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制度型大学评价与市场型大学评价

制度型大学评价与市场型大学评价

时间:2022-05-10 17:00:05 来源:网友投稿

丁 妍/译

摘要:本文比较了两种大学评价框架,即制度型大学评价和市场型大学评价。虽然这两类评价的共同特征和产生的因素都是基于学生、家长以及大学自身的要求,但是它们的目标、背景、指标却由于不同的评价目的而存在很大差异。

关键词:制度型大学评价;市场型大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59(2007)05-0060-08

Comparison of University Evaluation by Institution and Commercial University Evaluation

Masayuki Kobayashi

(Center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Tokyo University, Japan)

Abstract:This paper aims to compare two university evaluation schemes: university evaluation by institution and commercial university evaluation. The common feature and background factors of two are a strong demand of evaluation especially for students, parents, and universities themselves. However, the purposes, backgrounds, and criteria are very different according to each purpose.

Key words: university evaluation by institution; commercial university evaluation

1.大学评价的形成和发展

1.1.大学评价与大学质量保证

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大学不断受到改革的压力。在此过程中,大学评价正成为高等教育政策中最重要的课题之一。大学评价与如何进行大学改革、保证大学质量这个问题有密切的关系。提高大学质量,首要条件是大学必须为改革自身付出努力。但是从广泛的国家政策层面,大学质量保证政策,主要分为设置大学前管理和事后管理两种。对大学设置认定的管理属于前者,以评价为基础的大学改革则是后者的典型。

在日本,由于作为质量保证机制的大学设置认定发挥着强大的功能,因此对质量保证事宜少有评论。但是,从这种设置认定型的质量管理过渡到评价为基础的事后管理是国际趋势。在全球化进程中,设置认定这种事前管理正变得越来越困难。

为此,日本在1991年大学设置基准大纲化(以下简称大纲化)以后,作为事后管理的大学评价越发重要,伴随着大纲化改革,大学引进了自我检查和评价制度。之后,政府不断放宽大学管制,市场化进一步发展,大学逐渐从市场入口控制向出口成果评价过渡。为此,质量保证,尤其是大学评价开始担当起重要角色。2000年,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宣告成立。2004年,高等教育机构认证评价制度开始实施,昭示出大学评价新时代的到来(民主教育协会编 2005年)。

另外,2004年的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也促进了由大学法人评价委员会实施的对大学中期计划和中期目标的评价。通过大学评价成果与中期计划、目标的结合,把评价与资源分配挂钩的做法在国立大学中还充满争议。目前该项改革尚在进行之中,还不能预先断言会出现怎样的结果,但是大学评价变得日益重要却是毫无争议的事实。

1991年大纲化以后,日本国内许多相关人员开始在大学评价上投入更多精力。几乎所有的大学、学部都公开发行了自我检查和评价报告书。但是,正如“评价疲劳”一词所形容的那样,相对于大学在大学评价上所付出的努力,到目前为止,大学评价在大学改革上真正发挥多少功效,还有很多人持怀疑看法。因此,在大学评价方面,需要能正确认识到这个问题,以便有效提高今后大学评价的研究成果。这正是本研究的尝试。

1.2.两个大学评价

在对原有大学评价充满疑义的反面,大学排行却极其兴盛。大学排行是美国80年代急速发展的产物,随后波及世界各国,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大学排行。而且,不光有一国的大学排行,国家之间大学排行,甚至世界大学排行都开始涌现。出现这种趋势的背景是留学生人数增加和全球化的发展。大学排行可以看作一种新的大学评价。也就是说,大学排行是在与原先大学评价完全不同的纹理中发展起来的一种大学评价形式。

如此看来,现在的大学评价根据实施主体和目的可以分为以下两个大类①。第一是大学自我评价以及第三者机构实施的大学评价。本文对这类大学评价称作“制度型评价”。相对于这种大学评价,本文把以贩卖信息、杂志为目的的大学评价称为“市场型评价”。从制度型评价由教育机构、第三者机构负责实施这一点看,也可称之为“机构型评价”。对此,市场型评价也涉及媒体、专门评价机构等实施主体,应该也可算作机构型评价。两者的主要差别是是否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贩卖。因此,本文把不以商品化为目的的评价都称之为“制度型评价”②。

下面,结合制度型评价与市场型评价的比较进行探讨。关于两者,尤其是市场型评价,虽然可以看到美国在这方面的一些实证研究,但是以国际比较视点进行实证和系统分析的研究,尽管很重要,在日本除了江原(1994)、间渊•大多和•小林(2002)、金子(2003编)、小林•曹•施(2007)以外别无其他。

然而,对市场型大学评价进行批判性探讨却不单是国内问题。随着全球化进展,留学生和研究人员的国际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但是由于没有正规的大学评价,以大学排行为代表的市场型大学评价,作为评价信息变得具有价值,可以预见今后将被更多地加以利用,因此有必要对此类评价进行实证分析和批判性探讨③。

关于制度型评价,在大学评价现阶段怎样对大学进行评价,除了美国的基准认定制度(accreditation)外,尚处于未确立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学评价还处于发展之中。本研究把既存的大学评价大致分为市场型和制度型,通过市场型大学评价与制度型大学评价的国际比较,获取解释有关大学评价问题的基本知识和观点,以期为改善大学评价提供参考。

2.制度型评价

制度型评价是由大学自身或第三者机构实施的,为了大学改革、质量保证以及资源分配而进行的大学评价。既有的大学评价几乎都是这种意义上的大学评价。制度型大学评价中,包括了日本大学评价•学位授予机构和大学基准协会的评价、美国大学基准协会以及由专业团体进行的大学评价和专项评价、英国高等教育质量保证局(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QAA)以及高等教育财政审议会(Higher Education Funding Council, HEFC)的研究评价(Research Assessment Exercise, RAE)和领域类别评价、法国大学评价委员会(Comite National d"evaluation des establishments publics a caractere scienifique, culturel et professionnel, CNE)的评价,等等。这些评价中,既有为提高教学研究质量为目的的评价,也有作为资源分配的基本信息参考的评价,其目的、实施形式、评价内容多种多样。

推荐访问: 评价 大学 制度 市场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