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基于企业环保目标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决策研究

基于企业环保目标和消费者环保意识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决策研究

时间:2022-05-11 15:15:03 来源:网友投稿

报告指出:坚持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制定并执行严格的环保法;人与自然是协调共存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要爱护环境、呵护自然,过低碳绿色生活。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的依托和载体,但人类的个体活动目标和环保目标通常存在不一致。自从人类进入工业化社会以后,科技与经济飞速发展的同时也使得废弃物和污染物数量急速上升,目前已对环境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突出表现为恶劣天气频繁出现、海平面上升、病虫害增加等方面,而这些现象也威胁到了人类自身的生存。因此,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如何通过有效的产品回收再利用并减少碳排放,以期同时实现企业的经济目标与环保目标是各国政府、企业决策者和研究人员关注的重要议题。

本文以多供应商、多制造商、多零售商、多回收商和多需求市场组成的闭环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同类成员间进行Nash博弈,各类企业均同时考虑碳排放量最小化与利润最大化的双重目標,运用变分不等式等理论建立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决策模型,针对环保目标权重与消费者低碳偏好意识等重要参数进行算例分析,所得结论对企业的现实决策和政府低碳环保政策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文献综述

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饱受雾霾等环境灾难的困扰[1],对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造成很大影响。在此背景下,迫切需要企业及相关领域改变传统发展方式,企业实现经济目标必须满足生态环保目标的约束。要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一方面需提高旧产品的回收再制造率,以减少其中的有害物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与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则需降低供应链运营过程中各企业节点的碳排放量。

企业的回收再制造活动与其传统正向供应链相结合而形成闭环供应链系统[2]。闭环供应链中不仅包含传统供应链中的供应商、制造商、零售商以及消费者,而且还可能包括第三方回收企业。此外,在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同类成员之间的竞争不可避免,如制造商间的竞争或零售商间的竞争等;异类成员间的交叉合作现象也日益普遍化,如同一供应商可向多个相互竞争的制造商提供原材料,同一制造商也可通过多个相互竞争的零售商分销其产品等。故在现实中闭环供应链通常是以具有复杂竞合关系的网络形式而存在。本文正是以第三方回收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网络为研究对象,考虑其中的网络成员同时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与碳排放量最小化的双重目标,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成员的均衡行为与利润分配问题。与本文相关的研究主要在低碳环境下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定价与生产/再制造决策、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三个方面。

近二十年来,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是物流与供应链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目前在学界已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读者可参阅三篇较有影响力的综述文献[3-5]。此处主要给出与企业低碳环保决策直接相关的闭环供应链领域成果。Chang等[6]研究了碳交易机制下垄断制造商的生产/再制造策略。Yenipazarli等[7]建立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探讨了监管机构的碳税政策对企业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差异定价与生产策略的影响,并将模型拓展至碳交易情形中。Bazan等[8]针对由两级闭环供应链,研究了经典库存模型与供应商管理库存(VMI)两种模式下的系统碳排放量与能源消耗问题。He等[9]针对包含产品制造商、实体零售商与在线零售商的双渠道闭环供应链,探讨了消费者的搭便车行为对系统碳排放量的影响。聂佳佳等[10]针对零售商回收模式下的闭环供应链系统,比较了有无碳排放约束下的旧产品回收率、渠道成员利润以及碳排放量,着重考察政府的碳排放奖惩力度对均衡决策与碳排放量的影响。李辉等[11]分别在制造商主导、零售商主导、Nash均衡及集中式决策四种权力结构下构建了闭环供应链博弈(优化)模型,比较了不同结构下的产品定价、低碳宣传努力程度、回收率、碳减排水平与渠道成员利润。李进等[12]建立机会约束多目标模糊规划模型研究了以最小化总运营成本与碳排放量为双目标的闭环供应链网络设计问题,并提出了求解模型的交互式约束算法。其他相关研究还包括文献[13-15]等。以上文献在企业的碳减排行为与碳排放量核算方面对本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但其均围绕简单的线型闭环供应链开展研究,而如前所述,现实中的闭环供应链系统是一个复杂的供应链网络。

闭环供应链网络Nash均衡问题拓展于Nagurney等[16]最早对传统正向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的研究,如围绕不同的闭环供应链回收模式、再制造产品特性与销售渠道等方面进行建模分析。Hammond等[17]和Yang等[18]分别针对制造商回收的二级供应链网络与第三方回收的五级供应链网络构建了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Qiang[19]将产品设计阶段的可再制造水平作为决策变量,探讨了闭环供应链网络中两相互竞争的制造商对新产品与再制造产品的差异定价、可再制造水平与生产/再制造批量联合决策。张桂涛等[20]研究了考虑消费者对实体销售渠道与电子直销渠道具不同偏好情形下的有限多周期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但文献[16-20]未涉及环境保护因素,即所有网络成员均以经济利润最大化作为决策目标。将环保因素与碳排放约束引入至(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的研究相对较少。Nagurney[21]将企业的经济目标与环保目标相结合,构建了决策者具有双重目标的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马秋卓等[22]研究了三级供应链网络中的产品最优定价与产量决策问题,其中不同网络成员各自的碳交易中心组成一个碳交易市场。Zhang等[23]针对政府的两种强制性碳减排机制(周期性碳减排约束与全局性碳减排约束),在多周期背景下构建了第三方回收模式的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杨玉香等[24]研究了具有环境指标的多准则闭环供应链网络均衡问题,但其假定零售商从事产品回收,且未考虑消费者环保意识对网络均衡决策与成员利润的影响。

推荐访问: 闭环 供应链 环保意识 决策 消费者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