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低碳建筑设计技术分析

低碳建筑设计技术分析

时间:2022-04-14 08:06:28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自从进入到改革开放的崭新经济发展时期以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速度大幅度提升,但是随着而来的是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初期都会造成一定的环境破坏,各个国家为了可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不断的找寻低碳发展途径。

关键词:低碳建筑;设计;技术;分析;现阶段

1 研究背景及意义分析

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厄尔尼诺现象越发严重起来,人们为了可以适应这种变化,逐渐将低碳经济放置在较为重要的地位上,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都开始逐渐探寻低碳经济发展途径。不管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选择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会提倡低碳环保,各个行业都在向着低碳环保的方向转变,希望可以构建出来一种能源消耗高但是排放却较低的发展模式,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能源消耗最大的就是建筑行业,因此建筑行业更应当节能减排,逐步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数量,逐步找寻有效性较强的节能技术。曾经有一些人做过预算,我国社会总能源消耗当中,建筑行业大致上占据了50%左右,接近一半。所以在城镇化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过程中,一定需要提升低碳思想水平。

在低碳生活领域中,較为重要的一种途径是低碳建筑,低碳建筑的定义是应用自然条件和一定的人工措施来让人类的生活环境更加舒适和健康。除此之外也应当对自然资源的使用量形成有效地控制,逐渐让大自然额的索取和汇报之间平衡起来。低碳建筑需要达到的目的是应用建筑物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任何形式的破坏。低碳建筑实际运行的过程中不单单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也可以节约一定的能源和土地资源。低碳生活指代的是低开支、低能量以及低能耗的生活模式,低碳生活模式施行的过程中不会形成任何形式的废弃物,也不会造成任何形式的污染,让生态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平衡起来。

2 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低碳建筑设计技术

从整体的角度上进行分析,数字化技术倡导应用国际先进的数字化技术来对建筑物整体或者重要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预测和反馈,以便于可以对建筑物碳排放量形成有效地控制,基本上达到低碳建筑物基本需求。技术措施一:低碳建筑设计工作通过数字化技术软件,开展建筑碳排放量模拟与预测工作,在短短几分钟时间内就可以将建筑碳排放量计算出来。与此同时应用数字化技术也可以让建筑低碳化设计领域中的物理环境参数设计和数字化精准调控目标得以实现。除去上文中所说的这些问题之外,数字技术和环境科学相互融合的基础上,可以准确的将建筑物未来碳排放指标以及低碳效应计算出来;技术措施二:低碳建筑设计工作可以应用数字控制技术,并借鉴现阶段的前沿性生物技术、再循环技术以及资源替代技术,构建建筑和自然环境共存以及有效控制碳排放量的建筑节能技术机制。技术措施三:低碳建筑设计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可以凭借数字技术在使用和管理领域中的优势,让建筑物之内的数字管理系统,供配电系统以及暖通系统串联在一起,构成将中央计算机系统作为核心的综合性系统。在此基础上就可以对建筑物当中全部的机电设备和能源形成有效地控制,以便于可以对建筑物运行安全性及稳定性做出保证。在上文中所说的这个过程中,处于数字化技术控制之下的主系统也就是一个中央处理单元,决定了驱动部分使用哪一种控制模式运行,以便于可以让控制建筑碳排放量这个目标得以实现。

以物联网为基础的低碳建筑设计技术。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中的重要构成成分。物联网的英文名称是“The Internetof things”。因此我们可以了解到的是,物联网其实也就是“物和物相连的互联网”。所以,物联网的定义是:经由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以及全球定位系统等传感设备,并依据既定协议当中提出的要求,将任意一个物体和互联网相互连接在一起,开展信息交换和通信工作,以便于可以实现对物体智能化识别、定位和控制的网络。经由物联网技术,可以针对建筑物进行前端数据采集和监控管理,将智能建筑信息集成系统作为平台,在和集成分项能耗计量系统相互配合的基础上,应用适用于各种建筑物的节能管理系统,准确的将建筑物分项能耗测量出来,逐步实现能源消耗数量监督管理这一个目标;在科学合理的能耗数据诊断措施施行的基础上,将不科学合理的能源消耗问题找寻出来,应用管理模式转变这种方式,来对暖通系统等能源消耗系统进行优化调整,以便于可以将建筑物能源消耗控制在一定水平上,最终让降低碳排放量这个目标得以实现。

以仿生学作为基础的低碳建筑物。设计技术和方法仿生学指代的是生物建造技术装置科学,一般情况下研究的内容是生物体的结果、功能以及工作原理,并将这些工作原理放置在工程技术领域中,以便于可以研发出来性能优越的仪器设备,并研发出来崭新的技术措施。仿生学对低碳建筑造成的影响,其实也就是将仿生学领域中得到的研究成果放置在低碳建筑设计领域中去。

建筑腔体概念的设计方法。在和建筑生态技术特性进行一定相互融合的情况下,有关研究人员依据仿生学学科方法,并针对低碳建筑策略,提出了“建筑腔体”这样一个概念。在这里提及到的建筑腔体,也就是建筑物应用适应性较强的空间体形,应用相应的技术措施,可以让可再生能源得到充分的应用,运行机制和生物腔体接近,较高效率的营造出来低碳排放高舒适性的建筑物,基本设计模式以及策略如下文所示,在出施行设计阶段当中,将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当中的微气候环境放置在较为重要的地位上;其次,对施工现场所在地物理意义引发的微气候进行分析,以便于可以对各个区域的实际能量流特征形成深入的认识;在日后设计整合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应当考虑到技术要素的建筑化处理工作,以便于可以让腔体将生态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 吴姝.建筑设计中暖通节能技术的探讨[J].江西建材,2017(23):28.

[2] 李胜.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7(22):59+63.

[3] 郭静.建筑电气节能问题及优化策略[J].江西建材,2017(21):190~191.

推荐访问: 建筑设计 分析 低碳 技术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