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桃红四物汤;骨科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
【中图分类号】R4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大手术后最常见并发症,是由于手术后卧床导致血液流速减慢、创伤引起血管壁损伤和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所致,常见于脊柱、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和压痛,严重时栓子脱落,导致肺栓塞、脑栓塞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桃红四物汤这一方名始于见《医宗金鉴》,该方由四物汤加味桃仁、红花而成,功效为养血活血。现代研究表明,桃红四物汤具有扩张血管、抗炎、抗疲劳、抗休克、调节免疫功能、降脂、补充微量元素、抗过敏等作用[1]。本次研究中选取180例接受骨科大手术患者,观察应用桃红四物汤对预防DVT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选择标准 : 本次抽样患者为2010年4月~2013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180例接受骨科大手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为90例。对照组中,男52例,女38例;年龄19—75岁,平均43.5岁。干预组巾,男55例,女35例:年龄23—76岁,平均41.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有精神疾病病或心脏功能衰弱患者。
1.3 治疗方案 : 患者均在骨科手术后被被纳入观察。对照组术后ICU监护24—48 h,引流管引流48-72 h后拔出,术后第2d进行患肢功能锻炼,预防性应用抗生素3—7天,同时给予对症、营养支持,改善循环治疗。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桃红四物汤,药物组成:当归15 g、白芍10 g、熟地15 g、川芎10 g、桃仁10g、川红花3g,每日一剂,以水650ml煎至450ml,分3次服用。
1.4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包,对观察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数表示,组内和组间差异性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
2 结果
干预组在应用桃红四物汤期间无大的不良反应发生,仅有3例出现腹泻,在减量后好转,可以继续观察。住院期间干预组患者发生DVT者5例,发生率为5.6%;对照组发生DVT者19例,占21.1%。汪小芬等[2]认为彩色多普勒超声可区分各种下肢静脉疾病,并估计其严重程度,是一种无创伤、实时而敏感的诊断方法;本研究中也以彩超造影作为诊断依据:小腿静脉血栓(周围型)12例,下肢髂股静脉血栓(中央型)8例,混合型血栓4例,两组DVT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表:
3、 讨论
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活动日趋频繁,交通事故也增多,以及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酗酒、滥用药物等,致使骨科疾病发病率逐年增高;骨科大型手术后发生DVT是常见并发症,在人体所有的静脉中,双下肢的深静脉也最容易形成血栓。杜发会等[3] 认为骨科手术后1~5 d是凝血因子的活跃期,从血管破损至骨折部位骨髓腔进入血管,同时组织损伤增强了血小板的聚集和黏附功能,进一步导致机体脱水、酸中毒,从而使血液浓缩,下肢血流变慢,血液淤积,血管内细胞(EC)释放的促凝物质增多,抗凝物质减少,血液黏滞性增高,红细胞变形及可塑性下降等这些都有可能导致DVT的发生和发展。
中医学认为DVT属于的脉痹、肿胀、癖血流注、股肿、血癖证等范畴,骨科手术后,长期卧床,气血失和,经脉阻滞,气血凝结,《阴阳应象大论》说“气伤痛、形伤肿”,形为肢体骨折、手术造成肢体受伤,气血逆乱,瘀血阻滞不通则痛;气血运行不畅,瘀阻脉络,脉络滞塞不通则痛,营血回流受阻,水津外溢,停滞肌肤则肿,故瘀血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治疗以活血化瘀为大法。中医学主张“不治已病治未病”,强调预防的重要性。在本研究中,应用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以祛瘀为核心,辅以养血、行气。方中以强劲的破血之品桃仁、红花为主,力主活血化瘀;以甘温之熟地、当归滋阴补肝、养血调经;芍药养血和营,以增补血之力;川芎活血行气、调畅气血,以助活血之功。全方配伍得当,使瘀血祛、新血生、气机畅,具有强有力的化瘀生新能力,用以预防骨科大手术后的DVT发生过,具有良好的功效。
参考文献
[1] 张荣桃.四物汤的现代研究进展[J].北京中医药,2012,1(31):73-75.
[2] 网小芬,金心富.彩超诊断下肢静脉血管疾病[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2,3(17):61-62.
[3] 杜发会,崔元江.髋部创伤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1998,5(1):44-46.
推荐访问: 桃红 下肢 骨科 手术后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