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瘦素抵抗(LR)对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的作用与临床意义。方法选择30例病人(观察组)进行血清瘦素(LEP)与观察组胰岛素水平测定,并作相关分析,同时与正常健康人(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瘦素水平为(9.85±4.83)μ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94±2.26)μg/L;胰岛素水平为(16.27±4.63)mIU/L,与对照组的(9.59±2.84)mIU/L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高瘦素血症/瘦素抵抗可能是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的病理特征之一,在其康复中起重要作用。
关键词:瘦素;胰岛素;糖尿病;中风后遗症
中图分类号:K743.3 R2S5.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9-0813-02
糖尿病的中风发病率甚高,但绝大多数以脑梗死为主。有关急性患病与瘦素(leptin,LFP)的关系探讨已见报道,然而其后遗症与其水平的变化则少见,特别是瘦素抵抗与发病、康复有无影响尚不明了。本文以临床观察为基础,探讨瘦素和其抵抗在本病中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病人30例为观察组,所有病人均在住院时经脑CT证实为脑梗死,出院后1年仍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其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45岁~78岁(65.7岁±10.2岁);病程1年10年(4-2年±3-6年)。临床表现以肢体瘫痪、言语障碍、血管性痴呆为主。同时设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30名,年龄(65-2岁±9-1岁),各项检查基本正常。
1.2 方法30例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病人均以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7.8 mmol/L,餐后2 h血糖<10.0mmol/L)。后遗症长期间断服用活血化瘀中药或抗凝防栓西药。12例超体重者体重指数(BMI)>27 kg/m2,其余在正常范围内。
1.3 观察指标及仪器血清瘦素(leptin,LEF)与胰岛素(INS)试剂盒由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提供,批内、批间CV分别<5%,10%,操作按说明书进行。所用仪器为上海核福光电公司生产的SN-697B双探头γ计数仪。
1.4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两样本间比较用t检验,各变量值间关系用Pearson相关分析。
2 结 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瘦素及胰岛素水平比较。
2.2 糖尿病中风后遗症不同体重病人瘦素和胰岛素水平。
3 讨 论
瘦素抵抗是肥胖重要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之一,近年国内外研究证实高瘦素血症与脑血管病关系密切,但也有持不同观点的报道。瘦素水平与血压升高及血脂、尿酸、胰岛素含量增加呈正相关,产生代谢综合征,是心脑血管事件频发引起的危险因子,故而对瘦素的研究已越来越重视。
瘦素与糖尿病关系为当今研究热点。瘦素和胰岛素是调节体内物质与能量代谢的两种重要激素,对多个种类、不同性别的人群进行观察发现,胰岛素与瘦素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一方面瘦素可通过引起胰岛B细胞超抑制状态而抑制胰岛素分泌,也可直接抑制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脂肪组织、肌肉、肝脏对葡萄糖的利用,导致胰岛素抵抗和高胰岛素血症。另一方面,胰岛素又刺激瘦素的分泌。
瘦素能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其慢性作用可促使血压升高,并在脑血管病变及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血小板上有长型瘦素受体表达,可导致血小板功能异常以及纤溶系统调节失衡,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展。本观察中30例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病人存在高瘦素血症及高胰岛素血症,且大多数伴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此结果表明,高浓度的瘦素与高胰岛素血症是阳碍疾病康复的病理基础,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以纠正瘦素抵抗产生的机体组织全面复原。
本观察还显示,超体重糖尿病中风后遗症病人瘦素与胰岛素水平显著高于体重正常病人(P<0.05)。临床表现在神经功能康复方面较正常体重者差,这其中除中风病变轻重有关外,推测可能与肥胖引起的代谢障碍等密切关系。瘦索水平增加可以促进脂肪细胞表达血管紧张素原增加,间接通过经典的肾素一血管紧张素系统,促使系列脑血管发生新的病变、血管性痴呆等,导致中枢性病变难以康复或再度卒中。肥胖、高瘦素/瘦素抵抗、高胰岛素/胰岛素抵抗可相互影啊,并形成某种形式的恶性循环,协同增加脑血管病变的危险性,并在中风后遗症中的康复中起到较重要的作用。
瘦素作为脂肪细胞分泌的产物,在脑血管病变中尚参与了免疫细胞因子加速脑组织的炎症、免疫与促进脑梗死的作用。因此,对瘦素及其抵抗的深入探讨,将有助于进一步防范和治疗糖尿病中风后遗症,为寻找新的思路和方法提供科学论据。
本文编辑 王雅洁
推荐访问: 抵抗 糖尿病 关系 研究 中风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