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对幼儿园双语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对幼儿园双语教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时间:2022-04-09 10:11:18 来源:网友投稿

为了彻底改变我国英语教学的弊端,提高学习者的英语交际能力,双语教学被赋予历史使命,成为我国教育界的热点问题。许多具有超前意识的家庭把孩子送到双语幼儿园接受早期启蒙教育,一时间双语幼儿园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本文对幼儿园有没有必要开展双语教学,采用何种模式进行双语教学,以及如何评价双语教学的效果等有关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以期有助于学前双语教育市场的健康发展与完善。

一、对幼儿园双语教学必要性的认识

所谓幼儿园双语教学是指在学好母语普通话的基础上,对幼儿进行第二语言(英语)的启蒙教育,初步学习和习得外语。接触一点外国文化,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1 幼儿园双语教学的语言学基础

从语言与思维关系的角度看,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思维可以用本族语言进行,也可以用外国语进行。幼儿正处于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如果不及时从事两种语言的协调活动,创造适宜的环境。儿童将永远失去这个自然取胜的机会。对幼儿实施双语教育可以避免学龄后期才开始的外语教学中出现的本族语对外语的前摄效应。减少本族语与外语之间的中介活动(心译活动)。

通过观察幼儿学习英语的实践。我们发现幼儿学习英语的方法大致有三种途径:直接模仿与所代表的事物联系;利用已知外语来解释或作比较;利用已知的本族语来解释、对比和翻译。幼儿双语教育更多是将第一种学习方法转化为教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而这种途径与学习本国语的过程大体相同。就此而言,幼儿双语教育是适宜的。

2 幼儿因双语教学的生理学基础

现代脑生理学的研究证明:人脑的左半球同抽象思维、逻辑、语言有关,具有理念的、计算的、分析的、语言的功能。人脑的右半球同形象思维、知觉和空间有关,具有音乐、绘画、综合的几何空间功能,也有一定的语言理解能力,但远不如左半球。从幼儿园开始双语教学的实验可以充分训练和培养幼儿左脑的语言逻辑思维能力,调动右脑的积极性,使左右脑协调活动,充分发挥幼儿大脑的智力潜力。

3 幼儿园双语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神经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汉字是以声音和图形两种编码方式进入大脑神经的,人脑的左半球是储存语言编码的,右半球是储存图形编码的。被称做“双脑文字”的汉字在认知方面为幼儿学外语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们要把它移植到英语学习上来,改变英语的纯表音性,有意识地注入图形概念,形成双脑思维,实现双语学习的相互促进。

二、对幼儿园双语教学模式的探讨

(一)确立有效的双语教学目标是幼儿园双语教学的前提

双语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幼儿听说双语的兴趣,帮助幼儿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进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的协调发展。

1 双语教学的认知目标

双语教学的认知目标是教师应关注幼儿言语智力的发展,注重引发幼儿学习双语的自觉性,让幼儿进行有意义的学习,给予恰当的激励,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第一,双语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要尽可能地创设真实的语言教学情景,提倡跨科目的语言学习,以主题式单元架构课程活动,以双语架构幼儿的学习,整合五大领域的课程内容。按主题安排学习区,将语言的教学统整、融入各领域知识的学习活动中。

第二,注重培养和训练幼儿学习双语的耐心。立足于幼儿现有的知识经验。使幼儿在双语新旧知识经验的交互作用上产生联系。

第三,注重提供全方位的视、听、说教学环境。把汉语和英语同时作为交流工具和学习手段,在充分的教学互动和参与中,促使幼儿思维中双语转换机制的形成,帮助幼儿获得学习双语的自我满足感,对幼儿用双语表达及时给予鼓励,发展幼儿学习双语的自主性。

2 双语教学的情感目标

双语教学的情感目标是教师关注与幼儿的情感交流,使幼儿获得学好知识与语言的信心。大胆尝试用外语表达和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第一,对幼儿的双语学习行为给予语言或非语言的肯定信息,增强幼儿学习的自信心。

第二,在双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一种学习气氛。鼓励幼儿用双语表达自己的想法,通过生动形象的课程设计调动外语思维,增进知识学习。

第三,双语教师要与幼儿共同讨论不同文化背景间的差异,告诉幼儿没有哪一种文化比另一种文化更“优越”,学好双语的目的是促进跨文化的理解与交流。陶冶现代国际人的完美人格。

