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仿生学与设计学在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人们对于景观需求的不断提升,使得仿生设计学在近几年不断的出现在了园林规划与设计活动中,并逐渐的成为了现代园林设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主要发展趋势。所谓的仿生设计,主要就是设计师通过其自身具有的独特设计手段,利用仿生学,将自然界中具有的各类型生物的形象巧妙的展现在园林的规划设计活动中。这种设计手法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我国园林设计的发展,还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发展提供了推动力。因此,本文从仿生设计的概念出发,就该项技术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实际应用情况进行研究。
关键词:仿生设计;园林规划设计;应用
伴随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也愈发的恶劣;并且,由于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于自然环境的严重破坏,使得许多环境问题不断的凸显出来。面对此种情况,人类不得不要对自己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的审视,所以,缓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便成为了当今社会的重要课题。在此种社会发展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试图寻找新的资源,以此来替代自然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而为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仿生设计便在此种环境下出现并发展起来。
一、仿生设计的概念
在生物和技术科学这两大学科在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仿生学被建立了出来;而所谓的仿生设计学,则是以仿生学与设计学两大学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从内容上来讲,仿生设计这门学科研究的对象主要是那些存在于自然界中的形、音、色、功能和结构等生物元素。并且,由于该学科的使用者主要是设计师,这就使得其研究的对象理所应当的成为了设计师在进行相关设计时选择参考对象的主要内容。此外,该项技术将仿生学研究的相关成果也融入到了设计理念之中,使得设计的思想、方法和原理等方面都被注入了新的血液,为设计师进行园林的规划设计开创了新的途径。
二、园林规划设计中仿生设计的应用
1.材料方面的应用
通过人类社会的学者在对于自然界中生物的结构、形态、纹理和色彩等方面的不懈研究和发掘,使得一种新的材料出现在了当今社会之中,这种带有一定特殊功能和作用的全新材料就是仿生材料。设计师们在进行园林设计时,通过与一些仿竹、仿石和仿木等仿生材料的应用,不仅使得材料具有的功能性被有效的满足,还使得园林风格的整体性与多样性被全面的体现了出现,例如,在中式传统园林中,常在水泥中嵌入一些碎石瓷瓦,让其构成不同风格的图案纹样来呼应园林景观,并丰富园林景观的文化内涵——一些独特的动植物形象,被赋予各种喻意:鹤象征长寿、蝙蝠象征福到、鲤鱼跳龙门象征仕途通畅,桂花是和平友好的象征、菊花以其不畏霜寒、临风绽放的特性常被人看作坚忍不拔的化身,荷花出淤泥而不然、象征了纯洁高尚,竹子以其中空有节的特性常被用来比喻虚心好学和高风亮节的优秀品质,梧桐象征了高洁,亦有有高士隐居之意等;近现代随着材料工艺的发展,常会通过对动植物形态的模仿而设计出马赛克等园林装饰,闻名于世的由著名设计师高迪设计建造的西班牙奎尔公园,更是将马赛克仿生设计运用到了极致,已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结构方面的应用
结构仿生属于仿生学中的一个分支,虽然只是一个分支,但是由于仿生学的不断发展,使得该学科的发展也愈发的成熟起来;并且,结构方式也在近几年被广泛的应用到了园林建筑的设计实践中。例如,以海螺和蛋壳为代表的薄壳结构、以蜘蛛网为明显标志的索网结构等。此外,在园林建筑设计中,最常使用的结构仿生是拉模结构,这一结构主要是人类受到了昆虫的翅膀在拉张的过程中产生的力学美的启发而创造出来的。而由德国当代著名景观设计师彼得·拉茨设计的以其名字命名的花园,更是讲仿生结构及空间设计理念注入其中:用“可俯瞰的恐龙”“龙骨”形式作为花园的路,设计亮点恐龙脊骨则是努力与真实的恐龙脊骨相像,并且恐龙脊骨内更是挖了圆形凹槽,既增加了空间,又增加了层次,使“龙骨”对于游人来说既可近处赏玩,又可远观其形。
3.功能方面的应用
同人体一样,自然界中的生物也需要通过对肌体的调动来完成自身整个系统的新陈代谢工作和各项运动,当生物具有的这种功能被设计师以参考原理的性质应用到仿生设计中时,便创造出来了功能方面的仿生设计。与其他方面的仿生设计相比,功能仿生属于一种相对来讲比较高级的新型仿生形式,由于该形式涉及的到的仿生学与设计学方面的内容比较多,所以,设计师在对此项功能进行实际应用时,一定要全面且深刻的了解认识生命的活动原理。此外,设计师还需要对自然界中各类型的生物作用进行了解,从规律的条件和本质两个方面进行仿生设计,从而使一些复杂的活动过程能够在有限的园林区域内被实现。比如,对自然界水体进行自我净化的活动过程仿生,从而达到净化园林中的废水,使被破坏的水生系统可以被重建的目的;对自然界中某些部分由植被自己形成的群落的原因进行仿生,从而使园林中的生态系统具有快速的自我恢复功能等。
4.形态方面的应用
在此方面,我国的园林设计师主要从两个方面对形态仿生进行了有效的应用:第一,抽象式的形态仿生。园林规划设计中的此种仿生设计,是以自然界的生态环境为依据而逐渐的发展和衍生出来的仿生设计;正常情况下,此种仿生设计主要就是通过反应一些简单形体具有的本质特征来表现形态方式。此种仿生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园林的设计更加丰富,使得园林的景观更加的优美。第二,具象式的形态仿生。此种仿生设计主要是通过将自然界中各类型生物具有的形态结构、颜色的搭配、以及生长的环境为基础进行设计。此种仿生技术的应用,可以将自然界中具有的和谐美有效的融入到当前我国园林的规划设计中。
三、结论
总而言之,在自然界中,生物的种类、造型是多种多样的,颜色也是五彩斑斓的、各种生物结构也是千奇百怪的;大自然中的生物具有的此种特色,便使得其为负责园林规划设计的设计师们提供了十分丰富的灵感资源。将仿生设计技术应用到当前我国园林的规划和设计的工作中,不仅可以使建设完成的园林景观带有极高的亲切感,还能够实现人类与园林建筑同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使园林规划中返璞归真的设计理念可以真正被实现。
参考文献:
[1]徐珊珊,仿生设计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探讨[J].现代园艺,2014,20:87-88.
[2]周鹏.仿生设计原理在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热带农业科学,2009,05:66-69.
[3]刘小平.园林规划设计中的3S技术的应用分析[J].江西建材,2013,05:247-248.
[4]李伟,焦江洪.园林规划设计中仿生设计的重要作用[J].北京农业,2014,36:54-55.
推荐访问: 规划设计 园林 研究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