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开展微型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开展微型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时间:2022-04-15 08:21:27 来源:网友投稿

摘要:微型化学实验是在微型化的条件下用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尽可能多的化学信息的特殊的实验方式,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率、操作技巧和观察能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微型化学实验;创新精神;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136-02

微型化学实验是在微型化的条件下用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获取尽可能多的化学信息的特殊的实验方式,其试剂的用量仅为常规实验的1/10至1/1000,因而受到人们的重视,微型化学实验现象明显,操作简便快速,节省经费,减少污,能提高实验安全系数,使一些由于试剂昂贵或安全原因无法在常规条件下开出的实验能面向学生开出,同时微型化学实验具有能培养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强化动手能力的训练,培养创新思维,树立绿色化学观念等独特的功效。

一、改进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加强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学科,这就要求老师不仅仅对教材的演示实验百分之百的完成,而且在保证演示实验符合直观、简明、可靠、安全、启发等前提下,应该勇于改进,以实际行动带领,启发学生进行创新活动获取创新思维。例如在做氯气的制备和性质实验时传统实验方法冗长复杂,经过反复思考,将该实验做了改进:

青少年学生有着可观的创新潜能,关键是我们如何创设情景让他们这中潜能迸发出来,而微型实验研究提供了一个培养学生创新的实践“场”,只要老师恰当地加以引导。

二、重视学生实验,培养创新精神

1、开展微型化学实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化学在一般公众的心目中的形象不佳,人们往往把化学与环境污染、有毒易燃、易爆等联系到一块儿,使部分学生做实验的时候缩手缩脚,存在着恐惧心理。微型化学仪器构思巧妙,装置新颖美观与玩具相似,学生拿到手中立刻兴趣盎然,马上从心理上缩短了与化学的距离,加上不少微型化学实验设计巧妙,操作简便、安全,实验成功率高,因此它们在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另外,微型化学实验改变了传统的实验内容和实验要求过于单一的格局,采用同一实验项目,设计几种不同的原料或几个不同的用量,由学生选做的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设计、引导、疏导、诱导作用,启发学生思维,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有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

2、开展微型实验,提高学生的动手率

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科学史告诉我们许多科学家都有过人的动手操作能力,如:牛顿小时候制作过水车,卢瑟福用手工做出精致的照相机,令当时人震惊。我国传统教育重理论轻实践,再加上教育经费长期短缺,使各学校的学生实验动手能力很低。不久前专家在广西做了调研,该省高中学生实验动手率SR—33%(即教材上规定的学生实验学生真正动手做过的只占1/3)而初中学生的SR—17%(即初中学生一般只自己动手做过教材上学生实验的1/5)这是很具有代表性的。因此,学生实验动手率低已成为影响学生科学素养的瓶颈。而低成本的微型实验比常规实验节省90%左右的化学试剂,使中学生人手一套微型实验仪器,个个动手实验,即SR—100%成为可能,这就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3、开展微型实验,提高学生操作技巧和观察能力

微型化学实验因其自身应有的操作规范训练学生操作技巧,使教与学两方面在很有限的学时内和有限的经费条件下较好地完成实验教学要求,事实证明学生做微型实验兴趣浓厚,操作仔细,仪器损坏率比常规实验下降,操作较常规实验规范、准确。动手能力增强,实验技能提高显著,特别是观察能力提高。微型化学因其体积小,试剂用量少,反应时间短,因而对学生的观察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必须精心操作、集中注意力去观察,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就会有明显的进步,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

三、开展课外探索式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此教师应合理编排探究性实验,开展化学课外兴趣小组,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实践。课外活动中显示利用微型仪器进行实验时,学生往往怀着极大的兴趣进行药品、材料的准备,仪器的选择、制作、安装、改进以及实验方法的选取。思维极其活跃,极易“摆脱”课堂教学和课本的约束。

例如:在常规的实验中常涉及加热搅拌,在微型化学实验中其应用就受到了限制。由于微型实验突出的特点—用量少就使得某些需要加热的反应由于反应容器中反应液体的量较少很快就会挥发完了。要想使反应进行得完全,又必须有足够的加热时间,这就要求控制液体挥发以保证反应顺利进行。再有反应需要搅拌时,电动搅拌、磁力搅拌、玻璃棒搅拌,都显得极不方便,如果反应既需要加热又需要搅拌时,常规方法就更显出不变。针对这一问题,同学们主动实验,积极讨论后,得出了解决方法:将小滴管稍加改造就成了自制的搅拌器来代替搅拌棒,通过挤压乳胶头是反应液体运动而达到搅拌的目的,并挤压乳胶头的速度来控制搅拌速度。而对于加热我们将冷凝装置改造(如图2):在反应器(烧杯)上放置一个圆底.合适大小的蒸发皿,在加热的同时将少量的水或冰块放入蒸发皿中,这样反应液体在受热蒸发时就被蒸发皿底部冷凝而回到反应体系当中,从而保证了反应的顺利进行,若蒸发皿中冰块已融化而反应还未结束,则可用吸管吸出部分水,再加入冰块以保证蒸发皿起到冷凝的效果,在无机微型实验中。由于反应时间不是太长,因此这种方法既安全又便于操作,两种方法合并使用不仅解决了加热和搅拌的问题,而且还省去了许多常规实验在加热过程中由于挥发补充水这一步。

四、讨论

目前我国有部分中学开展了微型化学实验,总的来讲,微型化学实验效果好,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但我国还有大部分的中学特别是一些乡下中学还存在教师在黑板上画实验,学生考试背实验的现象,究其原因,关键还是在人们的认识上。首先,我国中小学中仪器采购还严重存在计划经济的现象,省、市、县各级教委都相应地设有教学仪器生产供应管理机构,经费统一拨,购进的仪器统一分配。第二:一些教师研制出来的微型仪器尽管在省级甚至全国教育仪器展评中获奖,但由于需要大量的费用才能列上全国教学仪器采购目录册,因而一些科研成果难以推广。第三: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戴安邦先生提出“使全国中学的化学教育皆有学生的单人实验作业”。虽然微型化学实验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微型化学实验全部取代常规实验,而是要两者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大力推广微型化学实验,实施素质教育是广大化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时代给我们提出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魏香三.利用微型实验培养创新能力[J]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02(6)

[2]蔡成翔.滴管玻璃管身在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应用[J].高师理科学刊,2004(3)

[3]戴树东.微型中教法实验研究[J]。漳洲师范学院学,2002(2)

[4]张慧.牟春博.姜祖辉.微型化学实验中的加热与搅拌方法[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0(6)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推荐访问: 培养学生 创新精神 实验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