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这四大职能是保证企业正常有序运转的基本前提。而伦理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管理方式,必将对企业产生管理功效。伦理对企业管理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它所具有的管理功能。
激励——伦理的激励功能是通过伦理激发主体合伦理行为的发生,使主体受到鼓励去做出伦理道德所要求和期望的行为,取得预期管理效果。它通过赞许、肯定和奖赏等正激励调动被管理者的积极性;通过激发被管理者对组织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增强组织凝聚力;通过创造公正和谐环境激发被管理者工作满意度和主动性。
调节——伦理犹如一个调节器,通过外部调节(管理的伦理原则和规范)和内部调节(管理活动主体自身的伦理价值观),在企业整体利益和员工个人利益间发挥协调和指导作用,规范和引导企业行为和意识,帮助企业达到维护管理秩序的目的。
改造——伦理通过评价、命令等方式,借助舆论监督、榜样示范、制度制约等形式,使企业管理活动主体形成自己的管理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确立管理道德信念,养成管理道德习惯和道德素质,不断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
企业是有生命的,企业生命的动力来自于不断进取,企业灵魂则来自于自身崇高的伦理追求,伦理追求不断提升能帮助企业实现管理的现代化和理性化。一个企业管理伦理水平的高低影响到现代企业质量的好坏,企业质量的好坏、道德素质的高低,不仅直接关系到一国经济的整体实力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还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企业伦理问题日渐突出,现实中反伦理经营现象大量存在。单纯以经济利益为向导的企业为自身利益置他人健康、安全于不顾,置社会公共道德于不顾,置生态平衡环保于不顾。这样的企业思路茫然、扩张盲目、工作忙碌,明天靠猜、发展靠赌、运行靠蒙,“企业伦理”一词基本不为所知。
如何提升企业伦理追求
伦理追求是道德主体以伦理规范体系作为自己行为活动向往的价值目标而对自我的要求与期望。要提升企业管理的伦理追求,首先应把握企业管理的一般伦理原则。
公正——公正是伦理学上的一个重要基本概念。综观现代管理科学史和伦理学史,我们可把“公正”表述为“人、社会和组织相互关系的合理状态,它所反映的是个人和组织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利益关系。”它的基本要求是坚持人身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在企业管理活动中,管理主体要承认个人权利的合理性或合法性,还要坚持个人承担社会道德义务,坚持个人对自己、组织和社会的职责和使命。
人道——“管理在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现代企业管理的核心是人力资源管理,最本质的要求就是关心人、尊重人,最大限度地帮助个人完善和发展。为此,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肯定人的价值,将人的发展视为一切管理活动的最高目的。
效率——既是经济学概念也是重要的伦理学概念,主要是指资源的有效使用和配置。由于资源有限,因而效率原则对人类发展尤其重要。现代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首先是经济增长,从企业管理角度来看,只有实现效率增长才能实现组织的经济利益,才能提高成员经济水平,完成对社会的贡献。
民主——企业内部的民主作风会为全体成员提供坚实的精神动力和深厚的人文思想资源,集思广益可拓展企业开发新产品路径,更合理地解决问题,由此进一步提高管理效率、质量和水平。
其次,要掌握企业对外和对内关系的伦理准则。
企业对外关系的伦理准则——企业的外部关系主要包括与顾客、与其他企业、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企业处理与顾客关系的伦理准则是服务,企业对顾客的依赖关系决定了让顾客满意是企业组织管理的中心任务。企业要遵循服务的伦理准则,就应坚持质量第一原则,产品和服务要满足顾客的实际需要,并提高产品附加值。市场竞争中,企业只有把服务真正作为管理的最高目的,才能提高顾客满意度、信任度和忠诚度。
企业处理与其他企业关系的伦理准则主要是合法与守约。合法是组织间竞争的伦理准则,守约是组织间协作的伦理准则。竞争和协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两种策略,竞争的实质是想将对方的市场占为己有,是典型的“替代型”思路;协作则着眼于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也是一种“互补型”竞争,但可使双方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因此,法律标准是正当竞争的根本要求,只有合法的竞争才能为企业提供更多机会;契约性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点,只有守约的协作才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打好基础。
企业处理与社会关系的伦理准则是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主要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其中,伦理责任来自两个层次:第一是指企业在生产、销售过程中不能带来非法的“外部性行为”,如产品不能给消费者和公众带来危害,不能污染空气、水资源等;第二是指企业有义务从事必要的公共事务,提供公共产品,主动担当社会责任,如解决就业、从事慈善等。前一个层次为禁止性伦理指令,后一个层次为倡导性伦理要求。
企业处理与自然环境关系的伦理准则是和谐。自然环境的恶化正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和安全,日益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环境伦理要求企业管理须树立“绿色”价值观,创新“绿色”技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保护环境,使人类发展与自然和谐相处。
企业对内关系的伦理准则——企业的内部关系主要包括企业所有者、管理者及普通员工间的关系。企业家是企业灵魂,是企业人格体现;企业家创造着企业,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一个真正的企业家除具有高超的经营水平之外,还须有很高的个人素质,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时间观、财富观、契约观,企业家道德修养的核心是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管理是现代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作为企业管理者须不断充电,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专业知识,包括学习管理哲学和管理伦理学知识,以应付层出不穷的管理问题。管理者要树立科学管理意识才能履行自己分担的管理职责,克服特权思想和官僚习气,破除不平等观念,遵循信任、尊重、关心原则,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公正处理问题,提高管理效率。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推荐访问: 伦理 之魂 现代企业管理