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藏獒犬钩虫病的防治措施

藏獒犬钩虫病的防治措施

时间:2022-04-06 10:12:1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犬钩虫病是藏獒比较多发而且危害严重的寄生虫病。钩虫寄生于小肠(以十二指肠为主)内,狐狸、獾、浣熊等肉食兽也可感染发病。本病以贫血、排黑色柏油粪便、消化功能紊乱及营养不良为主要特征。

关键词: 藏獒犬;钩虫病;防治

中图分类号:S855.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3637(2017)01-0049-01

1 病原与流行

犬钩虫虫体淡黄色,头端稍向背侧弯曲,口囊发达。口囊前缘腹面有3对锐利的巨齿,各向内呈钩状弯曲,深部有一对三角形尖齿。雄虫长10~12mm,雌虫长14~16mm。虫卵钝椭圆形,浅褐色,内含8个卵细胞,大小为56~75μm×34~47μm。常见于南方地区。

本病多发于夏季。藏獒吞食环境中的感染性幼虫而感染,也可经皮肤、黏膜感染,由毛囊、汗腺或皮肤破损处主动钻入犬体内。此外,犬钩虫还可通过胎盘、初乳感染。

急性病例多发生于幼獒。通常在粪便中尚未排出虫卵就已发病,病犬黏膜苍白,消瘦,被毛粗硬无光泽、易脱落,食欲不振或废绝,异嗜呕吐,消化障碍,下痢和便秘交替发作,粪便带血或呈黑色,严重时如柏油状,并带有腐臭气味,最后衰竭而亡。经胎盘或初乳感染的仔犬,生后2周左右出现严重贫血,导致死亡。成年獒感染少量虫体时,一般只出现轻度贫血、营养不良和胃肠功能紊乱的症状。如感染性幼虫大量经皮肤侵入时,皮肤出现发炎、奇痒、脱毛和角质化等症状。有的四肢浮肿,后破溃,或出现口角糜烂等。

2 诊断

急性感染时,可根据临床癥状和发病年龄做出初步诊断。确诊必须在粪便中找到虫卵,粪检虫卵可采用直接涂片法或饱和食盐溶液漂浮法。胎盘或初乳感染的幼獒在虫卵进入粪便以前,可见有急性贫血,甚至死亡。

3 预防接种与治疗

3.1 预防接种

犬病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不要心存侥幸,认为犬一旦发病,只要找兽医或药物治疗就可以了。这样的思想不但养不好藏獒,还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常言道:防患于未然。这就要求在饲养犬时,一定要先驱虫,然后按规定完成免疫接种,如果犬在感染寄生虫的情况下免疫疫苗会造成免疫失败。

3.1.1幼獒的预防接种

在幼獒出生30 d时,口服丙硫咪唑等驱虫药。驱虫后,如犬体况一切正常,在第50 d(从出生日算起,已断奶)时,如天气晴朗,可以注射第1针(次)五联或六联(九联)疫苗(阴天、下雨、下雪及犬感冒发烧、腹泻等情况下不可接种)。

从第1次接种疫苗日算起,至第15 d时再注射第2次疫苗;从第2次接种日算起至30 d时,再注射第3次疫苗,方接种完成;接种完成后,以后每隔2个月必须驱虫1次。

3.1.2 成年獒的预防接种

虽然成獒的身体状况及抗病能力较强,也应按规定每年进行驱虫和接种预防。要求每3个月驱虫1次;每年春、秋两季必须先驱虫,5 d后,若犬体况正常、天气晴朗即可免疫接种。成年獒每年接种1~2次。

3.2 治疗

3.2.1 20%碘硝酚注射液10ml/kg体重,1次皮下注射,效果好。

3.2.2 左旋咪唑10mg/kg体重,1次口服。

3.2.3 丙硫咪唑50mg/kg体重,口服,连用3 d。

3.2.4 甲苯咪唑22mg,混于饲料中。

3.2.5 对贫血严重的犬要输血,同时投服止血药、收敛药、VB12、铁制剂等。

3.2.6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配合使用贯仲10g、茎硝10g、木香10g、槟榔15g、鹤虱10g、使君子10g、雷丸10g、巴豆1个,共研细成粉末拌在饲料中连喂3d,每次10g。

推荐访问: 钩虫病 藏獒 防治措施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