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姚晓明:延续光明的使者

姚晓明:延续光明的使者

时间:2022-04-04 10:12:46 来源:网友投稿

2005年9月17日清晨,74岁的丁剑芬老人走了。她是汉口铁路医院的退休医生,一年前被查出患十二指肠壶腹周围癌。从知道病情的那一天起,丁剑芬就希望捐献自己的眼角膜。她背着儿子给自己的妹妹和亲戚、朋友逐个打电话。因为按照温州老家的风俗,带着空空的眼窝进天国是“死后不得安生”。她说:“晓明取角膜的时候你们不要阻拦他,这是我自己的决定。”姚晓明是深圳眼科医院医生、深圳狮子会眼库执行主席。

9月17日7时50分,丁剑芬被宣告脑死亡,面庞消瘦面容却安详。半小时后,姚晓明的同事袁风波医生走进病房,摘取了她的眼角膜。袁风波的手一直颤抖。他说:“从999年姚晓明为向春梅完成了第一例角膜无偿捐献手术至今,深圳眼库有了第70位捐献者——姚妈妈。”姚晓明为母亲装上义眼,泪珠大滴大滴地滚落,最后,在母亲的额头深深吻别。

9月18日8时许,深圳市眼科医院院长黄丽娜赶到医院组织手术。来自四川绵阳28岁的曹均蓉和来自广东茂名37岁的邓水森成为眼角膜的受益人,姚晓明亲手将母亲的角膜移植在他们身上。“这次手术与以往很不相同,当我将角膜缝上第一针时,就感觉到母亲在看着我,她在看着我手术,看着我用她的角膜给患者带去光明,实现她的遗愿。失去母亲,我很难过,但及时做移植手术是我在中秋节纪念母亲的最好方式。”姚晓明说。

角膜病是仅次于白内障的第二大致盲眼疾我国角膜致盲患者至少有200万人,如果进行角膜移植,70%的患者可以治愈,也就是说全国有140万患者可通过角膜移植等手段复明。但我国每年可实施的角膜移植目前也就6000例左右,这是由于角膜奇缺造成的。由于供体匮乏,患者常常因为延误治疗、角膜穿孔而导致失明。从1999年第一个捐献角膜的向春梅开始,丁剑芬是深圳第70位,也是今年的第20位角膜捐献者。在姚晓明等人的奔走下,深圳在全国第一个为人体器官移植立法,角膜捐献数量居全国首位。(齐洁爽摄影报道/《新京报》)

资料

白求恩奖章

白求恩奖章是1991年卫生部第14号部长令发布的《全国卫生系统荣誉称号暂行规定》中设置的荣誉称号,由人事部、卫生部共同颁发,授予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术,并在工作中有卓越贡献的医务人员。它是对全国卫生系统模范个人的最高行政奖励。凡获得“白求恩奖章”者,同时接受荣誉证书和通报表彰,并享受省、部级劳动模范待遇。1994年以来,获“白求恩奖章”的有:

1994年:赵雪芳

1995年:方圻、耿士英、郭维淮、南忠

1996年:吴蔚然、顾玉东、徐景藩邓威特、由景瑶、刘炎玲

1999年:吴登云

2000年:王忠诚、戴宗晴、杨公衍沈为众、李国桥

2003年:邓练贤、叶欣、梁世奎陈洪光、李晓红

2004年:易为民、钟南山、汤钊猷任继学、王撷秀、韦加宁

(新华社)

推荐访问: 光明 使者 延续 姚晓明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