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和广大学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高等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党支部工作重要内容就是做好党员培养发展工作,学生党员的质量关系到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实际和学生自身特点,探求高校党员的发展培养、教育与考察,更加行而有效的做好高校发展党员工作。
【关键词】高校;党建;学生;教育;党支部
高校学生党支部是党的最基层组织,是党和广大学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在高等教育中居于重要地位。党支部工作重要内容就是做好党员培养发展工作,学生党员的质量关系到学生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关系到对高校党的建设和高校学生政治思想工作。高校中发展党员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基础工作就是做好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如何提高党员培养质量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本文结合当前高校实际和学生自身特点,探求高校党员的发展培养、教育与考察,更加行而有效的做好高校发展党员工作。
一、新时期高校学生党支部现状
1.学生党支部缺乏长效教育管理机制。大学生的思想活跃,可塑性大,思想意志不够坚定,对一些错误思想观念分辨力、抵御力差。有些学生党员对形式化的支部大会、民主生活会、思想汇报存在抵触情绪,有的党员一旦入党就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影响了党员队伍的整体质量,为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消极因素。学生党支部对学生党员的教育内容空洞,教育形式较单一,不能充分吸引学生党员,调动其积极主动性。
2.学生党员分布不均衡。毕业生党员比例偏高,新党员也主要集中在三四年级,导致毕业生离校前后党员比例大起大落,毕业生党员入党后不久就离开学校,这对他们的成长不利,使高年级党员的作用难以在校内发挥,学生党支部的工作也受到影响。
3.学生党支部缺少专业素养的干部队伍。高校发展党员需要至少一年半的时间,必须经过党校培训、推优、培养一年等过程,而大学本科学制四年或五年,最后一年还面临实习和就业,因此真正培养一名成熟的工作熟练的学生党支部成员难度较大,在校学习期间预备党员较多,学生党支部书记多由学生辅导员担任,辅导员的工作任务繁重,无法做到深入细致的研究探讨党支部工作,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难度增加。
4.学生党支部缺乏系统化的大学生党员培养机制。学生支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力度不够。有的学生入党的积极性很高,但由于支部培养考察机制不完善,专职党务工作者不足,党课教育力度不够等原因,不能及时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必要的培养,一定程度上挫败了学生的入党积极性。还有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可操作性差,通常多以学习成绩作为衡量的主要标准,学生投票作为主要选举方式,不同的衡量标准导致学生对入党产生了距离,以致于党组织不能积极吸纳优秀学生入党,极大程度上影响了培养质量。
二、提高学生党员培养质量的途径
1.党支部制度建设规范化
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党支部要结合学校的培养目标及大学生成才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可操作强的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使党的组织建设有章可循,为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的充分发挥提供坚实的保障。二要结合学校院系实际情况。为了更好的让党员找准自身位置,学生们监督党支部工作,党组织真正地为学生成长服务,党支部制度要具体工作内容制度化,形成方案措施加以实施。如制定完善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考察制度,做好发展党员的基础工作。制定具体的工作制度和实施办法,多层次考察选出二级党课培训对象,严把入口关,提高党的发展对象的高效性、高质量。建立“推优”制、预审制、公示制等,严把质量关,坚持走群众路线,对有问题的学生党员继续培养直到群众满意。
2.党支部思想建设常规化
学生党支部首要任务是思想建设。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只有通过理论学习才能提高理论水平,坚定理想信念,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要政治理论学习的多层次。将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和正式党员的学习内容分层次、分重点的学习,提高学习的实效性。如入党积极分子要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入党的基本流程等,预备党员要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宗旨、党纪等方面的内容,正式党员就要结合实际工作学习,重在时事教育和实践教育。制定完善理论学习的制度,大力开展党建和思想政治研讨工作,不断将对党的理论学习同学生思想实际结合起来从实际出发,做到因人施教,行而有效的直接提高学生党员在学生中的威信,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党支部队伍建设的专业化
加强和改进学生党支部建设,建立一支强有力的学生党建工作队伍是高校党建工作的重中之重。首先,党支部委员会的健全和素质关系到整个党支部工作的水平,因此选择政治素质高且热心学生工作的专职教师从事学生党建工作,尤其日渐完善的班主任制在高校的普遍推开,更是充分发挥班主任的作用的有利时机,可以更加及时准确的把握学生培养教育考察的重点和中心,更好的提高学生党员政治学习的常规性和有效性、积极性,对于党员管理的规范性有极大促进作用。其次,要大力选拔、培养优秀学生党员承担支部重要的教育管理工作,尝试性的担任党支部正、副书记,通过让学生党员担任党支部工作角色,使其在实际工作中经受锻炼和考验,使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落到实处,真正使“一名学生党员就是一面旗帜”。最后,加强党务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其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直接关系到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党支部活动建设的多样化
新形势下的党员教育管理要从学生党员的思想实际出发,改进教育方法和途径。首先,强化党员意识教育。通过党员形象设计、党员服务队,党员一帮一等活动,充分让党员发挥个人的党员模范作用,认识到党员在群众中的重要地位和自我定位。其次,提高党员理论水平。通过党员演讲、党员党课教学实践会、党建工作理论研讨会等,切实提高党员的综合素养。最后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党员在活动中的优异表现进一步提高党员的示范作用,提高学生入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桂珍,卢新民,司奉彦.试论高校大学生党支部建设[J].青少年研究,2006(3):38-39.
[2]张艳.高校学生党支部的建设[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7-9.
[3]刘志华.加强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切实做好学生党员的发展、教育与管理工作[J].中国科技信息,2007(8):283-285.
推荐访问: 探求 并举 严把 学生党员 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