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互联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互联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研究

时间:2022-04-04 09:26:48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全方位融入了我们的生活,“互联网+”已经成为了当下时代发展的新动力。在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中也离不开互联网这个优势资源,互联网可以让学生了解课堂外的知识和文化。通过互联网可以增加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更加接近实践项目及设计,而不仅仅是纸上谈兵。本文在“互联网+”背景下,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进行研究,以期对环境设计专业的发展提供思路。

关键词:互联网+ 环境设计专业 创新创业能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变革,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加严峻,怎样能让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在“互联网+”的社会背景下具有竞争力,提高大學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当今“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社会在互联网的时代下发展,我们的教育也应该与时俱进。所以课堂教学也应该积极地与互联网相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发展。

一、相关概念释义

1、“互联网+”。“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经济形态,它是能把传统模式与互联网信息结合到一起,以优化,更新,改革等形式来进一步的推进社会的发展。这其中关键就是创新,只有创新才能让这个+真正有价值、有意义。正因为此,“互联网+”被认为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新业态,是知识社会创新2.0推动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演进。通俗来说,“互联网+”就是“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利用互联网技术与传统行业模式进行融合,衍生出新的模式。

2、创新创业。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其中“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正是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主题,被称作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的“新引擎”,可见其重要作用。在现在的互联网+的大形势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需要加强,作为社会的未来的主力军,应该跟上时代的脚步加入到创新创业的大军中去,带动社会发展的新节奏。在这“双创”加“互联网+”的大环境下运用自己所学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带来新新职业拓宽就业道路。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大学生跟随创新创业潮流是一种必然现象。

二、“互联网+”背景下环境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所面临的问题

缺乏创新创业的意识:近几年国家与政府对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政策有很大的扶持,学校也强力支持学生们积极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但是学生的创新创业知识和意识还是不够充足。在不同的高校里面对于创业创新能力培养也有着不同的教学方式,学生们可选性比较局限,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式很重要。传统的固有教学模式还是对环境设计专业学生的教学较为理论化,对创新创业方面的知识和实践的培养则相对较少。

传统教学观念:传统教学观念在部分高校里都只是等到学生有创业的意向时才对其进行创新创业的辅导。然而这并非正确的教学观念,这样只会让少数的学生得到相关的专业知识。还有些学校认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只需开设一些相关的专业课程就足够了,但却忘了实践更能激发人们的创新思维。

培养目的不具体:很多学校给予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教导是没有针对性的。不同的学校都有不同的教学模式,而对于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培训比较笼统,更加没有针对性。例如: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生他们以后就业所需创新创业的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否能针对这个专业去定制教学方案

缺少合适的教学方法:对于创新创业知识的教导最好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不然会起到相反的作用。在实际教学中,有些需要改进的方面:1、教学方法单一。这个显像在高校里很普遍,教师们大多的教学方式都比较雷同,很少进行创新。2、方式传统。传统的上课教学模式,学生们不感兴趣昏昏欲睡或无心听课都是常有现象。3、互动较少。教师在讲台上讲着自己的课而与学生无交流,学生对上课内容理解不深。

三、“互联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

在互联网+相关技术的基础上,将其与环境设计专业课堂教学相结合,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如:在环境设计专业里我们想要让学生能更多扩大眼见,除去坐在教室里上课听讲,课前资料的查阅、国内外案例的了解学习都是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提前了解的。做设计需要大量的前期调研和素材这些都是课堂上老师没有办法一一列举的,同学们可以通过互联网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而不局限与课堂上的知识。在互联网+教育模式下,我们的课堂可以做出改变。积极运用互联网技术代替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在这个新型的时代里也有许多新的教学模式出现,例如线上教学等,这些新的教学模式不但学生喜欢还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再配合课堂上的教学能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知识。

创新创业实践体系的形成是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素养的重要途径。每所院校开展学生实践活动的方式和地点都不相同,甚至于同所院校的不同系部、不同专业也都建立了自己的实践基地,这些共同构成了一所院校的实践体系。实践体系不能是职业院校独自构建的, 而是通过专业建设和教学中学生实践的需要,与行业、企业沟通联系,多方共同培育建立的。环境设计专业在运用“互联网+”进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中可以有自己的一套体系。对于创新、创业、实践这几方面进行针对性的培养。如课上让学生把自己在互联网上了解到的案例进行分享、举办以概念创新为主的创意比赛等培养学生的知识积累及思维的发散。鼓励学生假期到相关设计单位学习,同时也也邀请各企业单位优秀实践者到校给学生们进行讲座并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使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有较大的帮助。

结束语

大学生响应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自主创业,是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大学作为人才输出的主要阵地,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在现互联网社会中的重要任务。通过互联网+传统教育方式的结合,提高大学生的培育创新创业能力、改革教学方式等。使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具备更加完善的创新创业能力不再只是纸上谈兵,实践能力强。 综上所述,互联网+教育理念与模式的运用,不仅能够提高环境设计专业的教学效率,还推动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使学生享受课堂,有更广扩的眼界,提高创新创业的能力。

参考文献

[1] 魏薇.“互联网+”背景下环境设计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策略[J].美术教育研究,2019(07):156-157.

[2] 邢雅丹.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的探析[J]. 教育教学论坛, 2018, 385(43):45-46.

[3] 黄伟名.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基于“互联网+”的分析[J]. 丝路视野, 2017(33):69-69.

[4] 齐延成, 马梦云. “互联网+”下的环境设计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学模式研究[J]. 设计, 2018, No.290(11):73-74.

[5] 刘曼.“互联网+”背景下工商管理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J].知网,G434;C93-4;F279-4

作者简介:张冬婷(1992—),女,广西省北海市,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初级助理工程师,环境艺术设计。

通讯作者:王明森(1984—),男,山东省潍坊市,北海艺术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课题项目:本文为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7JGA36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推荐访问: 互联网 环境设计 培养 能力 创新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