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两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临床中针对脊柱前路手术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能让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同时能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胸腔镜手术;微创;综合护理
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胸腔镜治疗在胸椎手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1]。胸腔镜手术的优势比较明显,如微创、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术后恢复时间短等,临床医师和患者的认可度较高。然而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对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康复非常重要[2]。我院在脊柱前路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取得了显著效果,具体情况现作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行扩大操作口胸腔镜下脊柱前路手术患者80例,通过随机方式将全部患者分成对照组(40例)和实验组(40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23~67岁,平均年龄(41.2±2.5)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21例;年龄25~68岁,平均年龄(41.6±2.2)岁。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具体的护理干预内容如下。
1.2.1术前护理
1.2.1.1心理护理 患者面对手术,容易出现一系列不良情绪,如担忧、紧张、恐惧等,进而对手术的开展和手术治疗效果造成影响。护理人员应详细告知患者手术的作用、优势和步骤,并向患者详细介绍医院的技术力量,让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有效缓解,提高患者信心,进而来更好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3]。
1.2.1.2呼吸训练 扩大操作口腹腔镜下脊柱前路手术容易引起一系列并发症,如肺不张、肺水肿、胸腔积液以及肺炎等。为了对并发症进行有效预防,护理人员应对患者进行指导,让其掌握正确的护理方法,并加强肺活量训练,让患者的肺功能得以有效改善,让患者耐受力得以有效提升。对患者进行科学指导,让其掌握有效的咳嗽方式,告知患者应缓慢吸气,然后上身前倾,在咳嗽的同时应对腹肌进行收缩,腹壁内缩,每一次呼气,应咳嗽三声,之后将余气尽量呼出。再次咳嗽前应平静呼吸片刻,每次的训练时间一般为5 min,在餐后和饮水后不能进行,避免食物反流。
1.2.2术后护理
1.2.2.1病情观察 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心电监护,并对患者的脉搏、血压、呼吸等变化情况进行认真观察,低流量、低浓度间断吸氧。吸氧的时间一般为2~3 d,氧浓度一般为35%~40%,氧流量一般为4~5 L/min,之后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对氧浓度、氧流量进行合理调整。
1.2.2.2呼吸道护理 患者在气管插管的刺激下,会显著增加呼吸道分泌物;而在切口疼痛和引流管的刺激下,患者不敢用力排痰或者咳嗽,进而导致痰液堵塞呼吸道,进而影响患者的肺部通气功能,引起组织缺氧,导致肺不张或者肺部感染[4]。因此护理人员应加强患者的呼吸道护理,及时吸痰,但是每次的吸痰次数不能超过4下,吸痰的持续时间则不能超过12 s,吸痰应间隔10~15s/次。
1.2.2.3体位护理 患者选择的体位不同,也可能会改变胸部症状,如果患者选择侧卧位,胸腔积液和引流管就可能对胸腔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患者出现咳嗽、胸闷、胸痛等症状,并对创口造成压迫,导致创口疼痛加重。健侧卧位和仰卧位则能对SPO2进行有效改善,让胸腔引流保持畅通。因此临床中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交替选择平卧位或者健侧卧位,并定时协助患者叩背、翻身,侧卧位的保持时间一般为20 min,尽量不选择患侧卧位,进而让咳嗽、胸痛、腰痛等症状的发生率降低。
1.2.2.4康复护理 下肢功能锻炼:直腿抬高大约60°,保持时间为30~60 s,每次5~10下,3~4次/d。并进行髋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屈伸,每次10~15下,3~4次/d。上肢功能锻炼:对上肢进行有节律性的运动,肩旁外展,肘关节后展,手指、手腕屈伸,每次训练10~15次,训练3~4次/d。依次训练肩膀、手肘、手腕、手指,训练期间应严格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并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来对运动量进行增加。
1.3临床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统计记录;并采用我院自制调查表来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分为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例数=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 如表1所示,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2.2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 如表2所示,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3 讨论
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扩大操作口胸腔镜下脊柱前路手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而加强手术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干预,对于并发症发生率的控制,促进患者康复非常关键[5]。
分析本研究结果发现,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另外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通过术前心理护理,能让患者的不良情绪得以有效缓解,让患者的自信心提高,进而来更好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工作;加强术前呼吸训练,能让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术后病情监测,能对患者的异常情况进行及时发现,并间断吸氧,促进患者术后更快康复;加强术后呼吸道护理,能让患者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有效降低,促进痰液更好排出;合理选择体位,并定时协助患者叩背和翻身,能让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有效降低;加强术后康复护理,能促进患者更快康复,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
总之,临床中针对脊柱前路手术患者,加强综合护理干预,能让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同时能让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海燕.综合护理对83例颈椎前路手术患者的康复[J].贵州医药,2014,38(3):284-286.
[2]罗辉.综合护理干预对胸腰椎前路手术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6):105-106.
[3]王天巧,段毅.颈椎前路减压术围手术期综合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7):335-336.
[4]王谊,黄孔阳,傅声帆,等.扩大操作口胸腔镜下脊柱前路手术患者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11):20-21.
[5]王惠琴,汪四花,林芬.34例颈椎前路手术早期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6,41(10):887-889.编辑/哈涛
推荐访问: 前路 脊柱 护理 手术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