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物是初中时期学校教学的一项重点科目,对于学生更好的认识我们生活的环境、认识身边的生物世界、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以及科学思维能力有着积极的促进意义。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能够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便能够更好的实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的全面提升。本文笔者就自身的一些教学经验以及学习心得入手,谈一下我对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一点思考。
关键词:初中 生物 学生 素质 能力 全面发展 教学 策略 经验
一、首先要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
都说“态度决定高度”,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是如此,学生们的学习态度对于他们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意义,良好的学习态度能够督促学生自身对于学习的重视,提升学习的效率,而不良的学习态度则会阻碍学生对于知识的学习,影响他们的学习效率。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实现教学的有效进行,就需要教师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态度,使他们以一个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学习,进而提升学习的效率。特别是在生物学习中,由于课时安排相对较少、知识容量相对较大,这就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只有重视科目的学习,才能够实现学习的有效进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的学习效率影响较大,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创设良好的师生关系,拉近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学生的学习创设良好的人文环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也要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在趣味横生的课堂上进行知识的学习,激发他们学习的趣味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还要善于运用课外知识的延伸与补充,丰富课堂的知识结构,给学生展示一个多姿多彩的生物科目,美化生物在学生心目中的印象,提升他们对于生物知识学习的兴趣。
二、其次要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思想方法
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再多的知识也不如教给他们一些学习的方法。特别是在当前阶段,学生作为课堂的学习主体,其自身的学习方法与思想方法对于他们的学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意义,所以就更加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与思想方法,以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提升学习的效率。生物科学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观察、分析、试验是生物学科的基本研究方法,众多的知识都是前人在观察思考及反复试验的基础上获得的,其中有不少经典实例,在这些知识的教学中不妨用精练的语言、简明的图表及一个精彩的小故事“探本溯源”,简述知识的获得过程,引导学生沿着科学家的研究历程,循着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去接受、理解和掌握知识。以此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思考力、判断力、表现力等。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引导学生根据课本知识,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以及体会进行思考,提升学生对于生物知识的综合认知。例如在教学《动物与仿生》知识的时候,教师就要引导学生认识到仿生学不仅仅需要生物学知识,还需要生理学、神经学、神经病学、神经生理学、心理学、流行病学、电子学、物理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化学、医学、数学、空气动力学、计算技术、通讯、自动学、控制论、航空和航海工程等领域的工作者进行合作,从另外的角度讲,仿生学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上述科学的进一步发展。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联系其他学科知识的学习。
三、再次要培养学生创新的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
生物是一项理科科目,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创新学习能力有着一定的要求,同时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与学习能力也有着极大的促进意义。生物教学的过程是学生理论知识积累与实践能力提升的综合过程,所以在教学中就需要教师能够把握好每个契机,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促进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与学习认知,提升他们的学习能力。实验项目作为生物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而且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实验课,尽量多开实验课或演示实验。在实验课中,除必要的实验方法和步骤外,尽量减少束缚性条件,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和尝试,并对自己的实验结果作出推测和解释。比如在观察蚯蚓的实验中,学生就发现了之前生活中不注意的一些细节内容,比如有的同学就发现当蚯蚓的前端往前伸时,嘴里伸出了舌,吸附在纸上,然后后端向前端靠拢。另外,还有一组的同学这样描述,蚯蚓的前端往前伸时,嘴里伸出了一个吸盘,牢牢地吸附在纸上,然后后端向前段靠拢,蚯蚓就向前运动了,这也是蚯蚓运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途径。最后学生在课本知识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观察发现,当蚯蚓运动时,先是后端刚毛固定,环肌收缩,身体变细,纵肌舒张,身体变长,前端往前伸,然后口前叶由于体腔液的压力增大而饱胀伸出,吸附在纸上,同时前端刚毛固定,后端刚毛抬起,环肌舒张,身体变细,纵肌收缩,身体变短,后端向前端靠拢,这样蚯蚓就向前运动了。
四、最后要培养学生知识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
在传统的生物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学生对于课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在教学中往往单纯的引导学生进行背诵,造成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运用能力相对较弱。而在新时期,又有一些观点认为素质教育不应该采取考试的形式。在笔者看来,实施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考试,因为考试是衡量和促进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科学调整命题方式和考试形式对素质教育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根深蒂固的“应试教育”使学生对许多知识只知其皮毛,而其中包含的“道”和“理”却知之甚少。因此在教学中,要从习题和试题入手,大胆改革题型,并给学生留有充分思考的余地,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以扩展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学会运用知识。新课程教学内容专门有“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的版块,这个教育版块结合社会生产实际,可为学生在今后的人生和就业上指明方向,也成为生物教师对学生开展理想前途教育的最好素材。例如,与生物有关的职业:大地的美容师——园艺师,当然,教材中还有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营养师;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心血管病与心血管医生;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养殖专业户;与生物学有关的职业——心理咨询师等等,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了解与认识,就能够为他们的实践探究做好基础,提升他们的学习认知。
推荐访问: 学生学习 培养 策略 能力 初中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