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老年糖尿病的护理进展

老年糖尿病的护理进展

时间:2022-04-06 08:27:45 来源:网友投稿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8糖尿病(DM)在发达国家中发病率及死亡率仅次于心血管病及肿瘤,我国近年来DM患病率也逐年上升[1]。老年DM包括60岁以后才发病或者是60岁以前发病而延续至60岁以后的老年患者[2]。下一世纪初期,发达国家中65岁以上的老年人将占20%左右,我国也将进入老年化社会。本文对老年DM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饮食治疗护理

饮食治疗是治疗DM的基本措施之一,是重要的一环[4]。70%~80%老年人的病情靠限制饮食,增加纤维素和适当的轻体力活动即可控制[1]。凡新诊断的老年DM患者,葡萄糖糖耐量降低及NIPDM应立即开始饮食疗法[2],饮食疗法的宗旨是控制血糖,减轻体重,改善脂类代谢,通过合理的营养达到最佳健康状态[5],对于老年肥胖病情较轻者可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6]。临床上老年DM患者的膳食应根据其健康状况来确定,并从多方面评价老年DM患者的营养状况,如临床实验室监测有无维生素B6、维生素B12、叶酸、维生素D、钙、锌缺乏等营养不良的潜在危险等[4]。美国仍沿用对成人2DM患者的建议,即蛋白质为总热量的10%~20%,脂肪30%,碳水化合物占50%~60%[2];国内则结合患者饮食习惯及特点制订不同类型和DM饮食,碳水化合物占总热量的60%~70%,蛋白质15%~20%,脂肪30%以下[4];而日本DM协会推荐的食品交换法是将食品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产生的总热量及重量有机联系在一起,找出其中的规律,便复杂的计算简单化,容易掌握[7]。因此食品交换法是目前最合理的饮食疗法。

2用药的护理指导

2.1服用降糖药的指导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糖药有三大类:即磺脲类、双胍类、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8],磺脲类服药时间选在餐前30 min左右,优降糖降糖作用最强,易引起低血糖,老年DM慎用,第二代脲类药物,用于老年DM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4]。

2.2胰岛素的应用指导

约30% 2DM患者OGTT结果显著升高,提示体内胰岛素、β细胞功能衰竭或极度胰岛素抵抗,这类患者用减轻胰岛素抵抗措施,合并用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理想,需外用胰岛素治疗[9]。

2.2.1胰岛素的用法

如全日胰岛素总量分2次注射,则总剂量的2/3应在早餐前皮下注射;如分3次注射,早餐前剂量应最大(40%),午、晚餐前各30%[10],注射胰岛素要在餐前30 min皮下注射,注射胰岛素后0.5 h之内进餐,防止低血糖发生[3]。预防低血糖的方法及相应处理措施,各种并发症表现及护理等。

2.2.2胰岛素注射部位的选择

由于注射部位、注射深度、温度及运动等因素会影响胰岛素的吸收与注射效果,而各部位皮下组织胰岛素吸收率的变化是引起血糖浓度波动的重要因素[11],有试验显示[11],腹前壁皮下注射为较理想的方法之一。但须指导患者经常检查并更换注射部位,用指尖轻触每一个注射部位,如触到硬结、肿块或表皮凹陷,感到痛楚及颜色改变应在症状消除前暂时避免在该部位注射胰岛素[12],目前推荐患者使用先进的注射器,丹麦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诺和笔,对机体创伤性小,修复快,带来的痛苦小,用药剂量准确。

2.3用药的依从性

DM病程长,往往需要终生治疗,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显得十分重要。而老年DM患者遵医嘱用药的情况往往较差,即用药依从性较差[13],因此,应采取有利于患者用药依从性的对策,控制疾病,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3运动疗法指导

运动疗法是指DM患者长期规律的运动锻炼而言,主要适用于2DM患者尤其以肥胖者效果更佳,但必须慎重确定运动的对象,老年患者进行运动时应严格掌握指征[14],根据患者的病情,爱好去指导患者选择合造的运动方式,如散步、保健操、太极拳、老年迪斯科等,其中以散步为最简单易行[15],运动能提高老年2DM患者的糖耐量,并增加其胰岛素敏感性。但老年人刚开始运动量不能过度,美国DM协会推荐运动的强度可以心率作为指标,应控制在该年龄新达到的最高心率的60%~80%[5],运动时间为餐后1 h,每次30 min左右,运动前应用5 min~10 min热身和放松,要注意运动中和运动后感觉,出现呼吸费力、头晕、面色苍白等症状,应及时停止运动[2]。注射胰岛素的DM患者,应避开血药浓度高峰時间进行活动,以防止低血糖的发生。故DM患者应正确掌握运动疗法及其护理。

4健康教育

DM是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治疗手段主要靠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和药物治疗。而控制饮食,适当运动疗法须持之以恒,因此,需要对不同层次老年DM进行健康教育[3]。健康教育形式有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DM讲座等。调查研究表明:单靠传统卫生宣教或出院指导,健康讲座等,都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取得理想结果。目前,采用三者有机结合起来并在此基础上加以社区护理干预(群体教育、个别指导和跟踪随访),根据老年人特点有计划地教育,不失为目前老年DM教育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国秀娣,成 琦。老年糖尿病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1996,11(8):29

[2]蒋国彦。老年人糖尿病的防治。中级医刊,1997,32(4):20

[3]陈丽兰.老年糖尿病的护理[J].衡阳医学院学报,2001,29(5):573.

[4]孙耐芳.老年糖尿病的护理[J].中国基层医药,2003,10(4):375.

[5]刘晓明.糖尿病的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8,17(2):58.

[6]唐玲玉.浅谈糖尿病的综合饮食疗法[J].中华护理杂志,1994,29(9):557.

[7]冯正仪.对460例糖尿病的患者饮食治疗现状的调查报告[J].实用护理杂志,1996,12(12):543.

[8]胡绍文.实用糖尿病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141.

[9]汤正义.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治疗指征的探讨[J].临床内科杂志,1997,32(4):45.

[10]马学毅.糖尿病时的胰岛素应用[J].中级医刊,1997,32(4):45.

[11]付海英.浅谈糖尿病的护理体会[J].职业与健康,2003,19(1):160161.

[12]夏同霞.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8):603604.

[13]周谨.老年糖尿病用药依从性差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02,17(1):13.

[14]王大海.糖尿病患者的运动疗法及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8):445.

[15]曾熙瑗.老年护理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

推荐访问: 糖尿病 老年 护理 进展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