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就是治病
前几天小编刷微博的时候看见一个网友的评论,“我邻居去年去泰国旅游买回来一大瓶蛇酒,里面泡有一条大眼镜蛇。每天坚持喝一点,还一直跟我炫耀说真有效,身子骨越来越好了,我感觉他也确实比以前精神,这一段至少年轻了好几岁。今天早上他碰到我说,酒喝光了,他把眼镜蛇取出来了想煮汤吃,才发现蛇是塑料做的……”大半夜的硬是给小编笑清醒了!所以本期小编就给大家讲一讲中国祖传泡药酒的历史。
嗯……其实我国的酿酒文化起源很久了,据专家考证至少是夏朝以前,古人就已经掌握了酿酒的技术。酒一产生,就和医疗治病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为什么酒和医渊源这么深?一种解释是在原始社会给人看病的医生都是巫医,巫医的套路就是先给病人喝半斤“二锅头”,然后再对病人施法。不管法术灵不灵,反正把你灌迷糊了,病痛也就感觉不到了。后来中医出现了,中医认为“酒为百药之长”,酒和药物的结合有助于人体的吸收,“藥借酒力,酒助药势”,所以出现了很多种以酒入药的方式,比如直接酒服,或者用酒煮药、煎药,或者用酒泡药等。
能进酒的,绝不止蛇这么简单
进入唐代,中国人对药酒的喜爱进入了一个全盛时期,堪称盛况空前。由于唐代士大夫喜欢喝乌蛇酒,认为乌蛇酒有去除死肉、杀死寄生虫等功效,所以永州的很多老百姓拼了性命都去捕蛇。所以当时唐朝人喝药酒就像喝茶一样,朋友来了,必须得备两壶。
另外,在古代医术中有关药酒提得最多的就是“松”,因为松树自古被认为是长寿的象征,所以古人基于“吃什么补什么”的理念,认为松树全身都是宝,松叶、松花、松节、松脂、松果、松树皮……统统都可以拿来泡酒。所以作为一名古人,家里经济条件如果不是很富裕,买不起蛇,可以考虑去砍棵松树拉回家泡上,还是很经济实惠的!
重点来啦,在《黄帝内经》里有一种酒叫“鸡失醴”,它是由炒过的鸡屎和醴酒共同制成的一种药酒。注意这里的鸡屎必须使用屎的白色那部分(见过的都懂),古人认为白鸡屎是鸡之精华,而且最好是用山里野鸡的白鸡屎!“鸡失醴”主要用来治疗消化不良。呃……小编怎么觉得这药酒喝下去反而可能会消化不良呢?不过也可能鸡屎在锅里翻炒一下味道还不错!
好啦,大家家里有什么奇怪的药酒吗?可以跟小编聊聊哦。
推荐访问: 进了 都把 多年 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