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杨仕华,四川巴中市人,1969年2月在海军某部服役;1976年3月转业到七五零试验场工作;1993年被选聘担任昆明船舶餐厅经理;1997年通过资产重组后成立昆明船舶酒店,任总经理;2003年出任昆明船舶大观酒店总经理兼董事长;2006年任昆明大观官南酒店总经理兼董事长。
他把昆明船舶酒店的成功带到了船舶大观酒店,又被昆明船舶酒店现在的承包人告上了法庭。杨仕华梳着“周润发”一样的背头,看多香港片的人,不难想象他就像“一哥”,带领兄弟们在商战中打拼。
在昆明,流传这么一种说法:在昆明船舶大观酒店结婚,今后能生儿子。对此,杨仕华报以微笑,他说:“可能是这风水好吧!”
掌舵船舶
你们这有多少免费服务项目?
船舶大观酒店的业务接待人员经常碰到预订婚宴的顾客问这样的问题。“26项”的回答已经使这笔生意成功了一半。除此之外,如果预订酒宴达到一定规模,免费服务项目还会增加。推出这样的服务竞争项目,使大部分承办婚宴的酒店不得不被牵着鼻子走,船舶大观酒店推什么项目,别人也跟着推什么。
就在15年前,就任船舶餐厅经理的杨仕华不会想到他会把生意做到今天这样。1993年2月24日,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七五零试验场下属的船舶餐厅注册成立,当时餐厅还是向七五零试验场借了25.3万元成立起来的。七五零试验场通过考评选聘杨仕华担任餐厅经理。
“当时的船舶餐厅有一些婚宴业务,但是并不多,服务也不完善。”
1993年,昆明城没有现在的一半大,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下,新事物、新观念随处可见。这个时候杨仕华敏锐地捕捉到举办婚宴的商机。但基于整体市场环境下餐馆菜品、环境和服务的限制,婚宴市场的兴起还处于混乱状态。
“1993年,我接手餐厅后,就把主营方向转向婚宴。餐厅先后改善服务,外边餐馆不提供酒水,我提供;外边餐馆要求瓜子、糖果自备,我提供。”
别人还游离在婚宴市场的边缘时,杨仕华早已经把手伸向了它,并且有所捕获。1994年船舶餐厅的年营业额上升到300万;1995年达到520万元。这些还只是刚刚开始。
1997年,杨仕华和船舶餐厅结束在餐馆与酒店之间游离。在“关于‘昆明船舶餐厅’扩大经营范围变更为‘昆明船舶酒店’的批复”的文件上,七五零试验场同意船舶餐厅和七五零试验场招待所资产重组成立昆明船舶酒店。
七五零试验场以锅碗瓢盆和其他固定资产入股,验资后为126万元,占股份的70%;职工集资54万元,占30%股份,双方共同享受所有权,风险和利润共担。杨仕华被聘任为昆明船舶酒店总经理,虽然酒店对外宣称注册资本180万,但实际上流动资金只有79万元。昆明船舶酒店是组建了,定位专门做婚宴,但有关酒店的管理规章制度等却是空白。杨仕华每天早晨7点上班,晚上11点之后下班,制定完善管理制度。甚至挑选厨房用品,他都亲自把关。
这与杨仕华坚信品牌是做出来的理论分不开的,得到顾客认可才有发展。“金杯、银杯不如口碑”是他挂在嘴边上的一句话。
杨仕华用完善的服务赢得市场。到1999年,昆明船舶酒店推出24项免费服务,率先免费提供摄像、请柬、花车、酒水等。当其他酒店意识到婚宴的商机时,他们已经远远落后于船舶酒店,甚至有酒店经营者偷偷拿走了杨仕华定制的婚宴菜单,但这只能仿其表,而不能学其里。
1997年,昆明船舶酒店年营业额达到1100万;1998年达到1700万。“1999年是昆明船舶酒店的巅峰,算上当年托管经营的富达船舶酒店,年营业额达到2800万左右;2001年,加上船舶大观酒店,昆明船舶酒店年营业额达到3500万元。” 这些数字让竞争对手望尘莫及。
2002年12月,杨仕华聘任合同到期,七五零试验场对聘任要求做出调整,要求上缴年租金上升到250万,酒店安排七五零试验场正式职工达到60人。这个要求,最终让杨仕华在船舶酒店谢幕。
借船出海
杨仕华的表演在昆明船舶酒店落幕,却在船舶大观酒店上演。
