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智城范文网>范文大全 > 征文 > 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几点思考

新形势下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几点思考

时间:2022-05-12 11:00:11 来源:网友投稿

摘 要:在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以党的十八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为依据,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型党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从而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夯实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关键词: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甘南藏区

一、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

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我国整体发展的薄弱环节,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直接关系着全国构建和谐社会伟大蓝图和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扮演着主要角色。

(一)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性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民族地区的多种资源和某些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社会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是还处在经济发展的转型期。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地区差距不断拉大,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对于增强民族团结,促进全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加快经济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是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的三个主题。基层党组织分布广泛,严密完善,同人民群众的联系密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是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基础性工程,对于提高农村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因此,要将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作为做好民族地区三大主题的关键。

(二)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

受经济环境、地理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影响,使甘南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巨大的困难。受各种客观原因的影响,加之民族地区基层组织自身存在一些不足。因此,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基层党组织引领发展的能力不强,缺乏凝聚力。农牧村发展和教育管理党员工作存在薄弱环节,个别村干部素质偏低、政策观念淡薄,致富带富能力较弱,缺乏号召力和带动力。二是党组织书记对党员的管理办法少,措施不得力,党支部活动内容、形式单一。有的党支部视野不宽,创新不够,只满足于发展党员、收缴党费、办办黑板报,对党员群众难以形成吸引力。三是基层党组织功能发挥不过硬。基层党组织在落实组织制度中,注重行政认同,忽视党的影响力。党组织工作上没有特色,缺乏创新。四是理论学习和思想政治工作存在薄弱环节,党员教育管理逐步弱化,一些基层党组织领导能力和管理水平不高。当前各种教育活动效果不明显,理论教育工作缺乏计划性、系统性。

这些问题的存在使该地区基层党组织不能适应体制改革变化和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定程度上损害了民族地区党组织的整体形象,影响到民族地区基层组织建设科学化水平的提升,需要以求真务实的态度认识问题,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

二、十八大对党的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在全党担负着领导人民实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新任务面前,十八大提出“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并就党的建设的目标、总体布局和具体工作思路作出一系列新部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

(一)强调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党的建设

十八大提出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的各方面。这是对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一方面是指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都要围绕科学发展的大政方针开展;另一方面是指党的建设自身也要科学化,遵循执政党建设规律,使党的自身全面、可持续发展。

(二)提出党建工作新目标

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确保党始终成为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把“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三者综合在一起,把基层党组织提出的打造服务型党组织,上升为全党的党建目标,党建思路、工作方式、形象的转型,与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实现了新的发展,更切合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条件下的中国实际。

(三)全面部署了党建工作的总体布局

一般提到党建,大多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来加强党建工作。十八大从具体工作出发,从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出发,从理想信念、党群关系、党内民主、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管人才、基层组织创新、反腐败、党的纪律等八个方面。

三、新形势下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几点思考

针对目前民族地区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按照党的十八大对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加强。

(一)加强理论学习,建设学习型党组织

在学习内容上,重点突出三个方面: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通过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大意义、科学内涵和基本特征,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而提高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能力。二是《党章》和党的历史。在《党章》学习的过程中,要结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党的相关理论的学习。三是经济、管理、法律、政治、文化等相关领域的知识。

在学习方法上,一是营造探讨问题的良好氛围。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充分尊重党员干部思考问题的权利、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使大家能够在党内敞开思想、深入探讨,以此凝聚全党智慧,激发创新活力。二是选好适用的学习载体。充分发挥各级党校在干部培训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进行集中培训;广泛开展读书活动,推动党员干部多读书、读好书、善读书。三是建立科学的学习机制。建立健全一套科学完备、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动力机制、领导机制、考评机制和投入机制。

(二)强化服务意识,建设服务型党组织

在服务对象上,应该突出两个主体。一是服务群众。基层党组织要积极整合服务资源,改进服务手段,创新服务载体,丰富服务内容,构建党组织和党员服务群众工作体系,为群众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项目,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求。二是服务基层经济发展。积极利用党的组织资源,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构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凝聚人民群众服务科学发展的工作体系,将党的组织优势和动员能力转化成促进科学发展强大动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人才支撑。

在服务举措上,需要把握三个重点。一是充分整合资源,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突出抓好基层党员群众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面整合党务、政务、社会管理等各方面的资源,实行一站式、窗口化服务,做到便民利民、让群众满意。二是创新实践载体,拓展多样化服务渠道。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三是加强制度建设,形成经常化服务机制。健全完善群众诉求应答机制,健全完善问题调处机制,健全完善考核评价机制。

(三)增强创新意识,建设创新型党组织

在创新理念上,需要把握两个方面:一是树立新理念。基层党组织要坚持从党的历史方位出发,战略高度出发,增强打牢贯彻决策部署的组织基础的新理念;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围绕生产中心确定目标、组织奋斗的新理念;开展上一级党组织为下一级党组织服务、基层党组织为党员服务,各级党组织为党员、群众服务的新理念;坚持党的先进性要求,增强以改革的精神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创新活动内容、提高工作水平的新理念。二是把握新特点。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些变化给民族地区基层党建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努力寻找党建工作与新形势、新任务、新目标之间的最佳切入点和结合点,对新形势下出现的各种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进行认真梳理和深刻剖析,由表及里,去伪存真,透过现。

在创新方法上,应该着重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创新群众工作方法。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创新群众工作能力,掌握和疏导群众情绪,了解并引导农民的思想动向,把握农民的心态及其变化。二是党员教育管理上创新。对党员的教育管理要坚持分类指导,在活动内容上,对农村党员要进行新知识、新技能、新观念的教育培训,帮助其开阔视野,树立敢富、快富的信心和勇气,引导其带头勤劳致富奔小康。三是创新业绩考核机制,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成效纳入领导干部考核内容各级党委要着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全局,及时调整党组织建设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落实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领导责任制,完善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作者简介:马小飞(1987-),男,甘肃庆阳,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硕士研究生。

推荐访问: 新形势下 几点思考 民族地区 基层党组织建设

版权所有:智城范文网 2010-2025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智城范文网]所有资源完全免费共享

Powered by 智城范文网 © All Rights Reserved.。粤ICP备2005842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