患者一旦被明确诊断为结肠、直肠癌后,均需要承受较大的心理打击,许多患者表现为失望、恐惧,乃至绝望。同时,由于对手术直肠方式的不了解,往往难以接受肠造口术,同时对于手术安全性、手术费用、手术预后等难以明确,有关资料[1]显示:约有96%的病人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心理,难以配合手术治疗,严重影响疾病的治疗。

1.2.2肠造口患者术后心理分析患者行肠造口手术后,由于排便部位从较为隐蔽的会阴部转移至较为暴露的腹壁,且不能由自己的意志来控制排便,常常难以接受身体所带来的这种变化[2]。许多患者第一次看自己肠造口处外翻的肠黏膜,常自感人生一片黑暗,表现为默默流泪、闷闷不乐,难以继续配合化疗及护理,产生极度自卑的心理,乃至自闭。

1.3心理护理

1.3.1术前护理

1.3.1.1关心患者患者刚刚被诊断为直肠癌或者结肠癌,身心均承受着较大的压力,同时被告知将行肛门改道手术,往往会难以接受,出现抵触、拒绝、焦虑、忧郁等不良情绪。患者往往难以接受来自家庭的关爱,更愿意求助具有专业医学知识的医务工作者。医务工作者应该在患者处于心理脆弱期的时候予以关心、爱护,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坚定患者继续治疗的信息。

1.3.1.2合理沟通肠造口患者心理压力的主要来源在于对癌症的恐惧以及肠造口术对个人形象所造成的影响。因此,管床护士应该耐心细致告诉患者人工肛门的重要性,同时告知患者行造口手术仅仅是将粪便的排泄通道由肛门转移到了腹部,对患者肠道的消化功能并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若人工肛门处理得当,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训练,也可以实现自主排便,对正常的生活以及工作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可适当安排肠造口的成功案例作为志愿者对患者进行术前宣教。让患者对造口袋有一个直观、形象的认识,并通过志愿者的现身说法,有效坚定患者治疗的信心和决心。在合理沟通过程中,若患者出现不明原因的拒绝,此时多是由于患者自尊心较强所进行的自我保护,此时宜停止沟通,向家属讲明情况,让家庭的温暖逐步感化患者,待患者心理接受后再行沟通。

1.3.2术后护理

1.3.2.1阶段护理造口患者即使在术前做足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是在手术后发现肠造口时,往往也难以解释。肠造口术虽然是一种挽救患者生命的手术,但是该手术却对患者的身体外形以及自尊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大部分患者的心理变化可以分为以下几期[3]:①震惊;②防御性退缩;③认知;④适应。在最初的两期中,患者同时承担着身体和心理的双重痛苦,自身情绪波动较为明显,悲观时甚至会认为自己的一个社会的遗弃者,常常会产生悲观、抑郁、暴躁等负面情绪,且感情状态处于脆弱而敏感。此时心理护理的主要措施是通过术前建立的和谐患护关系,给予患者必须的心理安慰、鼓励,做好解释工作。待患者情绪平稳后,逐步了解患者的内心世界,打开患者的心结,使得患者逐步接受自己外观上的改变,逐步学会如何正确使用护理造口器材,如何进行正常的生活和娱乐活动,逐步诱导患者尽快进入认知阶段。患者一旦进入认知阶段,常常会表现出对造瘘器材的关注并提出自己的想法,护理工作应合理回应并指导患者正确使用。待患者学会正确使用造口器材时,该患者也平稳过渡到了适应阶段,可以进行很好的工作和生活,有助于患者充满自信的重返社会。

1.3.2.2家庭沟通造口患者对疾病采取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环境给予的支持和帮助。因此,护理工作者应当对家属提出的相关问题进行合理、科学、全面、积极的解答,帮助家庭全面科学认识肠造口手术,使得家属可协助患者进行造口的科学护理,对患者心理进行有效支持,帮助患者重新建立自信,回返社会[4]。

1.3.2.3性生活许多患者虽已处于中年,但仍然是性活跃期,肠造口术术后能否进行正常的性生活是患者及其配偶所关心的重要问题。平时自尊心较强的患者会认为肠造口术后自己将成为有异味、肮脏的病人,难以对配偶产生吸引力,从而导致抑郁、悲伤等负性心理问题的出现。此时,护理人员需要详细、正式告知患者及家属,术后几个月即可恢复正常的性生活,缓解患者心理压力。但是对于男性病人而言,若由于手术范围较广,伤及了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常常会出现养胃,可予以相关治疗[5]。

2结果

本组21例患者均积极配合医生完成了肠造口术,出院时无1例患者出现情绪不佳,出院后心理状态均较好,生活质量较高。

3讨论

肠造口术是直肠癌、结肠癌患者常见的手术方式,其造口的目的在于有助于肠道内容物的输出,缓解肠道压力,解除肠梗阻;保护远端肠道损伤修补或吻合口的顺利愈合。按照造口肠道的位置可以分为空肠造口、回肠造口、结肠造口;肠造口的常见位置有回肠造口:右下腹髂前上棘和脐连线与腹直肌相交处;横结肠造口:右上腹经腹直肌切口;乙状结肠造口: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中外1/3;盲肠造口:麦氏口或者纵、横切口均可。肠造口术主要是在产生生理上痛苦的同时,造成患者心理上的不适应。同时造口在护理过程中要主要观察,防止局部感染等情况的发生。

医护人员和患者的接触毕竟是短暂的,只有家属的支持和帮助才能长久有力。应指导家属充分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对患者理解并做到细心体贴。特别是对于老年患者,适当次数的探访和全程陪护以及饮食起居的照顾更能重燃患者生活的信心。还有一些年轻患者要求的生活质量很高,会要求过性生活,但是腹壁结肠道口在性生活中对配偶产生不良的视觉及心理影响是不可忽视的。配偶的理解和配合对患者身心康复至关重要,因此在做好患者心理护理的同时,也要做好其配偶的心理指导,只要患者体力恢复,是可以进行性生活的,肿瘤不会因此而复发转移和“传染”,患者配偶也不要因为腹部的肛门而影响性生活质量。护理人员还应该消除家属进行肛门造瘘口护理时的心理不适,以免加重患者的自卑感和被抛弃感[6]。日常生活中,指导家属鼓励患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和体育活动,找回自己的价值,减轻心理压力,帮助患者建立一个充满爱的支持环境,帮助其重新回到社会。

总之,肠造口并发症的产生、不仅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工作负担,更造成病患身心的痛苦,故而肠造口预防护理是相当重要的。通过对造瘘口患者的心理护理,使患者能够正视自己的疾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重新适应生活,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林惠兰.Miles术后的造口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08,23(3):149.

[2] 官计,王忠立,袁冬梅,等.对肠造口患者及家属实论健康教育对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医学信息,2008,21(3):395-396.

[3] 肖岚.肠造口患者的心理问题及护理干预[J].中国医疗前沿,2008,18(1):10-14.

[4] 万结森,朱建华,周志伟,等.造口康复治疗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6:197-199.

[5] 杨小平,殷小勇,吴举.促进危重患者家庭支持的护理干预[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12):17-18.

[6] 纪建波,郑伟,冯燕,等.肠造口患者的心理护理[J].当代护士,2013,4(1):146-147.

推荐访问: 病人 护理 心理 肠造口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