2008年6月23日,云南电视台《民生关注》一名主持人在船舶大观酒店举行婚礼,选在这里的理由是菜好吃,服务好,而在参加婚礼的人中,很多人已经不止一次来船舶大观酒店吃婚宴了。
在1999年的经营辉煌没有消失之前,杨仕华想一鼓作气,打造“船舶”品牌。
按照与七五零试验场签订的《昆明船舶酒店经营目标责任合同书》规定:“酒店有权利用现有场地和资金在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扩大经营范围和规模。”
2000年初,杨仕华向七五零试验场提出申请,要求扩大昆明船舶酒店经营,在西区开设分店,当他这一请求被七五零试验场领导默认后,杨仕华号召酒店69名职工集资200万元注册成立了船舶大观酒店。
船舶大观酒店沿用了杨仕华在昆明船舶酒店的管理模式和经营思路,虽然酒店名称中有“船舶”二字,但实际上两家酒店没有实质的关系,昆明船舶酒店是集体所有制企业,而昆明船舶大观酒店则是私有制股份有限公司。
2003年初,杨仕华离开昆明船舶酒店,离任之前,七五零试验场出钱退还了职工在船舶酒店30%的股份。
经过双方协商,“船舶大观酒店是否和昆明船舶酒店共同使用‘船舶酒店’的品牌问题,暂先搁置,待今后研究处理。”(七五零试验场与杨仕华达成书面协议)
好菜、好吃
治酒店如烹小鲜,把复杂的东西要简单化。
“1969年,我在海军某部队服役,当了一名通讯兵,负责管理一座机务站,当时站上的13名官兵的吃喝拉撒睡都由我负责,我能管理好这13个人,也能管理好一座酒店。”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脱下军装,杨仕华就听从自己的安排,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酒店的好坏是掌握在经营者手中。
在船舶大观酒店,杨仕华前后共投入近800万元对酒店进行内外改造,对室内环境进行重新装修,对酒店外部环境重新设计,让酒店秀色可餐。
杨仕华仍然把船舶大观酒店的主营方向定为婚宴为主,同时兼顾综合服务。2003年,昆明的婚宴市场竞争达到白热化,有婚宴服务的酒店都在比拼服务、环境,都想给自己在这个市场中切一块蛋糕。
婚宴不好吃。这个精细的四川男人准确地抓住了这根稻草作为婚宴市场竞争的突破口,保住自己婚宴市场的霸主地位。
针对昆明婚宴只有一顿饭的特点,杨仕华开始从四川、广州引进菜品,尝试把零餐菜引进婚宴中,给婚宴配餐带来新的观念。
创新也带来了风险。杨仕华把四川名菜夫妻肺片引进了婚宴,当时一对夫妻订了120桌婚宴,其中就有夫妻肺片。第二天吃过婚宴的人中有60多人出现了腹泻,酒店被举报到卫生部门,险些被自己的创新毁掉酒店。事后杨仕华分析,有些凉菜可以入婚宴,有的则不能。
为了创出新菜,他定了规矩,凡开发一道入婚宴新菜,奖励500元钱,如果客人评价好,加一级工资。厨师对这样的做法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而酒店也时刻有新菜推出,满足顾客越来越刁的嘴,酒店得到的好处就是“好吃”二字。
此外,杨仕华加强了婚宴菜品的程序化生产设计,在入婚宴菜的评审过程中,除了注重色香味要素之外,还要看菜是否符合程序化的要求。
“比如有些菜适合小锅炒,量多味道反而变了,这样的菜就不适合入婚宴;有些菜做起来程序比较复杂,不易加工,用时、用人比较多,我们也不把它列入婚宴菜中;有些货源无法保障的菜和浪费量较大的菜,也不入婚宴菜。”杨仕华把婚宴做到了专业化、流程化,这样的心机把婚宴做到了极致。
2006年,船舶大观酒店从成立时的年营业额400万元左右,一度跃升到包括十里长街分店在内的2500万元以上。
2002年,昆明船舶酒店年营业额是船舶大观酒店的4倍,现在船舶大观酒店的年营业收入已差不多是船舶酒店的2倍。
“斤斤”计较
从2007年开始,猪肉价格开始搅乱饮食行业应有的平静。猪肉带头涨价,食用油、粮食、蔬菜等价格应声而起。
对于杨仕华和他的酒店来说他要怎样顶住涨价的压力呢?
