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评价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评价

时间:2022-05-08 12:40:09 来源:网友投稿

zoޛ)j馞x۲SDLϖ4mNuM4}>[tӟi--9rدzv:,r}iޮǫy-bq+zZ+rw+ajb)^gZnWjǭl)-jZZ'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2月~2018年8月本院收治的5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每组27例。研究组患者中男16例, 女11例;年龄41~78岁, 平均年龄(54.42±10.53)岁;病程1~11年, 平均病程(4.73±2.16)年。对照组患者中男15例, 女12例;年龄40~76岁, 平均年龄(54.17±10.41)岁;病程1~12年, 平均病程(4.86±2.3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经检查确诊, 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相符, 符合诊断标准[2];患者治疗前24 h心绞痛发作次数≥2次;均知情;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1个月内接受外科术患者;重要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凝血系统异常患者;对所用药物过敏患者;存在出血症状患者;依从性差患者[3]。

1. 3 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β受体阻断剂、钙离子通道阻断剂与硝酸脂类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阿司匹林(黑龙江哈尔滨医大药业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3020122)治疗, 口服, 300 mg/次, 1次/d, 后期以病情恢复为基点适当增减药量[4]。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替格瑞洛(Astra Zeneca AB, 国药准字J20130020)治疗, 口服, 90 mg/次, 1次/d, 后期以病情康复为基点适当增减药量[5]。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2个月。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实验室指标、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病情恢复情况:测定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与发作次数。②实验室指标:测定两组患者LVEF、PAR、APTT与PT, 各指标改善越优越好[6]。③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ST段压低与T波倒置恢复正常;好转:临床症状好转, ST段压低部分改善, T波倒置变浅>50%;无效:与上述标准不符且病情加重[7]。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④随访患者病情2个月, 测定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实验室指标 研究组患者LVEF、PAR、APTT与PT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病情恢复情况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 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3 治疗效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 高于对照组的85.19%,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属于临床常见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其发生率高, 主要发病机制为机体血管内血小板聚集造成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 导致患者心肌发生缺血或缺氧, 最终造成血管痉挛或狭窄, 使得患者发生心绞痛, 若不能及时采取治疗, 极易威胁生命健康, 因此早期实施药物治疗能阻止病情进展, 改善患者预后与生活质量, 使得最终治疗效果较理想。

大量研究数据表明,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前者属于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对缓激肽与前列腺素释放产生抑制作用, 充分发挥自身抗炎与止痛的功效, 同时对血小板前列腺素环氧酶与血栓烷A2合成产生抑制, 避免血小板发生聚集, 确保血小板能充分发挥作用。有学者证实, 对脑梗死患者采取阿司匹林治疗能对血小板聚集情况产生抑制, 促进机体脑供血早期恢复, 改善脑血液循环, 避免病情复发, 但是患者长期服用极易发生恶心呕吐、皮疹或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 造成其肝功能受到严重损伤, 单纯用药使得治疗效果欠佳[8]。

替格瑞洛属于P2Y12受体拮抗剂, 其是非噻吩吡啶类药物, 患者口服后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 药效不需经肝细胞激活具有起效快的优势, 同时该药物能有效抑制二磷酸腺苷(ADP)的致血栓作用, 对血小板活性产生抑制, 避免机体发生血小板聚集情况。经药理学研究发现, 替格瑞洛具有吸收迅速的特点, 其往往直接作用于二磷酸腺苷的可逆流程, 相应的药效过后, 机体短时间内能促进血小板功能早期恢复, 合理控制病情发展, 避免患者发生出血风险, 同时患者服药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 改善预后具有较高安全性[9]。

房秀清等[7]研究中明确指出,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取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能够有效缩短其心绞痛发作时间, 减少患者病情发作次数, 改善患者胸闷与心绞痛等临床症状, 提高生活质量, 改善预后,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具有安全性与可靠性, 因此临床被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能缩短病情发作时间, 减少发作次数, 提高治疗效果,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杨占彪. 拜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应用效果评价. 当代医学, 2018, 24(29):78-80.

[2] 李连杰, 趙士超. 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 医药论坛杂志, 2018, 39(9):151-152.

[3] 姚朝阳. 替格瑞洛与阿司匹林用于冠心病心绞痛治疗中的效果.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8, 10(22):121-122.

[4] 孙晓丹. 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使用替格瑞洛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中国现代医生, 2018, 56(22):36-39.

[5] 周梦灵.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效果观察. 河南医学研究, 2018, 27(11):2059-2060.

[6] 崔永超. 替格瑞洛联合阿司匹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功能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北方药学, 2018, 15(7):150-151.

[7] 房秀清, 尹丽欣. 拜阿司匹林联合替格瑞洛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18(23):90, 92.

[8] 杨威, 王婷, 路勤, 等. 替格瑞洛对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炎症因子的影响. 中国循环杂志, 2016, 31(1):40-44.

[9] 王雪娜, 蔡林, 王小飞. 替格瑞洛、氯吡格雷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心绞痛患者重大心血管不良事件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对比观察. 山东医药, 2016, 56(47):51-53.

[收稿日期:2018-12-29]

推荐访问: 心绞痛 阿司匹林 定型 不稳 不良反应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