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比较两种不同职业健康人的血脂、转氨酶的水平和脂肪肝发病情况

比较两种不同职业健康人的血脂、转氨酶的水平和脂肪肝发病情况

时间:2022-04-05 10:21:59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 目的:对信阳地区两种不同职业的健康人血脂、转氨酶水平与脂肪肝之间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由本院体检中心提供的三组健康体检者,信阳市有线电视台组129例和市大河报报社工人组138例以及健康体检组78例。血脂采用酶法,转氨酶采用速率法。仪器为东芝TBA120F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宁波美康生物科技公司提供。脂肪肝患者由B超室参照统一超声波诊断标准来诊断。结果:两组各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线电视台组脂肪肝的患病率(29.8%)高于大河报报社工人组(8.9%)。结论:血脂和转氨酶水平与脂肪肝患病率密切相关。

【关键词】 血脂; 转氨酶; 脂肪肝; 健康体检; 有氧运动

随着近年来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很多行业工作电信化,交通工具的日渐发达等,人们的运动量逐渐减少,脂肪肝的患病率也在提高[1],脂肪肝有20%~30%的患者可发展为肝硬化,肝癌及肝功能衰竭的患病率远高于健康者。除了常见病因如肥胖、乙醇中毒、糖尿病以及营养失衡、遗传、药物、妊娠代谢紊乱等引起的脂肪肝以外[2],还与适当的有氧运动有关[3]。为了解信阳本地区人群脂肪肝发病因素以及脂肪肝与血脂、转氨酶水平的关系,现将来本院做健康体检的两个不同单位即有线电视台组129例和市大河报报社工人组138例人员资料进行分析,对健康人预防脂肪肝有一定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7例均来自2011年5月-2012年5月来本院体检科进行健康体检的在职工作人员及部分离退休人员,其中信阳市有线电视台组129例和市大河报报社工人组138例,年龄20~80岁;另外健康对照组78例,年龄19~75岁。本统计资料包括空腹血脂和转氨酶检测及肝、胆B超检查。严格按体检要求,保持平常的生活和饮食习惯,3 d前忌酒,空腹12 h后抽取静脉血。

2 结果

有线台组与健康对照组血脂和转氨酶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河报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线台组脂肪肝的患病率(29.8%)高于大河报组(8.9%)。见表1。

3 讨论

脂肪肝由多种因素或疾病引起,使肝细胞内脂肪过度堆积,是常见的弥漫性肝病之一[5]。正常人的肝内总脂肪量约占肝重的5%,内含磷脂、甘油三酯、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脂。临床中由于多种病因引起的脂肪在肝细胞内异常积累,肝内总脂肪成分发生变化即主要是甘油三酯及脂酸,而磷脂、胆固醇及胆固醇脂只少量增加,此病理状态是肝脏对各种损伤产生的最常见反应。脂肪肝患者肝脂肪量超过5%为轻度脂肪肝,超过10%为中度脂肪肝,超过25%为重度脂肪肝。脂肪肝的病因见于以下几种情况:长期饮酒,导致酒精中毒,致使肝内脂肪氧化减少,慢性嗜酒者近60%发生脂肪肝;长期摄入高脂、高糖、高淀粉饮食等,使肝脏脂肪合成过多;肥胖,缺乏运动,使肝内脂肪输入过多;糖尿病;肝炎;某些药物引起的急性或慢性肝损害。脂肪肝的发病机制是脂类代谢障碍。高脂肪饮食、高脂血症及脂肪组织动员增加(饥饿、创伤及糖尿病),输送入肝的游离脂肪酸(FFA)增多,为肝内三酰甘油合成提供大量前体;急性酒精中毒和苏氨酸缺乏、摄入大剂量巴比妥盐等使肝细胞内三酰甘油及游离脂酸合成增加,食物中缺乏必需脂肪酸;热量摄入过高,从糖类转化为三酰甘油增多;肝细胞内游离脂酸清除减少,过量饮酒、胆碱缺乏、四氯化碳和乙硫氨酸中毒等均可抑制肝内游离脂酸的氧化。乙硫氨酸中毒及胆碱缺乏可阻断磷脂合成;VLDL合成或分泌障碍等一个或多个环节,破坏脂肪组织细胞、血液及肝细胞之间脂肪代谢的动态平衡,引起肝细胞三酰甘油的合成与分泌之间失去平衡,最终导致中性脂肪为主的脂质在肝细胞内过度沉积形成脂肪肿。