杨仕华的铁算盘打得哗啦啦作响,婚宴价格过高,顾客接受不了,会损失掉一批顾客,那么就要加强管理和控制成本。
早在昆明船舶酒店时,杨仕华对成本控制就比较严格,这次物价上涨他更不会手软。
杨仕华把原料采购和付款分离,分别设采购专员和付款专员,付款专员对采购专员采购行为进行复核,如果存在疑义,可拒绝付款。原料入库时,还要进行严格的分量控制,重新对原料进行称重,以减少损耗。
“还要从厨师这节约,厨师这个环节是浪费最严重的,他随手一丢就可以把原料丢到一半,要让厨师树立节约的观念,对酒店负责,尽量把浪费控制到最小化。”
杨仕华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现在食用油的价格比两年前涨了2倍,猪肉的价格比两年前涨了3倍,而船舶大观酒店的婚宴价格只比两年前微涨10%。物价上涨前,酒店的毛利率保持在52%左右,物价上涨后,酒店的毛利率保持在45%左右。这一成绩都要归功于杨仕华的内部管理和成本控制。
别家酒店在物价上涨、利润空间减小的泥潭中挣扎的时候,他却游刃有余,还想着策划新点子,增加酒店营业额。这种情况下,别人只能跟着他的脚步走。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总裁俞敏洪说过一句话:“一个公司最大的瓶颈是老板。”杨仕华的不断创新没有使自己成为酒店发展的瓶颈。
杨仕华管理酒店像一个会过日子的人,细心而精明,酒店事无巨细,亲力亲为;他思维缜密,快人快语,做事爽快。好老板、好员工碰到了一起,做出了云南婚宴的第一品牌。
在船舶大观酒店,员工工资最高可以拿到5000元以上,这个数字对其他酒店员工简直是不可能的。杨仕华奉行社会人的管理方式,撇开职场那一套,员工为杨仕华卖力,他就要对得起人家。船舶大观酒店的很多职工是一直跟随杨仕华十多年的老员工,对他们的支持和努力,他心怀感激。
品牌之争
杨仕华离开昆明船舶酒店后,和对方理不清剪不断的关系,造成了现在对薄公堂的局面。
2004年,昆明船舶酒店现在的承包人以酒店名义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2007年获得批准。之后,昆明船舶酒店向杨仕华提起诉讼,要求停止使用“船舶大观酒店”名称,并赔偿损失。
事实上,在2001年,杨仕华已经意识到“船舶”的品牌价值,为维护七五零试验场和其他股东的共同利益,当年12月,昆明船舶酒店向国家商标局申请注册商标,但由于英文字母缩写与别家近似,2003年12月,申请被驳回。
2007年,昆明市西山区法院以争议范围不属于法院主管案件为由,驳回了昆明船舶酒店诉讼请求。昆明船舶酒店又向昆明市中院提起上诉,审理后,2008年4月7日,昆明市中院作出终审裁定,指令西山区法院对此案进行实体审理。
现在“品牌搁置”成了杨仕华的救命稻草,1997年船舶餐厅通过资产重组,七五零试验场和职工集资,按照7:3的比例享有所有权,由于品牌未做分割,他坚信船舶大观酒店未构成侵权。
杨仕华暗示,昆明船舶酒店起诉船舶大观酒店另有主因。“船舶”作为杨仕华一手打造出来的云南婚宴第一品牌,品牌价值自然不用说,所以隐藏已久的问题终于从发黄的合同中再次被拿到公堂之上。
在船舶大观酒店内,员工对于这场纠纷对外缄口不谈。杨仕华倒是没有显出官司缠身的烦恼,“没有什么可担心的,法庭自会有判决的。”
官司败了怎么办?“我们不会败的。”
虽然没有把这个官司当成大事,但杨仕华还是做了两手准备。商场如战场,不做准备难免被人暗算。
6月26日,杨仕华写了一份“情况汇报”给七五零试验场,详细回顾了创业的始末和酒店的变迁,要求七五零这个曾经的东家对两家酒店的纠纷不能坐视不管。
除此,杨仕华也做好了另外的打算:“官司结束之后,我考虑给酒店改名,不再为‘船舶’这块招牌贴金。”他相信品牌是经营出来的,没有“船舶大观酒店”还会有其它名称的酒店。在现有基础上,他要再打造出一个云南婚宴金字招牌。
8月6日,昆明市西山区人民法院对此案作出判决:驳回原告昆明船舶酒店要求被告昆明船舶大观酒店有限公司停止使用“昆明船舶大观酒店有限公司”的企业名称、在媒体上赔礼道歉、赔偿损失50.5万元的诉讼请求。
由于这场官司,杨仕华的开店计划被搁置下来,“官司结束了,我要在北边、东边再开两家分店。”杨仕华的野心正在膨胀。
编辑/李松鹤 美编/王畅
推荐访问: 婚宴 一哥 杨仕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