3 双语教学的语言学目标

双语教学的语言学目标是充分发挥母语对外语学习的正迁移作用,尽量减少两种语言间的混淆与排斥,不断提高幼儿的双语交际能力。

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是智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对幼儿进行其他教育的基础。语言是思维的工具,又是一种技能,要学会一门语言。需要大量的模仿,重复使用、记忆等自觉或不自觉的机械联系才能掌握语言符号,使语言符号和人的思维活动密切联系起来,成为语言习得。

语言习得包括认知的心理活动和机械学习。幼儿习得语言的特点是由机械记忆到认知。在语言训练中要重视激发幼儿学习语言的兴趣,利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幼儿在生活、游戏中。带着强烈的求知欲去接触语言符号。接受反复的听说训练。

通过幼儿熟悉的形象图画,认识的汉字,喜欢的音乐,生动的故事,节奏明快的动作,引出具有音素代表的单词。短小而有表演性、实用性的句子。创设与幼儿生活贴近的情景,启发幼儿进入角色,用简单的句子伴以手势、眼色、面部表情、身体动作等体态语言去完成交际活动。

(二)构建适宜的双语教学模式是幼儿园,双语教学的关键在起始阶段,应该允许有不‘同模式存在。依据幼儿园的办学条件和幼儿双语师资力量的水平。构建适宜的教学模式是开展幼儿园双语教学的前提。

目前世界上典型的双语教学模式有沉浸式、双向沉浸、结构型沉浸三种。

沉浸式(immersion)是指用第二语言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

儿童在校的全部或部分时间内,沉浸在第二语言的环境中,教师只用第二语言面对学生。这种双语教育模式最早出现在加拿大。

双向沉浸(two—way immersion)是指把两种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学生编排在一个班共同学习。参与各种活动。在学习学科知识的同时,获得双语能力。这一模式是加拿大沉浸式在美国流传后发展起来的,也是目前研究双语教育的热点课题。

结构型沉浸(structured im-mersion)是以学科双语教学为基础,利用第二语言教授学校开设的几门学科。它通过学科内容的学习

达到语言学习的目的。

双语教学实验大多采用双向沉浸双语教学模式:部分教学活动使用外语或外语加母语进行教学,其他活动仍然使用母语教学。通过合理分配外语活动与母语活动的时间,正确处理双语之间的关系,实现双语教学的根本目的。

这种模式在幼儿园不同的年龄班应分层次进行。小班处于简单渗透层次,教师在一日生活的各项活动中只使用一些常用的课堂用语和简单的主题活动方面的词汇。让幼儿听懂课堂用语及教师的指令性语言。中班处于部分整合层次。教师在课堂上交替使用中英文。开始用双语对五大领域的知识进行描述、讲解、评述,幼儿能够使用日常生活与活动用语并用外语进行简单的描述和交际。大班处于全面提升双语思维层次,教师和幼儿都用母语和外语思考问题和解答问题。

三、对幼儿园双语教学实践的反思与评价

所有幼儿园的双语教学实践都是在缺乏真正的双语教师、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管理与评价等条件下进行的艰难探索。

经过几年的实验研究,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双语教师和双语实验幼儿园,为了推进双语教学的深入开展。需要制定一套幼儿园双语教学的评价标准。双语教学评价是对双语教学的质与量作出价值判断。有效的双语教学评价包括双语教学的幼儿评价和教师评价两方面。它关注教师和幼儿的自我内在性评价。

双语教学的幼儿评价注重对幼儿学习双语的语言、认知和情感目标的达成度的终结性评价,及对幼儿在双语学习中的学习态度、多元文化的适应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过程性评价。不仅是要让幼儿掌握双语知识和形成运用双语的技能,而且要磨练幼儿的意志,陶冶其情操,拓展其视野。丰富其生活经历,开发其思维,发展其个性。

双语教学的教师评价关注教师对双语教学的反思性评价。双语教师为挑战双语教学误区。按照双语教学目标与定位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目标,侧重于培养幼儿对双语学习的兴趣。使兴趣转化为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注重观察幼儿在学习中的感受,是主动参与,还是被动学习;注意研究幼儿的个性差异,对待不同的幼儿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通过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培养与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

责任编辑 蒋小青

推荐访问: 若干问题 幼儿园 思考 双语教学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