有报道脂肪肝患者中冠心病、原发性高血压和糖尿病的发病率显著高于非脂肪肝者[6];也有调查分析表明脂肪肝患病率基本上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这是因为随年龄的增长运动量逐渐减少,加之内分泌的变化,摄入过多脂肪、脂蛋白合成障碍或肝内脂肪利用减弱时,脂肪蓄积,肝脏合成磷脂的能力降低,从而引起脂肪肝患者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7];还有数据表明脂肪肝患者男性高于女性,这可能与女性内分泌、饮酒少,有的不饮酒,注重体型,注重自我保健有[8];另有临床研究发现,生活在高海拔地区的人员,脂肪肝发生率高,原因是高原缺氧可能对肝脏造成影响,因为肝脏是人体内最重要的生物转化器官,是脂类代谢的中心,其许多功能需要耗氧,缺氧环境下对肝脏发挥正常功能必定产生相关的影响[9]。因此,高原地区的人员定期进行健康体检对治疗和预防脂肪肝都具有重要作用。笔者认为,本文数据表明的也是同样的机理,大河报工人组每天送报进行定时定幅度地户外运动,能有效地完成体内脂类有氧代谢,血脂与健康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故与脂肪肝密不可分的转氨酶水平也正常,降低脂肪肝的患病率[10],而有线电视台组则室内工作时间长且有氧运动量小,易造成肝内脂肪氧化减少而代谢异常,导致血脂和肝功转氨酶异常,故脂肪肝的患病率(29.8%)高于大河报报社工人组(8.9%)。

综上所述,为避免脂肪肝患者在较短的时期内发展为不可逆的肝损害[11],临床上建议不仅从合理饮食、节制饮酒和药物上进行及时控制和治疗,而且要长期有效地参加中等量有氧运动。

参考文献

[1] Fan J G, Farrell G C. Epidemiology of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in China[J]. J Hepatol,2009,50(1):204-210.

[2]刘鹏举,马方,楼慧萍,等.脂肪肝危险因素与脂肪肝严重程度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9,17(9):697-698.

[3]郝志华,王俊明,李岩,等.不同职业人群脂肪肝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2,15(21):2444-2447.

[4]梁锡阳.腹部B超筛查3796例健康体检者脂肪肝患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8):95-97.

[5]杨红梅,赵晓东,王晓艳,等.公务员体检中脂肪肝的相关因素分析[J].西部医学,2009,21(8):1419-1420.

[6]徐莉,胡波.对不同人群单纯性脂肪肝患病率的分析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9,26(4):256-260.

[7]唐永忠.脂肪肝郁年龄,体质量指数和血脂水平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杂志,2007,23(11):1623-1624.

[8]马金香,陈平雁,周永健,等.广东省脂肪肝危险因素1:1配对病例对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4):648-650.

[9]张婷,吴天俊.高海拔地区机乘人员脂肪肝患病情况调查分析[J].青海医药杂志,2008,38(1):47-48.

[10]谢霞,梁圣彬,李世存,等.脂肪肝超声诊断与血脂、血糖和肥胖的相关性分析[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7,28(4):331-333.

[11]刘玉霞,尹石华,史健,等.脂肪肝与铁蛋白、血脂及转氨酶的相关性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9):1001-1003.

(收稿日期:2012-11-27) (本文编辑:王宇)

推荐访问: 转氨酶 两种 发病 血脂 脂肪肝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